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落实科学发展观)河南:一枝一叶总关农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6:30 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7月4日电(记者顾立林)今年6月初,河南省粮食直补办公室宣布,全省已兑现粮食直补资金11.76亿元,除少数外出务工人员外,河南99.99%的农民已拿到了种粮直接补贴。

  河南省委、省政府承诺为群众办的10件实事,从粮食直补开了篇。

  十件实事 九件惠农

  今年5月13日,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河南省委、省政府从群众反映强烈、意见集中的问题入手,确定今后一段时间要扎实办好10件实事。

  办好这10件实事累计投资150亿元,内容涉及农业税全免、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农民“就医难”、群众饮水安全、村村通柏油路、艾滋病患者及家庭救治、下岗职工再就业、困难群众救助、提高农民致富本领、外出务工人员党建10个方面,其中与农村、农业、农民“三农”相关的达9项之多,而7项直指“三农”。

  省委书记徐光春说,做好10件实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的具体体现,做好10件实事的关键在落实,要取信于民,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感到满意。而且当年能办了的事,当年要见成效、出成果;需要较长时间、经过努力才能办成的事,就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河南“三农”:中国样本

  没有农村的小康,就不会有全国的小康;同样,不解决河南的“三农”问题,中部崛起是句空话,全国的小康进程也要深受影响。

  9700万人口,7000万为农民,粮食总产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用占1.74%的国土面积养活了占全国7.5%的人口,而且超过五分之一的粮食外调。无论是河南农业的地位、贡献,还是“三农”问题的典型表现,河南在全国都算得上一个标准样本。

  正因如此,河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中原崛起,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统一起来,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倾心“三农” 协调城乡

  河南的“三农”问题,首先表现的是与全国的差距方面:农民收入水平低、城镇化率低、工业化水平低、传统农区发展速度低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比例低等,都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就是在区域范围内,城乡差距和不协调也直观地反映出“三农”问题的沉重,统筹城乡发展也就成了河南倾心“三农”的重要目标。

  尽管河南的财政并不宽裕,免征农业税要比别人承担更大的压力,但决策者还是毅然决然,2004年12月,河南率先在农业大省中宣布免征农业税,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这一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位。

  粮食主产区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却因比较效益低而备受“三农”难题困扰。今年2月,省政府决定,将中央、省现有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集中70%,投向粮食产量在5亿公斤以上的24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市),连续3年投入,实行规模开发,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打造河南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

  据省发改委介绍,近年来河南省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尤其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推动全省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2004年全省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财政支出达197亿元、同比增长26%,绝对数和增幅均为历年最高。2004年全省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大部分用到了农村。

  在这些努力下,河南农村的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农业的抗灾减灾能力得以增强;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所进步;农民用电、饮水、出行等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校舍改造和乡镇卫生院建设,农村的上学难、看病难情况有所缓解……

  而小康征程漫漫,河南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步伐仍在加力。(完)(责任编辑:罗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