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构筑高温下的和谐(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09:08 解放日报
上海,构筑高温下的和谐(组图)
昨晚 9时许,沪北供电所电力抢修队员正在抢修。

上海,构筑高温下的和谐(组图)
本市连续高温,蔬菜市场供应稳定。

  高温还将继续

  本报讯(记者宋鹏霞)昨天,徐家汇气象站测得申城最高气温为38.7摄氏度。这已是今夏申城迎来的第10个高温日,也是连续第4天超过38摄氏度。未来2至3天,申城还难告别持续高温。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戴新甫介绍,昨天早晨6点06分,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12点26分更新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为高温黑色预警信号。据目前天气形势分析,未来几天,本市将出现雷阵雨天气,但申城未来2至3天的天气仍较闷热。今天本市最高气温为37摄氏度。

  申城这轮高温何时结束?气象专家指出,随着降雨来临,38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将有所缓解。本周后期申城是否暂别高温,还取决于今明本市降雨的范围、强度而定。

  热!热!热!昨天申城迎来连续第10个高温日,最高气温达38.7摄氏度。

  今年申城高温来得早、来势汹,6月25日首触高温线,最近4天连续拉响高温黑色预警信号,极端最高气温创70年同期新高。然而,就在这样猝不及防的灾害性天气下,我们的城市运转如常,我们的经济井然有序,我们的生活自然和谐。

  昨天,本报记者兵分几路,记录下人们应对高温酷暑的一组镜头……

  城市电网安然度过

  高温绷紧了供电神经。尽管昨天上海最高用电负荷再创1640万千瓦新高,达到上海电网最高承受能力,城市仍然在和谐有序中安然度过。

  和谐来自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在建设部门不分昼夜的努力下,奉贤的风力发电,化工区的热电联供———本市今年最大的两块新增电源均赶在迎峰度夏到来前并网发电,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电力供应。连日来,电力部门职工加紧调控维修,让所有发电机均保持在最佳状态,全部投入满负荷或超负荷运行,本市昨天创下1165万千瓦的发电极限纪录,华东电网和兄弟省市在自己电力同样吃紧的情况下,硬是“挤”出了483万千瓦电,无私支援上海,同样创下市外来电新纪录。

  和谐来自电力部门的人性化服务。酷热中,用电故障猛增。上海电力公司增派95588热线电话接线人手,增加抢修人员,24小时受理咨询报修,24小时抢修待命,一有故障,不管是电力公司责任还是物业公司责任,“内环线里45分钟,内环线外80分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让电先通起来再说!”据不完全统计,6月25日上海持续高温以来,上海电力公司已出动数万人次抢修,夜以继日排除各类电路故障18700多起。

  和谐来自方方面面的顾全大局。目前,上海夏季错避峰用电基本预案、高温预案、应急预案除超供电能力专线拉路措施外,其他预案已全部启动。户外非重点工程暂停施工;高档娱乐场所18时前暂停中央空调用电;党政机关、商场、商务楼、宾馆主动将中央空调调高到26摄氏度;数千家企业调整厂休错峰用电;居民自觉调高空调,拔掉待机插头……每个单位每户家庭从我做起,主动落实让电节能措施,减少用电负荷数百万千瓦,大大减轻了电网压力。

  高温下的工地静悄悄

  高温下,露天作业的建筑工人们过得好吗?

  昨天,市建委突击检查了闵行一建筑工地。刚过午饭时间,闵行区马桥镇的一处住宅小区建筑工地,原本应该如火如荼的建设现场变得静悄悄的,所有工人都进入住宿区纳凉休息。建筑工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保护工人们的身体健康,气温超过38摄氏度时,工地上整个下午全部停工。停工期间,食堂改为职工之家,工人们可以在里面打牌、看书、看电视。同时,建设方还利用废水循环的方式来解决工地上的扬尘问题。雨水、生活区废水经过专设排水沟将排往沉淀池,经过沉淀处理后,再利用高压提升泵定时向整个工地洒水。这个系统每年为工地节约成本3万多元,更重要的是它给工人们带来宝贵的阵阵凉爽。

  市建委昨天重申,全市8000多个建筑工地必须高度重视建设工程防台防汛和防暑降温工作。遇上35摄氏度以上的天气,除了紧急抢险、抢修施工作业以及市重大工程外,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户外施工都应一律暂停。

  菜农起早贪黑保供应

  高温天,市民对蔬菜需求量激增。然而,连续多日的黑色警报,令绿叶菜的长势明显趋缓,茄果类、豆类等也出现早衰的情况。记者从市蔬菜办获悉,为保证每天都有新鲜蔬菜源源不断地供应市场,数十万菜农在市郊大地上顶着高温工作。

  在闵行区正义园艺场,记者看到田间根本无法安装制冷设备,农民们全部的“防暑装备”只有一顶草帽、一条毛巾、一壶凉水;有些女同志最多再在胳膊上套个袖套,挡挡毒辣的太阳。据测算,中午塑料大棚里的温度有五六十摄氏度,闷热难忍根本无法工作。为避开高温,他们从凌晨4点就开始干活,到上午10点告一段落;下午3点后再开始第二轮的工作,直到天黑。

  由于气温连续走高,近日来沪郊农民已经掀起抢灌、抢种、抗旱的高潮。由于白天气温太高不能灌溉,农民们就放弃晚上休息时间,甚至通宵达旦地给田里、大棚的蔬菜“供水”。

  正是他们起早贪黑,换来了市民满满当当的菜篮子。据有关部门对本市批发市场进行的蔬菜抽检表明,在从6月28日至昨天的连续高温里,全市总抽检980次,发现农残不合格次数仅27次,合格率达到97.24%。

  医院浓浓人情送清凉

  昨天,中医大附属龙华医院里,扁桃体炎患者小飞的父亲意外发现:为儿子主治的王医生,自己也正发着烧。儿子前天因高烧入院,输液时孩子身上发出红疹,一问才知是输药物的不良反应。大热天心急火燎,小飞爸爸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主治王医生开了炮:“你们是怎么搞的?!”现在回忆起来:脑海中全是王医生好言好语的解释。如今孩子烧退了、病情稳定了,他却从护士嘴里得知:王医生带病撑到现在。

  与居民心贴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这样一批人天天顶着毒日头忙碌奔波着。徐家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丹服务点的全科医师马莉萍,这些天门诊加上家庭病床连轴转,喉咙早已嘶哑。可要她说说夏天的辛劳,她却把大爷大妈们的理解与呵护放在最前。她说:“看到病人早早备好的冰镇西瓜,不吃心里也是甜的。”

  交警不下“火线”保畅通

  昨天,一面锦旗送到了高架道路支队二大队,送锦旗的浙江老板却没找到救了自己员工的警长陈烨。

  下午4点,记者在延安高架外侧凯旋路出口处见到了这名警长。已经被暑热炙烤了一天的高架道路上车流滚滚,排出的大量热气一浪一浪袭来,像火舌舔着人脸。近60摄氏度的地面温度,一脚踩上去,隔着鞋底仍然觉得一股热气直蹿上来。随着气温越来越高,汽车抛锚事故频发,高架道路上最高一天有七八十起抛锚事故。

  高峰时段,无论天气怎样暑热,民警必须定点指挥疏导。为此,民警们早就准备好了酷暑的“行头”———长袖衬衫、厚底鞋子、防晒油、水和仁丹。民警笑言,他们已经习惯一年四季穿着长袖,热归热,但不会被热浪和阳光灼伤。他们摩托车的两个边兜,一边装着大壶饮用水,一边装着牵引绳,一旦到了事故现场,立即求助社会车辆将抛锚车牵引到不影响交通的地方,最快地疏导交通。

  市民生活惬意舒心

  连日高温,家住新华街道的72岁的顾阿婆却心情舒爽,因为家里新装了淋浴器,不仅解除了她每天提水之苦,还给高温酷日中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新华街道不仅积极帮助老人解决夏季用电用水难等生活问题,对于特困老人,还采取补贴电费的方法鼓励老人在高温期间使用电扇和空调。

  昨天上午,卢湾区少幼图书馆内,一场专为社区学生举办的“快乐暑期创意比试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近30位来自瑞金街道的青少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全神贯注地构思着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不一会儿,造型奇特的小花瓶、可爱活泼的小狗在他们的手中“诞生”。瑞金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和居委会为学生的暑期生活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不必终日与电视电脑为伴。活动的人气,比连日攀升的气温还高。近日,绿色网吧行、科普一日游等活动也将拉开序幕。

  相关政策制定于上世纪中叶

  高温酷暑呼唤完善劳动法规

  本报讯(李蕾)上海这些天遭遇了70年未遇的酷暑。面对这样的天气,有关企业和部门纷纷考虑对职工实施人文关怀,但想寻找高温下工作的劳动保障条文时,却发现相关政策还是上世纪中叶时制定的。

  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但这仅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过于笼统,对于合适工作环境的具体衡量标准,并没有涉及。目前,针对高温作业可以参照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是1960年制定的,显然不能适应当前形势。该规定只是针对冶金等特殊高温作业的行业,而关于自然气候引起的室外高温下能否放假、如何补助、应采取何种保护劳动者措施,并没有明确规定。即使这样的防护措施规定,也仅涉及到单位应该提供清凉饮料、根据气温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如早上提前上班时间,中午延长午休,下午推迟下班时间等。在1979年重新修订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对室内高温作业有具体界定,但是对于室外的情况却只字未提。这也再一次暴露出了我们国家在“高温关怀”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

  在政策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职工高温下作业的劳动保护只能靠地方政府和用工单位的灵活调度,实行高温轮休的企业,其综合工时的计算,需要到劳动保障部门审批。

  据笔者了解,国际上立法放“热假”的,只有北欧一些国家;大多数发达国家通过高温预警的方式来解决防暑降温问题,高温预警在当地都是具有强制性的规定。所谓高温预警,主要是设定一个高温标准线,超过标准线,则在工作时限、防暑补贴等方面作具体规定。不过据专家介绍,缩短工作时限乃至于因高温而暂停工作,不是“放热假”,一旦气温恢复正常,高温时休息的时间是要补回来的。据了解,上海市总工会在去年的一份政协提案中建议,制定“不安全温度”标准,把危害劳动者生命安全的高温,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性,量化成具体温度。当环境温度超过警戒线时,应对在高温季节下从事高温和露天作业的职工进行特别保护,以保证职工的充分休息、减少疲劳,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应该对进城农民工一视同仁,加强对在高温中超时加班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专家认为,尽管地方政府部门对高温下从事工作的职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高温下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还需要尽快通过国家立法或由地方人大制定相关条例。

  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 集体采写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