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明史》有误,郑和七下西产与建文帝无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0:42 南京报业网

  【南京日报报道】 昨天,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在南京举行,这是对郑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一次盛会。长期为学者们关注的郑和下西洋动因问题再次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共有来自全世界的近15篇论文对此进行了总结性探讨。学者们提出,这次600周年论坛应当澄清在郑和研究中长期存在的一个曲解,事实上,所谓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建文帝只是一个传闻,郑和七下西洋和建文帝没有任何联系。

  错误源于建文帝出亡传言

  建文帝朱允是朱元璋的长孙,其父是朱元璋长子朱标。朱标英年早逝,皇位便由朱允继承。远在北京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觊觎王位已久,便起兵“靖难”,攻占南京称帝,建文帝下落不明。当年的《明成祖实录》中记载,南京城破后,建文帝自焚于明故宫。然而300年后,清文渊阁大学士张廷玉在主编《明史·郑和传》时,却提到郑和下西洋的动因之一是“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明史》这条记载直到今天仍然常常为支持郑和下西洋是为“踪迹建文”的学者们所引用。《明实录》是清代编修《明史》的重要资料来源,既然实录记载建文已亡,为何在《明史》中又冒出寻找建文的矛盾观点呢?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显清追溯到了此说的源头。原来,“踪迹建文”是由建文帝没有死的传闻衍生的。朱棣死后,政治环境逐渐宽松,一些人压抑已久的“建文情结”逐渐流露出来。正在此时,明正统五年,出现了一个老僧冒充建文帝的事件,虽然事情最终败露,但建文未死的传闻却一发不可收。《建文遗迹》、《从亡随笔》等记述建文帝出亡行迹的读物纷纷出笼。到了明朝中晚期,王鏊、陆深、郑晓等名人也加入到以讹传讹的行列中,遂使建文帝出亡故事成了以假乱真之势。不久,建文出亡就和郑和下西洋挂上了钩。事情起于胡的察访事件。胡是建文帝朝中的兵科给事中,朱棣时他留朝做官,深得信任。永乐五年,朱棣授命他巡行天下,一方面体察各地物产民情,一方面了解包括在南京“监国”的太子在内的各地方官的作为。然而这一行动却被谣传为是去寻访建文。尽管胡在生前就有过澄清,但无济于事。张廷玉修《明史·胡传》时竟也引传言为事实。而与此同时进行的郑和下西洋,很自然就被联想为到海外“踪迹建文”。

  “郑和寻建文”疑点众多

  众位专家指出,其实只要冷静分析,便能发现郑和下西洋是为建文而去的说法存在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首先,如果要寻找建文帝,那也应当是不动声色的暗访,而郑和下西洋大张旗鼓,反复7次、历时20年,这哪是为寻找,分明为建文通风报信;第二,如果建文存在,朱棣必然寝食难安,立即寻找,怎会在3年之后才下令下西洋呢?第三,建文帝如想复国,也应该找个靠近的基地,怎会远渡万水千山到大洋彼岸呢?他在位时并未经营过海外,流亡海外受谁庇护呢?因此张显清、于海明等诸多专家指出,明史提出下西洋是为“踪迹建文”显然缺少根据,难以信服。

  郑和下西洋动因有新说

  那么郑和下西洋到底为何而去呢?海军指挥学院张海松、张启良的观点值得关注。他们认为,目前的主要说法中,“寻找建文说”缺少根据,“宣扬国威说”把问题停留在了表面,“朝贡说”过于片面,“寻求同盟说”缺少对地理的考察。事实上郑和下西洋的动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变化,具有明显阶段性。郑和前三次下西洋是为了“定西洋”,为明王朝争取最有利的国际环境。第四到第六次下西洋则是为了发展“贡使贸易”,扩大明王朝在海外的威望。而第七次下西洋时,距前一次已有8年,皇帝也换了宣宗。当时明朝国力和海外影响已经大不如以前,明宣宗希望通过再次下西洋来恢复大明的海外影响。 南京日报记者李冀(编辑 小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