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西藏自治区第三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1:32 中国西藏新闻网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藏的第三产业呈现出高速发展的状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仅超出了第一、二产业的总和,也远远高出了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内在品质和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与全国的第三产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记者结合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研究生谢长进和毛阳海的观点,建议西藏制定有利于提高传统第三产业和积极培植新兴第三产业的制度,逐步形成以旅游为中心,以
交通运输、商业贸易、信息咨询、社区服务业、教育为辅的主导产业群,实现西藏第三产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全面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西藏第三产业的现状据记者调查,西藏现代意义上的第三产业萌生于和平解放初期,徘徊于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之后,可以称之为起飞的阶段则是在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在中央的特殊扶持政策的作用下,西藏的第三产业经过50多年的成长,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所占分量最重的产业。从目前的情形看,西藏的第三产业呈现出如下一些主要特征:

  第一,产出总量大,发展速度快。自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第三产业一直是三次产业中总量较大、发展较快的产业。早在1981年,第三产业就以2.42亿元的增加值超过了第二产业1.68亿元的增加值;1997年,第三产业又以30.85亿元的增加值超过了第一产业29.18亿元的增加值,成为三次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产业。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各产业的增加值都实现了较快增长,第三产业的增长尤为引人注目,1997年以后,第三产业一直是西藏各产业中总量最大的产业。从2002年开始,第三产业增加值更是超过了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总和。进一步的计算表明,从1995到2003年,第三产业现价增加值平均每年以22.3%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第一、二产业现价增加值年平均增长7.1%和17.4%的速度。

  第二,产值权重大。就国内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而言,第三产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偏大,1997年之后显得更加突出一些。90年代以来,西藏的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高于第二产业;从1997年以后,其比重更是超过第一产业而成长为第一支柱产业;此后,第三产业的比重一直遥遥领先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自2002年起,更是超过了第一、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之和。

  第三,相对于产值构成而言,从业人员所占比例不高。西藏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数所占比重都呈现出较快增长的趋势;西藏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大大高于从业人数所占比重,两种比例极为不协调,第三产业的从业人数显得不足。对这种情形可以作两种解读:一是西藏三产的劳动投入的效率不错,比一产高出许多;二是西藏三产受政府财政的推动作用明显,根据资本与劳动要素的相互替代作用,资本投入偏多使劳动投入相对减少。在西藏,这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西藏第三产业存在四大问题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研究生谢长进说,通过对西藏第三产业的现状分析,西藏的第三产业表现为独有的特殊性,还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传统性。西藏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西部其他地区一样表现为结构层次偏低、内部结构不合理的共性,而更为特殊的是,西藏的第三产业是在几乎空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传统行业所占比重过大。从西藏开始建立第三产业到现在,第三产业内部仍以传统行业为主。如基本属于传统部门的交通运输业、传统商业贸易、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及水利管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占西藏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61%,而基本属于现代新兴行业的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其增加值之和所占比重却很低,仅占西藏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39%。三产中的现代新兴行业恰恰是新兴的需求旺盛的行业,其发展潜力巨大。这些行业中只有旅游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成为第三西藏第三产业的一个支柱性产业,其他新兴产业发展的滞后导致第三产业呈现出非典型二元经济特征。

  第二、消费性。西藏第三产业内部的各行业中为生活服务部门的增加值远超过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具体来看,为生产服务的部门呈现不发达的状态,而与之相比为生活服务的市场却呈现出较为发达的状态。而在西藏的农牧区,农牧民需要的各种生产服务偏少,有些地方几乎没有,且服务化水平很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一般而言,为生产服务的部门有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及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其增加值总和为33.76%亿元,占西藏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额的35%。而与之相反的是,为生活服务的部门却显得较为发达,这些部门的增加值总和占到了西藏第三产业生产增加值总额的65%。

  第三、供给性。从推动三产发展的动力分析,西藏的第三产业属于典型的政府供给型或财政推动型发展模式。由于西藏是全国典型的后发展地区,为了加速西藏的经济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边疆稳定,中央财政对西藏一直实行着扶持政策。特别是从1980到2003年,中央先后出台了建设援藏专项工程、对口援藏等扶持政策,这成为西藏实现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原动力,尤其是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西藏经济实现了由稳定发展向快速发展转变,西藏的第三产业也就是在此期间发展壮大的。然而,90年代以来西藏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不是市场动力自发推动的结果,而是政府投资推动的结果,呈现出典型的政府供给型模式。

  据自治区统计局专家在90年代中期作的估计,西藏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0%左右来源于中央财政补贴。假若将中央对西藏第三产业的财政补贴减少一半,则西藏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就只有35%左右,基本接近全国的比重,不存在偏高的问题。在62项援藏工程中,交通、邮电、民航项目7个,文教、卫生、广播项目12个,直接与西藏的第三产业相关的就占了19个。

  第四、虚胖性,即西藏的第三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小。目前,西藏的第一产业还处于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阶段,生产力不发达,向第三产业提供基础物资和劳动力非常有限。而西藏的第二产业是典型的嵌入式工业,生产力水平低下、辐射能力低,因此它也不能为第三产业提供所需的资金、设备、劳动力。可见,西藏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先天发育不足。但在中央的关心和兄弟省的帮助下,西藏的第三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西藏,除了个别年份,第三产业的产值从1951年到2004年一直高于第二产业产值。

  另外,从2003年起,第二产业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了第一生产总值,因此,从表面上来看西藏的产业结构已经趋于三、二、一形态,从这种表面现象来看,西藏的产业结构层次已经接近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其实,西藏第三产业的产值大户是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等行业,如2003年,这四类行业的增加值总和为70.23亿元,约占西藏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73.24%。根据前面的分析,西藏第三产业的大多数行业是在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特别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西藏第三产业的产值应该是虚胖的,这种靠政府投资强行拉动的外生发展模式至少在微观层面是非效率的。

  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研究生毛阳海说,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第三产业的产值并不能准确和完全地衡量西藏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目前,西藏第三产业所产生的社会意义十分巨大,切实地解决了藏族同胞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鉴于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有着重要的国防地位,因此在考虑西藏的经济问题时更应该把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结合起来。如果一味的按照经济因素来考虑西藏的经济,会发现是成本远高于收益。

  西藏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三条路径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研究生谢长进和毛阳海说,西藏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结构调整要体现实践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理念,以推动西藏经济社会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经济结构和体制结构,在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第三产业的有序扩张,增强第三产业为第一、二产业服务的功能。

  首先,发展观念的创新。西藏目前主要是受落后思想观念(如重农轻商、轻视资源转化、轻视商品交换、轻视工匠、小富即安、等靠要思想、安土重迁、思想封闭、重生产轻服务等)的影响没有能走上整体性、自主性的发展道路。所以,观念创新在西藏这个比较特殊的地方来说更显重要。

  目前,西藏第三产业的历史远没有第一产业那么悠久,其地位和作用对藏族同胞来说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同;农牧区居民商品意识不浓、故土难离、轻视工匠等观念,制约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育;受西藏教育水平低下和宗教思想的影响,本地居民尤其是农牧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不高,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对于西藏第三产业来说,观念创新也就是摈弃那些妨碍第三产业发展的落后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商品意识、信息意识,培养尊重科学的意识、对外开放的意识和参与市场竞争意识。

  其次,发展内容的创新。要从增强第三产业服务第一、二产业的能力的思路出发。如前所述,西藏的第三产业具有传统性、消费性特征,为了使其健康发展,在整体考虑调整第三产业的时候就应该注意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商业贸易、信息咨询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能够为第一、二产业提供有效服务的部门。

  由于地域面积太大及地缘劣势的制约,西藏至今还没有通铁路,公路是主要的货运途径。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不仅可以为第一、二产业发展提供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保障,还可以为第三产业的其他部门提供相应的发展机会(如旅游业)。原则上在城镇,主要发展新兴社区服务业;在农牧区,主要发展农林牧渔服务业。西藏可以在税收上、政策上设计相关制度,以此来鼓励和引导那些能够为第一、二产业提供有效服务的相应第三产业部门的快速发展。

  第三,鉴于西藏的特殊性,西藏的各项经济工作渗入了很强的政治意义,这当然也包括对西藏第三产业的扶植。几十年来,国家在西藏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予了巨大的援助,目前西藏的财政开支有90%以上是由中央财政担负的;西藏的税收负担较全国要轻很多,且税收大部分都留给了西藏,还有休养生息政策和对口支援政策。

  毛阳海说,在发展第三产业的问题上,应该同时考虑政治和经济因素,并区别对待,而且要强调政治因素。侧重政治因素就是要把反对分裂、改善居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维护社会稳定置于优先考虑地位,为此要优先考虑的部门有: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事业、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社会福利业;侧重经济因素就是要注重微观效率,可优先考虑的部门有批发零售贸易及餐饮业、房地产业、旅游业和信息咨询业;兼顾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需优先考虑的部门有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仓储业、邮电通讯业和社区服务业。

  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政法学院研究生谢长进和毛阳海说,无论是从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要以西藏人民的需求为出发点,以国内市场为导向,以适应全国市场经济改革的大环境。目前,西藏各级政府应该制定有利于第三产业中现代新兴行业发展的制度,以解决其传统性;制定有利于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部门发展的激励制度,以解决其消费性;制定西藏整体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以解决供给性(输血性)。总之,在制定第三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过程中,西藏地方各级政府一定要合理地把握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且把政治因素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贯彻其中。

  作者:邵莉 武勇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