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权威气象专家表示:中国天气预报水平和能力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3:1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7月5日电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主任矫梅燕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天气预报的水平和能力在不断提高。根据国际通行的预报评分体系,今年对暴雨的平均预报水平大幅提高,评分比往年高一倍。但与防汛抗灾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天气预报的能力还有明显的局限性。这也是预报服务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

  矫梅燕介绍说,天气预报准不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作为一门预测科学,天气的可预
报性要比地震等灾害的可预报性高得多。但由于预报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高度的精细化,公众就会感到预报不够准确。

  矫梅燕称,天气预报的基本要素是温度、湿度、天气状况和降水等。前三个比较好预报,最难的就是降水。降水是天气预报中最重要的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拿北京来讲,预报有降雨,但有可能海淀区下了几十毫米,朝阳区就几毫米甚至没有降雨,公众的感觉可能就非常不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预报精细化程度的提高、气象预报信息发布渠道的通畅,这个问题会逐步改善。

  另一方面,天气预报是科学性很强的业务技术工作,希望大家对此多些理解—理解对某些天气的预报能力和水平目前是有限的,同时也要理解不同预报产品的含义。举个例子,前几天有个地方预报雷阵雨,后来有人打电话说,“就掉了几滴雨,你们预报错了”。实际上,雷阵雨并不一定意味着很大的雨,出现打雷并伴有阵性降水就是雷阵雨。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李维京也表示,气候预测的时间范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难度就更大了,准确率也相对更低。气候预测和天气预报一样,都不可能做到100%准确,但必须付出100%的努力。

  李维京还表示,气象部门今年4月初发布了2005年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主要预测结论归纳为四点:今年夏季将出现南北两支多雨带;中国多雨的范围比去年要大;旱涝灾害程度比去年重;年景总体比去年要差。现在看来,这个预测结论基本是准确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