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密西西比河岩画是郑和船队到达美洲佐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5日15:42 新华网 | |||||||||
新华网南京7月5日电(记者 玉洁) 正在南京参加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国际学术论坛的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马克·尼克勒斯及其同事提出,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奥顿镇已失岩画“皮艾萨”,实际上是中国的双龙图案,其创作时间也与郑和下西洋的年代吻合,是郑和到过美洲的佐证。 “皮艾萨”最早由法国神父皮埃尔·马凯特等西方探险者发现。1673年,他们在密
按照这位神父的记述,“兽物的大小如同牛犊,头上长有鹿角似的角,红色的眼睛,很可怕。脸像人,有着老虎般的胡须。全身布满鳞片,长长的尾部缠绕着身体,越过头部,直至腿间。尾巴呈鱼尾状。全画由绿色、红色和黑色组成。” 1847年,奥顿镇为了建一座石灰厂,“皮艾萨”岩画最终被毁掉了。而马凯特神父的临摹图早已丢失,“皮艾萨”岩画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马克·尼克勒斯则认为,马凯特神父的描述符合所有中国龙的特征。在美国画家亨利·卢维斯1854年出版的书中,保存着现今唯一能见的关于“皮艾萨”的画,画中一直被误传为“大鸟”的怪兽有5个脚趾的爪子。“印第安人画家通晓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只有中国龙才有5个脚趾。” 马克和他的同事们请教了权威的印第安伊利诺伊部落语言学者,得知“皮艾萨”一词原意是指“来自密西西比河上的体形矮小的人”。马克说:“可见‘皮艾萨’并非指该岩画本身或画中的兽物,而是指画的作者。当地印第安人身材高大,而明代中国人的平均身高估计在一米六五左右。‘皮艾萨’遭受过当地印第安人的长期反复枪击,也说明不可能是当地印第安人自己的创作。” 马克在他们的论文中指出,“皮艾萨”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其涉及的掘凿用的金属工具,修整岩石表面的技术和绘画的技巧都是当地美洲印第安人不可能做到的。 这些分析都让他们相信,英国学者孟席斯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一书中的判断是正确的。“‘皮艾萨’证明郑和的船队曾经到达过美洲中部的伊利诺伊的奥顿。他们在密西西比河岸边巨大的岩石上刻画上高耸的中国龙,绘上帝国特征的颜色,以宣告他们的伟大成就,将中国的国威传至天涯海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