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寻访“七·七”历史一幕(一)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6日10:45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7月6日电(记者孙彦新、黄明) 通讯:寻访“七·七”历史一幕(一) 68年前,17岁的李世勤是卢沟桥小学的六年级学生。 1937年7月7日,当日军进攻宛平城时,一直以来隐藏在他以及街坊们心中的不安终于变成现实。第二天一出门,李世勤发现宛平城里的青壮年和妇女都快逃光了,他带着两个弟
“没想到,我这一逃竟有8年”68年过去,李世勤站在宛平城的一条街上,指着不远处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说,“不过还是回来了。” 全面抗战的开始,为什么发生在中国腹地的卢沟桥,而不是边境线上或其他地方 李世勤说,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卢沟桥并不在中国的边境线上,而是在中国的腹地。全面抗战怎么直到这里才爆发,日本人又是怎么来到这儿的? 实际上,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的侵华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1933年侵占热河,随后推进到古长城沿线;1935年,忙于内战和“围剿”红军的国民党政府又与日军连续签订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拱手让出察哈尔东部和冀东22个县。 日军这一系列的侵略行径几乎都是一个模式:先到中国军队控制范围的深处取得一个“点”的驻兵权,这个“点”一般都在铁路线上,然后自己制造事端反诬中国军队,再通过政治和军事讹诈,获得对大面积领土的侵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齐密云介绍,那一时期,国民党政府一味妥协、退让,中国军队或一击即溃,或不战而逃,所以日军的侵略活动显得十分蛮横,甚至可以随意提出罢免中国的省长、军长这一类高级军政官员,指令国民党政府要做什么和禁止做什么。而他们的要求往往都会得到满足。 1936年,已经在天津、通县、北平驻军的日军(北平、天津的驻军权是通过《辛丑条约》攫取的),又擅自向丰台派驻了一个装备有山炮连的混成大队,在北平南端插入了一个“点”。9月18日,中国驻军一连队与日军一中队在丰台相遇,互不让路,相持不下。 国民党政府平津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是当年因“长城抗战”而获得民众尊重的29军军长宋哲元。事过境迁,出于保存实力等原因,这时的宋哲元对日军的步步紧逼已经改为以“和解”和“拖延”来应对。后来,宋哲元以从丰台全部撤出中国军队结束此事。至此,北平南面的门户已被日军堵死。 “日本人攻打卢沟桥是迟早的事。”85岁的马步先老人回忆。马步先曾是29军主力37师的一名士兵,1937年6月,他在营长金振中的率领下驻防宛平和卢沟桥。那一刻起,这里就成了中国军队的前沿阵地之一。 “驻丰台日军经常到卢沟桥附近演习,6月份开始,演习更加频繁,由白天改为昼夜,由空弹改为实弹,有时子弹已经打到了宛平城的城墙上。”马步先说,“那几天我们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大刀都攥出水来了……” 卢沟桥和宛平城是北平与中原联系的门户,与卢沟桥平行的铁路桥是平汉铁路咽喉所在,如果此地一失,北平将是孤城一座——整个华北便岌岌可危。 华北地区,是时包括冀、察、绥、晋、鲁5省和天津、北平、青岛3市,资源极其丰富。据当时统计,全区棉花产量约占全国1/3;铁的藏量是关内各省中最丰富的;煤储藏量,只山西一省就占全国一半以上,达1271万吨,日本人早就对这块宝地垂涎三尺。 齐密云说,如果能够退让,恐怕宋哲元还会妥协。但是,华北是他立足的根本所在,也是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军事重地,华北一失就会亡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与此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领导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意识空前高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初步形成,国民党政府开始改变过去对日本侵略的“不抵抗”政策,初步表现出抗日的决心。 因此,不是在更早,也不会在更晚,全面抗战从卢沟桥上的枪声开始爆发。 日军在城外演习,士兵怎会在宛平城内失踪 1937年7月7日的北平,马步先记得,虽然头一天清晨下了一场雨,但没凉快多久,太阳一出来,热气难当。 驻丰台日军的演习,在这样的天气里也没有停止。这天的演习地点是宛平西北的回龙庙和东北的大瓦窑。这两个地方离宛平城都只有1500米左右。 北平城内中南海,市长秦德纯为胡适等文化界名人举办的欢送会如期进行,胡适将去庐山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座谈会。 晚上,日军的演习还在继续,宛平城内,营长金振中命令:“如遇日军挑衅,坚决回击!”对于日本人的侵略行径,不甘做亡国奴的中下层官兵和普通百姓早就忍无可忍。在近一年的时间里,马步先所在营的训练都是以日本为假想敌,训练任务一天比一天重。马步先握着枪管和大刀,在“卢沟晓月”和宛平城西门之间的一个旅店里,紧张地等待着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日军的演习在晚间还没有停止,枪声一度响到了宛平城的东门。不久,宋哲元的冀察当局接到电话,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提出:有日本陆军一中队在卢沟桥演习时,仿佛听见由驻宛平城内的军队发出的枪声,使演习部队一时纷乱,结果失落日兵一名,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并声称,如果中国不允许,日军将以武装卫护队伍进入城内。 当时已近午夜,天凉了下来,居民皆入睡,宛平城门也早已关闭。日军在城外演习,士兵怎么能在城内失踪?而且,中国军队没有开枪,士兵所带子弹经查不少一发。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 很多年后,一些日本学者就“谁开了第一枪”与中国学者纠缠。齐密云说,已经都侵略到我们家里来了,还去争论谁先开枪,不仅毫无意义,简直无耻至极。这种为否认侵略罪行而故意转移人们视线的做法,与当年侵华日军的卑劣手法异曲同工。 冀察当局面对日军的无理挑衅,没有抗议,而是要求调查协商解决 约500余日军带大炮6门,马上包围了宛平县城。冀察当局明知所谓“失踪士兵”是日本人的借口,也没有抗议,只是要求日方派人同中方人员一起前往宛平调查,等情况调查清楚后,再商谈处理办法。 马步先回忆:“铁路桥上,是我们连的另一个排在把守,只有一挺机关枪,20多支步枪。北平那边,双方调查人员刚动身,铁路桥上哨兵就发现有情况,他大声询问,结果被日军一枪打死。日军300余人偷袭铁路桥,我们的兵,有的牺牲了,有的撤退了,有的跳河了,日本人占领了桥头。” 29军军长宋哲元此时远在山东乐陵的老家。宋哲元的内心,既不想背上卖国骂名,又不想与日本人开战。1935年底,为了应付日军日益紧迫的所谓“华北自治”运动,他被迫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这个半自治机构,表面上既不属于国民党中央政府,又不是“汉奸政权”,暂时缓解了来自中国民众和日军两方面的压力。1936年以来,日本军部取得内阁控制权后,对外扩张的脚步加快,关东军对宋哲元施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宋哲元认为日军找不到他,侵略计划就不能按期实施,于是他躲回了老家。 卢沟桥畔的枪声响起之时,无论是士兵马步先,还是得到消息的军长宋哲元,都还没有意识到,日军的全面侵华战争已经从这里开始了。(责任编辑:马俊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