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马口镇的经济生态——探寻乡镇经济新支点之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0:19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谢慧敏通讯员刘重庆李志荣在汉川市马口镇采访,总能感受到一股蓬勃的活力。一条年产7500吨的化纤生产线刚刚投产,另一条年产1.5万吨的生产线马上又要投产……数据显示,方圆不足60平方公里的马口镇,已聚集180多家民营企业,其中资产过千万的达70多家。眼下,仍以每月入驻一个新项目,每百天就有一个企业投产的速度扩张着。一个小小的乡镇,能孕育出如此众多的企业,汉川人说,这都得益于马口良好的“经济生态”。

  走南闯北,马口人的血脉中孕育着创业的种子

  到马口,当地人第一站便把记者带至金河村。说是村,其实是个河心冲积岛,隔着窄窄的汉水故道和高高的人造堤防,与镇中心相对而望。“汉水改道前,这里年年都遭水灾。一涨水,村里人就没了活路。”生于斯长于斯、现经营新天线缆公司的刘志坤说。当年,“没活路”的金河村人穷则思变,率先跑起了船运。他们走武汉、跑南昌,把货从水路运抵马口,再销往周边。一时间,汉水成了“流金淌银”的黄金水道,“富满金河村”的说法也传开了。然而,金河村的富有并不只是那些看得见的物质财富,还在于早已融入他们血脉中的那股商业精神。他们身上似乎多了一些经商的细胞,这个多灾多难的乡村,孕育了马口近一半的私营企业主。金河村的命运,正是整个马口镇命运的缩影。当年,也是“人均不足三分地”的艰难处境,逼得马口人早早走出家门求生存。从跑船运到做豆瓣酱,从制小五金到卖土坯布,只要市场上有人买,马口就有人做。几百年走南闯北,在他们心底根植下渴望创业的种子。上世纪80年代,当政策春风拂动时,这粒种子迅速生根、吐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那时,其他乡镇还满足于农耕生活,马口却村头村尾挂彩纱,家家户户闻机声,他们悄悄地从武汉购回纱线,在家染色加工,然后销往成都、石家庄等地。一年做下来,一户就能赚个两三万元。当别的乡镇还在为万元户都感到稀奇时,马口十万元户就有了10多个。创业激情的阀门一旦被打开,便能迸发无限的活力。1991年,蓄势待发的马口人,从国家规划中看到了商机。他们不惜重金购买设备,聘请人才,在全国第一个创办了电线电缆厂,顺利掘到“第一桶金”。“浙江人直到1994年才涉足,只不过由于资金雄厚,他们最终后来居上。”刘志坤骄傲地说。财富的积累,并未消减马口人创业的激情。尽管曾有人认为,中国农民出身的商人,最大的乐趣就是打开门来经商,关起门来数钱。但在七成出身农民的马口老板看来,人生的乐趣并非于此。刘志坤清晰地记得,电缆业走下坡路时,马口老板上百万的钱已赚上了身。但大家并未“小富即安”,而是拿出全部积蓄,转身投入纺织业。“说实话,干纺织也有风险,搞不好半辈子打拼的家业就完了。但我们不是那种守着存折吃利息的人,就想多干点实业,就想用市场经济这杆大秤,称称自己有多重,看自己的企业到底能盘多大。”当年这批满怀激情的创业者,如今成了马口经济的中流砥柱。他们中走出的新天线缆、惠丰纺织、光通科技等企业,资产已过千万元。

  “集木成林”,马口人营造经济循环的生态链

  外出谈生意,马口老板这几年的底气格外足。“现在只要说是马口的,纺织行业没有人敢轻视。毕竟这里站的不是一家企业,而是100多家企业。”刘志坤说。他翻开一本中国纺织行业协会的调查报告,其中,马口纱线与浙江的纺织品、山东的棉纱制品一起被着重介绍。就在4年前,这还是难以想象的。当时,马口只有9家精纺企业,装机规模仅7.9万锭。作坊式的规模,夹在四五万锭的棉纺企业行列中,让小老板们直叹“生意越来越难做”。后来,有的企业人去楼空,厂区杂草丛生。镇领导请来专家把脉。专家说,过去村村户户点火冒烟,或许能发点小财。现在市场风起云涌,就得抱团成势,集木成林。跑船运出身的马口人,向来喜欢“扎堆”。专家的意见很快变成了操作的思路:先培养几个骨干企业,让其发挥示范效应,吸引跟进者。但要将小作坊培养成大企业,也非易事。镇里想到了“嫁接”。很快,13家民营企业与31家集体企业的闲置资产完成“嫁接”。民营企业扩规增锭,规模由每家不足1万锭一下跃至2万、3万锭。本土企业跳跃式发展,引得在外地做生意的马口老板心痒痒,纷纷“凤还巢”。市领导一琢磨,将武汉祥龙、广东华泰等10多个投资过千万元的纺织项目拉过来,设立马口纺织工业园,形成更大的“集聚效应”。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壤,一大批企业在这里迅速成长。短短3年内,这里的精纺企业增至32家,装机规模扩至60万锭。随后,专做纺机的生力机械、生产纺纱原材料的裕华化纤、年产150万件套服装的鱼鹤制衣,生产毛巾的洁丽雅家……以工业园为核心,一批专做上、下游配套的企业迅速在汉川聚集。“独木不成林。这些企业相互配套,组成一个循环的产业链条,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态。”汉川市长冯云乔举例说,以往非要去广东采购涤纶短纤原料,现在汉川就能买到,成本大大降低。而这种成本的降低、产业链的形成,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与纺织相关的企业聚集于马口,形成一片更加茂密的“大森林”。

  盯紧市场,马口经济结构在自我调节中提升

  从去年开始,惠丰纺织董事长何家雄就思量着要改变经营思路。这个1985年独辟蹊径、以开办纺机厂进军纺织业的地道马口人,对纺织业有着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现在纺织企业越来越多,一些企业盲目扩锭上规模后,以“价格战”占领国内市场,造成全行业利润的流失。“我不准备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了。”站在自家厂房前,何家雄猛一摆手:就以现在2万锭的规模,专做高档纱,全力拓展国际市场。何家雄并非说说而已。在马口企业中,惠丰第一个拿到自营出口权,也第一批注册产品商标。去年,惠丰的“慧慧”牌棉纱制品远销土耳其,一笔就赚回20多万美元。与惠丰一样,博奥、凯迪、裕丰等企业也察觉到市场的微妙变化,开始忙于产品升级上档。镇委书记李铁桥提供了一组数据:去年,马口企业共投入资金3400万元,购买460台先进设备,完成7个技改项目。企业的自我调整,带来了产业的和谐发展。眼下,三成企业能纺60S至80S的高支纱,蓝天、利达、森佳等一批高档棉纱品牌逐步占领市场。这种自我调整,似乎也印证了经济增长的另一条法则:市场环境和气候不断变化,因而在一个成长型的经济循环体内,自我调节的机能必不可少。当地人至今仍津津乐道于马口企业的两次集体转型。当年,靠着敏锐的嗅觉,马口的制线老板集体转型,办起了电线电缆厂。然而,由于没有知识产权,流动资金不足,当国家转向发展光纤电缆时,这些厂终因无实力转型而陷入倒闭。幸好此时,武汉国棉六厂退休工人吴从新投入73万元,租下马口棉纺厂的闲置资产,办起了裕丰纺织。投产当年,每个月就能赚20多万元。裕丰的成功,让马口人大跌眼镜。2002年,40多家电缆厂中半数又转型回纺织业。这次调整,让马口的两大产业重新焕发生机。20多家企业转战纺织业后,迅速扩大生产规模。而留守下来的企业,则通过重新洗牌、整合,最终组建光通科技,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进军光纤光缆业。经历过背水一战的马口企业,如今仍在不断地进行着自我调整。比如光通科技,看准了通讯市场回升、数码光缆入户的好机会,在扩大光纤电缆生产规模的同时,正着手发展数码光缆产品。更有一些企业,瞄准了不远处的东风公司,正琢磨着如何利用区位优势,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这两个产业一旦做起来,将改变马口经济对纺织业的过度依赖,马口的产业结构也将更和谐。”李铁桥说。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