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解读“和谐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0:31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张艳国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更是社会建构的重要内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阶段我党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话语系统的创新,综观世界发展大势的思想观念的更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智慧的翻新。无论是从话语系统,还是从思想观念,抑或是治国理政智慧的角度,它都有准确而丰富的鲜活内容。

  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科学的认识论,是正确的方法论。同科学发展观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紧追时代前进的步伐,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赋予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崭新的时代内容。

  和谐同小康联系在一起,富有新意,它首次出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我们是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同社会建设的和谐发展联系在一起。

  和谐社会同执政党的能力建设联系在一起,为执政党能力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不断提高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指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和谐社会建设同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目标联系在一起,使和谐社会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时代内容,又具有让人感知、催人奋进的真实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把社会主义和谐建设作为社会发展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加以强调,并概括了周详的内涵:只有不断提高管理社会事务的本领、协调利益关系的本领、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我们才能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这六条基本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传统智慧的时代创造

  中华文化传统通向现代社会,中华精神在当代社会能够给予人们智慧的启迪。古老的“和谐”词汇,进入现代社会,活力四射,被赋予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新涵义。

  和谐的思想内容,体现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各种流派之中,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文化资源和文化宝库。以和谐为核心内容的和合文化,贯通社会伦理道德、文化心理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感等各个方面。著名哲学家张岱年指出,和合就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万事万物保持一定的平衡性的统一。

  打开中国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文化宝藏,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一是在宇宙观上,达到天人关系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中国文化向来主张“天人合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对立。道家主张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特别不能破坏大自然。道家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强调人类的准则在于尊重自然规律,以依循自然规律作为人类的行为规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善于建构赖以生存的理想空间,一味地向自然索取,片面地征服自然,造成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自然必然报复我们。

  二是在人际关系上,达到群我和谐,人我和谐。古代思想家设计出了带有社会空想的“大同社会”,规范了人与人之间亲爱友善的和谐关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在古代社会,人们盼望、渴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时代的局限,只能是一种善良而美好的愿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既有了必要的制度保证,又有了必需的物质基础,我们不仅可能朝着这个目标迈进,而且,按照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方向和要求,我们必须有所作为。国际经验表明,人均1000美金向3000美金发展的时期,是一个矛盾多发的敏感阶段,政策得当,措施得力,引导得好,社会和谐地向前发展;反之,就会出现社会动荡甚至是倒退的局面。因此,我们要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处理好社会敏感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化解矛盾,疏导情绪,建构社会公平机制与正义平台,确保社会和谐发展。

  三是在人与内心的关系上,做到身心和谐,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态,正确处理好正义与利欲的关系。孔子一边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另一边,他又指出,“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儒家还强调儒家经济伦理与社会伦理的统一,张扬独立人格精神,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理想人格和大丈夫精神,把人格力量作为平衡物欲与正义、身与心的重要依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身心和谐作为社会和谐的基点,既强调合理的物质利益关系,鼓励人们开拓进取,但又强调它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理想、社会正义的统一。一方面,鼓励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劳致富;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始终强调人的精神支柱、为人之道与人的品格,使人伦风俗、道德教化、风尚礼仪不受侵扰,使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不受冲击,使人性的力量充斥社会一切领域。

  社会发展目标的人性化追求

  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和要求,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执政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内涵与合理性认识的深化,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丰富,体现了执政党在社会发展目标上更加现实、更加务实、更加人性化的一种追求和良好状态。

  首先,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执政能力要求,是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探索之后,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主题的进一步破解,进一步从执政理念上矫正了目标和起点、理想和现实的问题,丰富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以及如何建设党”这一时代性课题的认识。要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就必须珍视人、关心人、理解人,一切为了人,使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一致起来、协调起来。从社会构架角度讲,最根本的就是构建“社会和谐”。

  其次,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和执政能力要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的整合性认识,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原则,又牢牢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条件和国情,使人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人性化要求与温情脉脉感受更真切、更具体,既可望又可及。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和谐性描述了一番美妙的图画,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这个社会体内,人的内心是和谐的,人同人是和谐的,由此,社会内部的一切方面都体现出以人为中心的和谐。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通向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目标,是共产党人变革社会、促进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但是,马克思主义又是现实的、具体的,科学社会主义又是历史的发展论者,坚持并遵循历史、现实和将来的统一,强调并注重社会发展过程和阶段的统一,尊重并善于把握社会突变和渐进的统一。从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而言,共产主义社会的和谐性,同样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依此,我们可以把社会和谐作为社会主义发展各个阶段的一个普遍性原则予以重视。把共产主义社会的和谐性作为衡量现实社会的标尺,是错误的;但是,无视或者排斥社会和谐性的发展要求,也是错误的。我们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努力地、尽量地体现“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在许可的条件内最充分地营造社会和谐:把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建成一个各个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建成一个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建成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建成一个执政党同全社会齐心努力的社会和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社会。这样,使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根、开花并结出硕果。

  每一社会历史时代,都有鲜明的社会历史内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理论,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复杂矛盾,尤其要善于敏锐地观察社会矛盾,驾驭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矛盾,因势利导。具体地讲,当前围绕社会和谐问题,一定要重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司法公正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乱收费问题,权力腐败问题,生产安全问题,贫富差别扩大问题,弱势群体保护问题,等等。必须着眼于执政党建设,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组织、思想、理论、纪律、作风和战斗力,更加适应国际形势的需要、更加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更加适应人民群众对党的要求的需要,努力把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党能够肩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

  (作者系省社科院研究员、博士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