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0:31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袁本文

  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条件从宏观上对国际国内形势做出切合实际的判断,把握形势发展与演变趋势的能力。能否正确认识和科学判断形势,对我们党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影响极大,是党执政的依据和前提,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

  科学判断形势,必须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改革和发展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与此同时,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但单极化与多极化的冲突也愈来愈凸现,我们面对的国际局势越来越复杂,面临的挑战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科学把握世界的深刻变化及其特点,顺应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潮流,正确应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发展趋势,做到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际条件的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方向,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掌握发展全局。必须顺应世界和中国的变化及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丰富生动的实践相结合,深入研究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深入研究这种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及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发展的新趋势,制定我们的正确战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决摒弃封闭自守、盲目乐观的心理,积极主动地把握全球风云变化,在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接受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洗礼,提高对形势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胡锦涛强调,要坚持以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分析形势,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紧紧抓住并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主动权,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胜利。

  科学判断形势,必须善于进行理论和战略思维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理论思维是执政能力的基础。理论思维是对事物的内在本质及一般规律的把握,是我们把握客观形势的必要条件。没有理论思维,就不可能实现对客观形势的把握,也谈不上科学地判断形势。客观事物存在着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原因与结果乃至现状与未来等矛盾统一关系,只有以科学理论为指南,全面深刻地分析和把握这些关系,才能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才能掌握其变化发展的规律性。

  战略思维是一种立足全局的思维,它要求从宏观的视角,高瞻远瞩,对事物发展的全局做出正确的估价和判断。战略思维是认识和把握机遇的必要手段。只有具备战略思维,才能做到准确判断、把握趋势、科学规划、正确决策,既立足眼前,又规划未来;不仅重视局部,而且更关注全局。

  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分析形势,透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寻找其规律性;就是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善于从全局上、宏观上思考和认识重大问题,确立科学的政策和策略;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的思考。这要求我们要认真“重视学习和掌握国际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知识,重视研究国际形势的发展规律,增进对世界历史和现实情况的了解,增强判断国际形势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科学判断形势,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

  人类社会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演进过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主体性发展要求,这种发展要求植根于特定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等文明进步的现实土壤,凝聚和反映着最广大群众对自身生存发展乃至社会文明进步的根本意愿,实质上是决定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不可阻挡的力量。党只有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合乎时代发展要求,才能取得显著的执政效果。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要求,是党科学判断形势的要义和关键之所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江泽民同志指出:“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我们党必须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因此,我们必须敏锐地把握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趋势,把握时代发展的新要求,紧跟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时代潮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科学判断形势,必须加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化认识

  在现代民主政治的前提下,一般意义上的执政都是指一个政党通过合法途径进入国家的权力机构,并以该党的代表为主掌握国家权力机构、从事对整个国家的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或者说,执政是一个政党通过合法的途径在国家权力中占主导地位,并通过国家权力将自己的治国主张贯彻于国家的政务管理过程中的活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在合法进入和掌握国家权力机构的前提下,以国家代表的名义行使国家权力、贯彻党的治国主张、处理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谋求和实现全国人民的利益的活动。因此,执政有其规律性的东西。社会主义建设同样有其规律性,我们要遵循这些规律。不能简单地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一些只言片语来套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而只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改革开放,用实践来检验改革开放。只有掌握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对形势的分析和判断,才能科学、准确、冷静、清醒,才能不为纷繁复杂的现象所迷惑,不为一时的困难、挫折而动摇信念,丧失目标。

  科学判断形势,必须正确认识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必然要求我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具体说来,有三个层面:第一,党要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党始终不渝的目标,党首先必须尽量满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开放的积极性、主动性。党在逐步实现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同时,应尽最大限度地先行满足和实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要求。第二,党要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并通过提出政治纲领、路线、政策表明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统一,并通过实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第三,党要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好在不同时期内不同阶层的不同利益要求,并通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对这些不同的利益要求进行必要的整合,使不同阶层的利益要求都能在符合共同利益的前提下得到适度的满足。(作者单位: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