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上海全民投身的抗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2:51 东方早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全面侵华,并狂妄宣称“三个月灭亡中国”。这一时局的重大变化,或许是当时信息传递没有今天迅速,并没有立即投影到上海这座远离内陆、各种国际政治经济势力纠缠交错的远东国际大都市。记者翻开1937年的《申报》,当天的头版,除了报头,只有一个大幅的“保利他民”的补药广告。除了不到三个版的国内、国际和本市新闻,其他几十个版面全部成了各种化妆护肤品、药品广告,几十部好莱坞电影和国产电影、戏剧名角的演出信息以及百余所大中小学的招生广告的天下,甚至还有文图
并茂、香艳诱人的脱衣舞演出信息。战争似乎与歌舞升平的“十里洋场”无关。

  两天以后的7月9日,《申报》出现了一条醒目的新闻———“华北形势突变:日军炮轰宛平城”。这条消息先是在上海的知识份子中引起强烈反响,几天以后上海的报界派出了战地记者深入华北前线。随着记者亲临的战事报道源源不断见诸报端,上海民众沸腾了。各种各样的时评、言论出现在报纸上,激烈尖锐地剖析战争形势和日本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一致要求国民政府拒绝谈判、发动全民抗战,并有言论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最危急的关头”。从当年的报纸上可以看到,上海各界包括妇女、学生、教员、商会职员、商号老板等在内的500多个社会团体联合组成了抗敌后援会,来自学校教员、商号等全体市民的捐款通过各种途径送往华北前线,支援振奋国威、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

  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沈建中介绍说,七七事变后整个上海几乎沸腾了,全民抗战是在上海最早提出的。上海民众一直不气馁地通过报纸、广播呼吁并要求发动全民抗战。

  1937年8月13日上午9时,日军炮轰上海东宝兴路、八字桥一带,淞沪抗战爆发。上海市民开始大举逃往租界,出现了十室九空,整个闸北再也找不到一间完整的房屋,灯红酒绿的场所也不再营业,过去夜夜歌声、被霓虹灯照亮夜空的“十里洋场”陷入一片黑暗和枪声之中。“和装备精良的日军相比,我们武器装备十分简陋,能够抵挡日军,靠的就是全体官兵的民族情怀和献身精神。”时任18军67师师长的黄维将军后来回忆时称罗店之役为“一寸山河一寸血”。恼羞成怒的日军在郊县大举屠杀平民,宝山罗泾地区被日军屠杀的有名有姓的平民就多达2244人。

  上海几乎所有的民众都投入到了这场惨烈的淞沪抗战中。上海的僧侣都组织了服务运输队,给前线官兵运送物资。虽然侵略和抗击侵略的战争已经远去,但那段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精神”依然在昭示着今天上海的人们:要自立自强、勇敢无畏、不畏强暴。

  作者:早报记者 吴狄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