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善待洪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9:12 南方日报

  《灾害风险管理》

  段华明

  减灾防灾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加速发展而风险增多的过程,现实中各类灾害与人们生活密不可分,而我们已经做的与曾经想的相距甚远。中
共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段华明教授近年来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承担了两个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灾害社会学研究》和《城市减灾的社会机制研究》。我们特约他开设《灾害风险管理》专栏,拟就灾害与社会此消彼长的互动影响,“坏事变好事”的因果转换,现代灾害的人为化趋势,如何规避防范、趋利避害、因势利导,破除生活陋习,倡导文明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构建在正常运作中能够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机制,从对灾害的回应转为对灾害的风险管理,依靠科技、依法实施社会化减灾等方面作深入探讨。敬请广大读者垂注。 ——编者

  连日来,广东各地经历了罕见的暴雨降水过程,洪水泛滥,损失巨大。面对超百年一遇的洪水,广东省坚持依法防洪、科学防洪、军民团结防洪的方针,取得了抗洪救灾的初步胜利。痛定思痛。我这里想说说洪水灾害的另一面。

  中西古老的文明是从人类与洪水的斗争开始的。无论是我国口碑相传的大禹治水传说,还是西方《圣经》中记载的诺亚方舟故事,都是一种历史证明。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几大文明古国几乎都离不开大河流域,其原因就在于洪水泛滥会给周围的地区带来丰富的淤肥,其水源也可用来洗盐或灌溉。在埃及,年年泛滥的尼罗河伴随着埃及人度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岁月,可是阿斯旺大坝建成之后,由于河水被阻拦在水库堤坝之中,尼罗河两岸的土地日益贫瘠化。

  有学者对广东历史上灾害性台风天气与农作物关系进行研究之后发现,台风次数则与当地农作物的丰收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台风愈多,愈能获得丰收,因为台风在夏季副热带高压下干旱缺水状态时带来的雨水,可以满足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时下这场强降水就使南粤旱情大有缓解,雷州半岛北部地区也出现了难得的大雨和局部暴雨。

  在中国的主要江河流域,洪水泛滥携带而至的淤泥,往往被当地人称作“金铺地”(桑干河流域)、“西江麸”(珠江三角洲)、“运地血”(黄河后套地区),可见宝贵之至。1931年的江淮大水灾是惨绝人寰,但就在第二年,大部分灾区均获得大丰收。这固然缘于当年“雨水润调”,但也与水泛后淤泥的肥效有很大关联。江苏运河一带的下河之地,“本有以水为肥料之经验谈”,其中的兴化县,地势最低,受灾亦最酷,“然千百年来,遇灾何止数十百次,而居民安忍其毒而不去者,甲年灾,乙年必大熟,得犹足以偿其失故也”。洪水的泛滥还可促进鱼类资源及茭芦菱藕等水生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两湖湖区水灾与渔业的关系有:“滨湖水溢稼败,而鱼虾聚焉;若水旱不侵,年谷顺成,则鱼稀至。”明清之际,河南临颍境内的颍水,如遇“数年不决,地即硗”,于是“民伺其水弥,乃盗决,用肥其地。”这种做法因其总是以邻为壑而不值得提倡,但至少表明当地的老百姓早已洞悉“河有损益”的道理。黄河花园口决堤以后,残留于黄泛区的民众也大都利用池滩盐土制晒硝盐为生。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土壤流失灾害固然恶化了上游、高地的生态环境,但其产生的泥沙被流水搬运到下游,淤积在河道、海坦形成沙洲、沙坦、沙滩,冲击出肥沃的平原。至今黄河口还在不断向渤海延伸,累年造就良田千顷,又为沿岸人民拓宽了生存空间。

  几千年来,中国的小农经济之所以屡经灾害的摧折却能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历久不衰,除了其自身的韧性与活力外,灾害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利害转化机制理应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对于灾害之利的获取,必须建立在对害尽可能地实施有效控制的基础之上。以“深掏滩,低作堰”六字妙诀为方针的秦都江堰兼具防洪、灌溉的功能,乃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第一工程,使成都平原两千二百多年来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关中白渠竣工,老百姓歌以“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在遭遇各类自然灾害的威胁和打击时,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然变动过程的复杂性,辩证看待灾害后果的双重性,真正从自然规律出发,主动地趋利避害,化害为利,以期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长期以来那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式的单向度的灾害防御策略,一味地与自然为敌,向灾害开战,对各类所谓的自然灾害总是亟欲除之净尽而后快,结果不但防不胜防,有时还会招致意料不到的灾难,蒙受更大的损失。在这一方面,人类已然吞下了太多的苦果。若是转换思路,在防灾减灾过程中尽可能地把握种种利害转化机制,从逆自然规律而动到顺自然规律而为,学会与灾难并存。汤因比说过:人类如果想使自然正常地存续下去,自身也要在必需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的话,归根到底必须和自然共存。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借鉴欧美等国在自然防洪(即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防御洪水)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逐步放弃以往那种不屈不挠的“抗洪抗到水低头”的堤坝策略,从抵抗洪水转向善待洪水,还河流于自然,重建河流生态系统,从而在与洪水的共生之中发挥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功能,达到减灾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