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观察:别让歧视成为一种习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09:3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从外地到济南务工的陈先生,拿着暂住证到大明湖公园晨晚练,结果却被堵在了公园门外。他得到答复是,按规定只有持本市身份证的人,才享有在该公园晨晚练的权利。(《齐鲁晚报》7月3日)

  一个外地人,并且是持有暂住证的外地人,连进入城市公园晨晚练的资格都没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是大城市歧视外地人的又一个典型事例。

  如果仔细分析,允许外地人(哪怕是没有暂住证的,偶尔路过济南的外地人)进入公园晨晚练,会给公园造成什么损失吗?似乎不会。偌大一个公园,不会容不下几个外地人,外地人进入公园晨晚练,不会影响城里人的晨晚练,也不会给公园带来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果城市公园允许外地人购买门票之后进入公园,认为他们购票之后进入公园后不会为非作歹,那么就不能认为他们免费进入公园晨晚练就会为非作歹,就会带来什么安全问题。

  这样一分析就能发现,不允许外地人进入公园晨晚练,只是对外地人的一种习惯性歧视。习惯性歧视没有多少功利性目的,没有什么过硬的或者不过硬的理由,只是出于一种习惯,只是由于不喜欢、不高兴、不乐意,所以就限制外地人,歧视外地人。

  其实,这种大城市对外地人的习惯性歧视,还有不少的表现。比如北京市的“少儿医疗互助基金”,原先是父母一方有北京户口的青少年可以申请加入,今年扩大到父母一方持有“北京绿卡”的外地在京青少年也可申请加入,但是没有北京户口或“绿卡”的家庭的子女,被排除在了申报范围之外。按道理说,这种“医疗互助基金”,应该是申报、参与的人越多,对维持“互助基金”的正常运转越有利,越多外地人的子女申报“互助基金”,对北京市民也就越有利。“互助基金”是件对北京人、外地人双方都有利的事情,那么,为何将外地人排除在外了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歧视外地人已经变成了一些人的习惯。

  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将歧视分为两种——习惯性歧视和功利性歧视。城里人对外地人的功利性歧视,有多种表现,比如大城市限制外地人自由入户,限制外地人子女在城市中小学上学,在外地人就业方面设置重重障碍等等,这些歧视都是为了保护城里人的既得利益。习惯性歧视虽然没有什么功利性目的,但这种歧视是深入一部分人骨髓里的歧视,是长期形成并且历久弥坚的一种歧视。它说明在一些城市人那里,即使不是为了维护一己之利,即使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甚至有坏处,他也要歧视外地人,歧视外地人已经变成了一种不由自主,一种本能冲动。功利性歧视和习惯性歧视都不公平,都在人为地制造社会的不和谐,但是我以为,习惯性歧视也许比功利性歧视的危害性更大,影响更深远,因而也更可怕,更加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