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阿婆的轰炸记忆(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10:29 海峡都市报
阿婆的轰炸记忆(图)
当年省立医院附属门诊部和办公室被轰炸后的情形

  N本报记者 李坚/游庆辉/实习生陈明雄文/图

  八闽上空的阴霾之轰炸福州

  1941年,日军侵占福州之后,飞机和炸弹,就成了笼罩在八闽上空的恐怖阴霾。

  为牢牢控制闽江口战略要地,日军轰炸的范围遍布八闽各地,以下是一组战后的不完全统计:

  福建共有49个县遭日机袭扰、轰炸。日军出动飞机共3104架次,投弹5511枚,炸毁房屋23105间,死伤人数达6430人……

  刺耳的警报声中,震天的轰炸声中,房屋变成一堆又一堆的废墟,满大街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这样的画面,历经几十年,依然时不时钻进亲历者的脑海里。

  “始终想要忘掉,但始终都忘不掉,有时候以为自己忘掉了,结果还是忘不掉”,一位福州的老人用这样类似顺口溜的话语,来形容残留的心理阴影。

  今天,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68周年的纪念日,本报“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追寻八闽救国魂”大型系列报道,今推出《八闽上空的阴霾》专题,分《轰炸福州》、《轰响福清》、《轰击永安》三期,全面介绍当年八闽人民遭受的灾难,以及不屈的反抗……

  轰炸福州·亲历

  外国国旗挂屋顶,人人都往仓山跑

  不停歇地东躲西藏,满耳朵都是爆炸的巨响,眼睛里到处是死难者……当年的陈丽英还是个12岁的小女孩,这些是她对轰炸的全部印象。

  福州的轰炸声,最早是从王庄传来的,因为当时那里有个国民党建造的简易机场。陈丽英回忆说,“站在家里高一点的地方,就能看到王庄升腾的冲天火柱,听得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每次扔炸弹都是四个、四个地扔,爆炸声好像永远都不会停”。

  当时福州城里人心惶惶,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有门路的统统往仓山跑,那里有很多外国的领事馆、洋行,都把老大老大的外国国旗挂在屋顶,生怕日本的飞机看不到。那时候仓山是全福州最安全的地方”。

  没有门路的人也往仓山跑,跑到山上,找个藏身的地方,希望能沾沾领事馆、洋行的光,但是日军的飞机并不买账,照样狂轰滥炸,这些人只能趴在地上,祈求能够大难不死。有些家庭只要一听到轰炸声,就赶紧把棉被盖在床铺、桌子上,然后钻到底下,听天由命。

  怕飞机听到哭声,伯父差点闷死侄儿

  生活总得继续,天天往仓山跑也不是办法,于是陈丽英的家人,在自家旁边,盖起一个“避弹所”。

  陈丽英这样形容这个避弹所,“是用最厚最好的砖盖起来的房子,墙壁足足有1米多厚,上面用粗大的杉木密密地遮盖起来,再用混着铁器的黄土夯实,铺上1米多厚的砂石,全家人的命都靠它了。”

  当时只要警报一响,不管什么时候,一家人立马躲进这个避弹所,12平方米的房间顿时塞进21个人,有时候还要容纳周围的几个邻居,挤得好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空气里弥漫着恐怖和紧张的气氛。陈丽英回忆说,“深夜的时候,警报突然响起来,父母马上牵着孩子的手,举着蜡烛躲进避弹所,里面长期不见光,到处湿漉漉的……”

  轰炸的时候,连家里养的大黑猫都知道情况不妙,把猫崽们一只一只,通过气孔叼进避弹所。有一次,看到这样的情形,陈丽英的小弟吓坏了,张嘴就要哭出来,旁边的大伯也吓坏了,一把捂住小弟的嘴,生怕天上的飞机听到一丝一毫的声音,“大伯好害怕,捂得非常紧,小弟一直挣扎着想要喘气,但大伯死活都不松手,结果小弟被捂得脸色发青,呼吸急促。直到头上没有声响,大伯才松手,差点就被活活闷死了。后来想想,那么高的飞机,怎么可能听得到下面这点响声?但当时大家怕得都想不了这么多了”。

  废墟里,她只扯出孩子的一条胳膊

  躲进避弹所也未必能保得住性命。当时中洲的“义慎行”也建了一个很大的避弹所,人人都说很安全,于是一次警报响起时,陈丽英的一个邻居家的妇女,大老远把两个孩子拖进这个很大的避弹所,刚刚想松口气,没想到一枚炸弹直接命中这里,只听到一声巨响,“义慎行”的石拱门轰然倒塌,这个女人的一个孩子被活生生压死在石头堆里。

  轰炸过后,这个女人疯了一般冲到石头堆前,使劲拉扯孩子的尸体,想不到拉出来的竟只是孩子的一条胳膊。

  在场的人眼圈都红了,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女人,一手牵着幸免的孩子,一手抓着死去孩子的那条胳膊,跌跌撞撞哭着往家的方向走,“听说她在家里又哭得死去活来,下次再看到她的时候,她已经瘦得没有人形了……”

  这次轰炸到底死了多少人,没人能说得清楚,有人说是9个,有人说是17个。

  每次轰炸后街道的情形,对陈丽英来说都是一种折磨,“路上到处都是尸体,躺在一片狼藉中。记得一次轰炸后,中洲街道两边燃着大火,天上突然下起瓢泼大雨,雨水混着血水,整条街到处都是红色。街道上几乎没有一具完整的尸体,幸存的人一边灭火,一边靠着死者的遗物辨认亲人。我走在大街上,大人们赶紧把我拉开,耳朵里都是‘他死了’这样的话,不敢睁开眼睛来看,想都想得到有多惨……”

  越想抹去心理阴影,就越是抹不掉

  即便能在轰炸中侥幸活下来,也不得不继续背负着无穷无尽的痛苦。

  陈丽英认识的在美国领事馆工作的一个姓蒋的男子,他的妻子虽然在一次轰炸中幸存,但一个弹片飞入脑内,造成神经错乱,始终治不好,两个人就这样痛苦了一辈子。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轰炸留下的心理阴影,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采访中,我们碰上不少亲历当年轰炸的福州老人,他们早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满脸都是笑容,但只要一提起当年的轰炸,每一个老人几乎都会立马变了脸色,有些赶紧摆摆手,一个字都不愿再说。

  “始终想要忘掉,但始终都忘不掉,有时候都以为自己忘掉了,结果还是没能忘掉”,一位老人用这样类似顺口溜式的语句,来形容自己这几十年来的感受,“白天还算好,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那些血淋淋的画面,一个劲地往脑海里钻,翻来覆去都睡不着,有时候早上起床时,眼角满是眼泪,只好骗孩子们说是老花眼的症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