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寻访“七·七”历史一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11:24 大华网-汕头日报

  前言

  68年前,17岁的李世勤是卢沟桥小学的六年级学生。

  1937年7月7日,当日军进攻宛平城时,一直以来隐藏在他以及街坊们心中的不安终于变成现实。第二天一出门,李世勤发现宛平城里的青壮年和妇女都快逃光了,他带着两个弟
弟也赶紧逃难,东门不通,他们从西门逃了出来……

  “没想到,我这一逃竟有8年”68年过去,李世勤站在宛平城的一条街上,指着不远处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说,“不过还是回来了。”

  全面抗战的开始,为什么发生在中国腹地的卢沟桥,而不是边境线上或其他地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副馆长齐密云介绍,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军侵华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国民党政府一味妥协、退让,中国军队或一击即溃,或不战而逃,日军的侵略计划往往进行得很“顺利”:1933年侵占热河,随后推进到古长城沿线;1935年,通过《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侵占察哈尔东部和冀东22个县。1936年,已经在天津、通县、北平驻军的日军(北平、天津的驻军权是通过《辛丑条约》攫取的),又擅自向丰台派驻了一个装备有山炮连的混成大队,在北平南端插入了一个“点”。

  “日本人攻打卢沟桥是迟早的事。”85岁的马步先老人回忆。马步先曾是国民党第29军主力37师的一名士兵,事变发生前,在营长金振中的率领下驻防宛平和卢沟桥。“驻丰台日军经常到卢沟桥附近演习,6月份开始,演习更加频繁,有时子弹已经打到了宛平城的城墙上。”马步先说,“那几天睡觉都不敢脱衣服,大刀都攥出水来了……”

  卢沟桥和宛平城是北平与中原联系的门户,紧挨卢沟桥的,是平汉铁路的铁路桥。如果此地落入敌手,北平将是孤城一座———整个华北便将岌岌可危。

  国民党政府在平津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是当年指挥了长城抗战的第29军军长宋哲元。事过境迁,出于保存实力等原因,这时的宋哲元以“和解”和“拖”的政策来应对日军的步步紧逼。齐密云说,如果能够退让,宋哲元恐怕还会妥协。但是,华北是他立足的根本之地,也是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军事重地,华北一失即有亡国之危。与此同时,全国人民的抗日意识空前高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政府已经表现出抗日决心。

  因此,不是在更早,也不会在更晚,全面抗战从卢沟桥上的枪声开始爆发。

  日军在城外演习,士兵怎会在宛平城内失踪?

  1937年7月7日的北平,马步先记得,虽然头一天清晨下了一场雨,但没凉快多久,太阳一出来,热气难当。

  驻丰台日军的演习,在这样的天气里也没有停止。这天的演习地点是宛平西北的回龙庙和东北的大瓦窑。两地距宛平城均只有1500米左右。

  北平城内的中南海,市长秦德纯为胡适等文化界名人举办的欢送会如期进行,胡适等将去庐山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座谈会。

  晚上,日军的演习还在继续,宛平城内,营长金振中命令:“如遇日军挑衅,坚决回击!”对于日本人的侵略行径,不甘做亡国奴的中下层官兵和普通百姓早就忍无可忍。

  不久,日本特务机关长松井通过电话提出:有日本陆军一中队在卢沟桥演习时,仿佛听见由驻宛平城内的军队发出的枪声,使演习部队一时纷乱,结果失落日兵一名,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失兵。并声称,如果中国不允许,日军将以武装卫护队伍进入城内。

  当时已近午夜,宛平城门早已关闭,日军在城外演习,士兵怎么能在城内失踪?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无理要求。

  很多年后,一些日本学者就“谁开了第一枪”向中国学者纠缠。齐密云说,已经都侵略到我们家里来了,还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去争论谁先开枪,不仅是毫无意义,简直是无耻。

  约500余日军带大炮6门,马上包围了宛平县城。冀察当局没有抗议,只是要求日方派人同中方人员一起前往宛平调查。

  7月8日晨5时半左右,到达宛平县署的双方调查人员还未展开“调查”。耐不住性子的日军联队长牟田口便率步、炮兵400多人,开始发动攻击。金振中营进行了顽强抵抗,日军一时无法占到便宜,便停止攻击,改为谈判。

  上午,消息传到东京。参谋本部战争指导课提出:“事已至此,决心干吧!应当制订进攻南京的计划。”

  消息传到延安,中共中央立即发表宣言:“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北平及周边地区民众得知29军与日军交战的消息,自发组织起来支前。宛平城内堆满了北平市内的各种团体送来的慰问品。

  借助宋哲元的“和平”幻想,日军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大规模的兵力集结。佟麟阁、赵登禹壮烈殉国,平津陷落

  7月9日凌晨,双方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仅两个小时后,宛平城再遭日军炮击一个多小时。到7月10日,日军4次挑起战事,又4次进行谈判。

  对此,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岳思平指出,这是因为日军的兵力不足,只能通过欺骗性的谈判争取调兵时间。他介绍说,当时中、日两军分散混驻于北平、天津地区:中国军队国民党第29军约10万余人;而日军总兵力不到一万人。

  一直在山东乐陵老家省亲的宋哲元,7月11日赶到天津,他希望能与日本驻屯军司令官通过谈判实现停战———此时,日本近卫内阁已经决定向华北增兵。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著名的“庐山谈话”:“……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事变的第18天,7月25日,一支日本船队在天津塘沽港卸下大批军用品,用40辆汽车日夜不停地向丰台等地运送。这时,日军向华北方向集结的兵力加上伪军已经超过10万人,实力远远超出29军。

  随即,日军向廊坊发起进攻,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27日,日军参谋总长遵照天皇“赦命”,发出了武力占领平津地区的命令。翌日晨,日本众议院通过追加预算军费9680万日元。

  平津处处战事起。

  今年88岁的马玉槐老人还记得白刃战的情景:“我总觉得大刀比日本人的刺刀好使。一个小鬼子‘呀呀呀’地向我冲来,我抡起大刀,用刀背用力把他的刺刀磕歪,然后借着回力向前一刺,刺中他,再使劲儿一拧,听见他‘啊’地一声叫,死了……”

  中国军队一度攻克丰台车站,克复廊坊。

  但是,北平南苑,29军司令部所在地,面对日军优势兵力的包围,中国官兵伤亡5000余人。副军长佟麟阁不幸被敌机投下的炸弹击中头部,当即壮烈殉国。132师师长赵登禹,率敢死队发起冲锋,在大红门附近,被敌击中,光荣捐躯。

  宋哲元委托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长,自己撤往保定。29日北平失守,翌日,天津沦陷。

  作为那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人,马步先老人已经多次接受采访,每次他都会强调,宛平城和卢沟桥直到此时才落入敌手……

  尾声

  2005年7月6日,卢沟桥上游人如织。在宛平城中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记者读到了这样的文字:

  日军所谓“失踪士兵”志村菊次郎是入伍才三个月的新兵,1944年1月31日,在缅甸作战时死掉。

  宋哲元1940年4月5日病逝于四川绵阳,时年56岁。国民政府追授他为一级上将。在他陵墓前的亭柱上,镌刻着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联名题赠的挽联:“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可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应无忧乎九泉。”新华社记者孙彦新、黄明(新华社北京7月6日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