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敕勒川博采之二十二:漠南召庙“第一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14:58 新华网

  新华网呼和浩特7月7日电(记者丁铭、赵海军)“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个免名召(即家庙)”,这名话是形容历史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召庙之多。的确,历史上“塞外青城”曾是蒙古地区喇嘛教的中心,有“漠南召庙第一城”之称。如今,虽说这里的许多召庙不见了,但保存下来的几座召庙依然闻名全国。

  青城最早的喇嘛庙大召

  大召是呼和浩特市最早兴建的寺院。据记载,土默特部阿勒坦汗在明万历七年(1579年)正式动工兴建大召,第二年即告落成。明廷赐寺名为弘慈寺,由于召中供奉银制释迦牟尼像,所以当时也称“银佛寺”。

  万历十四年(1586年),阿勒坦汗的继承者僧格杜棱汗邀请达赖三世来呼和浩特市,主持了弘慈寺银佛的“开光”法会,从此,大召在当时漠南蒙古地区成为有名的寺院,也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寺院。

  大召的建筑物现存山门、过殿、经堂、九间楼及配殿等,其中经堂和佛殿紧紧相连在一起,通称为大殿,虽经历代修整,梁架结构仍保留着明代营造制度。殿内采用减柱方法,以扩大空间,规模不大而使人有宏伟之感。佛殿内有造像和壁画,那座银佛像经历了400年的沧桑变化,至今仍然完好保存着。

  “召城”瑰宝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石头巷,明朝末年原只是一座小庙,比不上大召。明隆庆、万历年间,席力图呼图克图一世希体图葛布鸠由于熟悉经典,并通蒙、汉、藏三种文字,曾受到顺义王俺答汗的推崇,因而召中香火日盛。后来又受到达赖三世琐南坚错的重视,更加提高了席力图召在蒙古地区的声望。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准格尔部贵族噶尔丹勾结沙俄挥师东侵,威胁着呼和浩特的安全。这时,席力图召大喇嘛率领六召喇嘛和蒙汉人民英勇抗击噶尔丹的进犯,卓有成绩。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路过呼和浩特时,曾褒奖过席力图召的僧众,并赐名“延寿寺”。7年后,清政府还在该庙树立了用满、蒙、汉、藏4种文字书写的平定准格尔部记功碑。

  席力图召建筑宏伟,布局严谨,楼亭仓舍,左右对称,贴金彩画,装饰细腻。尤其是召内大殿采用汉藏结合的建筑手法,使整个建筑别具一格,益发壮观优美。院内东侧有一用汉白玉砌成的覆钵式白塔,四周绕以栏杆,建造精巧细腻。席力图召被公认为呼和浩特市的瑰宝。

  塔式建筑清真大寺

  清真大寺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北门外,是一座别具风格的塔式建筑。它高耸入云,鹤立于四周的低矮建筑中。清真大寺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经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扩建和重修,才具备了今日的规模。

  大寺坐东朝西,两重院落。这一建筑群由寺门、大殿、讲堂、望月楼和沐浴室组成。后院西南角的望月楼,高33米,是用砖木构筑的一座六角四层塔楼。内设旋梯可至顶。楼上为一六角攒尖亭,环以栏杆。按照伊斯兰教义规定,每当斋月,人们在这里望侯新月,以决定封、开斋的日期,故称“望月楼”。第二层由悬臂梁挑出走廊,教长(穆斯林称伊玛目)站在那里唤醒教徒(称作会邦克)做礼拜,因此也可以称做“唤醒楼”或“邦克楼”。

  清真大寺建筑的历史与呼和浩特市回族移住到这里的年代有关。清康熙年间,据有天山北路的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博硕克图汗势力强盛,征服了吐鲁番、哈密和天山南路叶尔羌、喀什噶尔等回族人聚居的城、镇。于是新疆一带的回族全在噶尔丹的统治之下。当时,清朝规定以呼和浩特和张家口两大城市作为对厄鲁特蒙古的互市地点,噶尔丹派到呼和浩特的商队,其中有不少回族,他们从那时起,有的便留寓在呼和浩特市了,并建起了清真大寺。

  风光明媚的乌素图召

  乌素图召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西北的大青山南麓。“乌素图”蒙古语为“水很多”之意。这里夏秋之际,风景优美,庙宇掩映在绿树丛中,是绝妙的游览胜地。

  乌素图召由5座庙宇组成,其中庆缘寺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总监其余各寺。广寿寺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长寿寺建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法禧寺和罗汉寺同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这5个寺庙各有红墙环绕,又相邻近,其中以法禧寺保存较好,结构玲珑,工艺精巧而别具一格。

  在乌素图召后面有东西横亘的赵长城遗迹,地表有突起的夯土城墙,登临长城瞭望,俯仰山川,广袤无际,风光明媚,犹动情怀。

  凌云挺秀的五塔寺

  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东南部,有一座挺拔秀丽的金刚座舍利宝塔。这座宝塔在一座高台上建5个小塔,所以人们通称它为五塔寺。多年来,五塔寺优美的造型和精细的雕塑,吸引着中外游客。

  五塔寺召,蒙名“塔布斯普尔罕”召,汉名慈灯寺,属小召的下院。据记载,五塔寺是清雍正五年由小召喇嘛呈请北京清廷所建。1732年由清廷命汉名为“慈灯寺”。光绪十二年(1886年)阳察尔济格根三世死后,从此五塔寺没有了活佛,喇嘛回到小召。

  五塔寺通高16.5米,下部叫金刚座,承托在一个以莲瓣装饰起来的须弥座上。金刚座共7层,第1层上有蒙,藏、梵3种文字刻写的《金刚经》。第2层上壁鎏金佛像,共1000多龛,各龛佛像同中有异,神态怡然。南面券门上嵌有用蒙、藏、汉两种文字书写的“金刚座舍利宝塔”汉白玉匾额。上部为5个方形宝塔,中央一塔7层,高6.62米,塔座四周用浮雕装饰起来,四隅之塔5层。

  五塔寺与印度的佛陀伽耶式塔属于同一类型,这种形式的塔在国内有5座,分别建在北京真觉寺、碧云寺和西黄寺,云南昆明妙堪寺和呼和浩特市慈灯寺(通称五塔寺)。五塔寺凌云挺秀的风姿和北京真觉寺相比,也毫无逊色。(完)(责任编辑:姚笛)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