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东海联合搜救演习目击:演习创多项之最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03:16 竞报

    本报记者任国平上海报道 昨天10时30分,上海洋山深水港水域阴云密布,水浪滔天。一场声势浩大、动人心魄的东海联合搜救演习正在拉开序幕。各参演船艇、飞机和韩国、日本的海上巡逻艇编队按照指挥命令依次接受了领导检阅。随着演习总指挥、交通部副部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任徐祖远一声令下,三枚红色信号弹迅速升空,演习正式开始。

  10时40分——求救电话骤然响起

  “行走在海面上的散装货船‘海铃’突然与集装箱船‘PARKTRADER’发生碰撞,‘海铃’号严重受损,船舶发生倾斜,有爆炸和沉没的危险,情况十分危急。”

  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海铃”轮的求救电话后,立即报告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派“海巡31”轮为搜救行动现场指挥船,同时通知东海救助局、海军东海舰队、东海渔政局、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公司、东安海上溢油应急中心等相关单位调派力量,赶赴搜救现场。

  突然,“海铃”轮起火,船长下令弃船,3名船员跳海逃生,性命危在旦夕。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接到上海海上搜救中心报告后,立即协调交通部第一飞行救助大队前往支援。在救助船舶的努力下,落水的3名船员被一一救起,伤者被送往“海巡31”轮接受紧急医疗救护。

  11时10分——“海铃”轮发出爆炸声

  原本已经平静的现场又被惊扰,船上火势迅速蔓延,而且该船附近水域出现少量油污。“海巡31”轮指挥“东海救131”、“海港28”轮、“海港19”三艘船舶前往现场灭火,并指定“东海救131”担任现场消防指挥,大火很快被扑灭。“海巡31”又指挥“海标32”、“东海501”、“沪东安501”、“沪东安301”、“沪东安201”迅速前往现场进行清污,并指定“海标32”为现场清污指挥船。“沪东安201”、“沪东安301”轮布设置围栏,控制油污扩散;“沪东安501”在“海铃”轮西侧进行撇油,喷洒消油剂,清除海面油污,海面油污得到有效控制。

  11时30分——成功拆除爆炸装置

  据有关部门的情报,“PARKTRADER”轮上装有爆炸装置,交通部立即将洋山港保安等级升为三级。“海巡31”接报后马上指挥“海关888”轮与“海警31025”轮前往现场对“PARKTRADER”轮实施保安警戒,并将两名防爆专家运送到该船,将爆炸装置成功拆除。

  11时40分,海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本次演习全部胜利结束,而此时距离接报“海铃”轮遇险仅70分钟。

  东海搜救演习创多项之最

  本报记者任国平上海报道 昨天上午,由交通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05年东海联合搜救演习”在洋山港成功举行。交通部海事局介绍,本次演习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参与单位之广,是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不但首次邀请国外的海上搜救力量参与,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而且又是在气象、水文条件比较恶劣的海域举行。

  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演习不但有海事、海军东海舰队、救助等24家单位近千人参演,创下了最大规模;而且观摩人数最多,来自国务院各部委,沿海各省相关领导,港澳台地区海上搜救机构,俄罗斯、美国和东盟十国等官员、交通部各司(局)、上海市政府、社会观摩人员近600人观摩了这次演习。同时参与采访报道的记者达到210多人,其中境外媒体40多人,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

  据了解,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从6月8日开始四次进入演习现场,进行相关直播内容的准备和技术调试。中央电视台此次出动了108人的工作队伍,从规模上来讲,这是继香港回归、三峡大坝合龙直播之后进行的第三大直播。

  海上救助无国界

  本报记者任国平上海报道 昨天,东海联合搜救演习在上海洋山港顺利上演。交通部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说,“海上人命救助是一种无国界的救助,这也是海上救助的最大特色。”

  据了解,正因为海上救助不分国界的这一特色,才有《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和《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这样的国际公约产生。这些公约规定,缔约国应保证为拯救处于危险中的生命或财产及为防止对总体环境造成损害而进行的救助作业得以有效、成功的实施。

  也就是说,无论任何国籍的船舶在海上失事,其失事海域所在国家都有义务实施救助。《公约》还规定,人命救助中获救人无须支付报酬。

  海上自救需要机智

  本报记者任国平上海报道 船舶在海上航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上海海事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船舶遇险后,遇险人员要奋力自救,并不失时机地用各种方法不断地、准确地通过12395求助电话及其他手段向外界报告遇难船舶的船名、船籍、呼号、装货港、遇难位置、损害程度等情况,并且按照一定方法进行逃逸。

  海上求生 困难重重

  昨天的演习现场,由于天空浓云密布,能见度很差,直升机未能够进行演习。记者同时看到,尽管模拟落水人员都穿上显眼的桔黄色救生衣,可距离稍远就无法看见,如果落水人员不放用于救生的烟幕弹,无论是从空中还是从海上,都很难发现救助目标。而且,海上生存时间短,也给救助带来一定难度。因为海上不能提供给落水人员适宜的生存条件,没有食物,没有淡水,也没有任何随手可取的自救物品。落海之后,除了被动地等待救援,自救机会很少。尤其是当海水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落水的人往往在淹死之前就被冻死了。

  据了解“‘大舜’号海难事件中,绝大多数人都是由于水温过低,在救援船只到达前就被冻死了”。

  上海海事局工作人员说,海上遇险会碰到很多困难,如淹溺、浸泡和暴晒、干渴、晕浪、危险生物袭击等,同时救援非常困难。一是很难搜索,二是有时风高浪大,即使发现落水者,飞机也难以降落进行救援。

  乘船遇险 机智逃逸

  专家提示,上船的第一件事就是留意观察救生设备的位置和紧急逃生路径,如果发生问题应迅速穿上救生衣,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如果船下沉不得不弃船,应先让妇女儿童登上救生筏;如果需要跳水,一定要选择船尾并尽量远离船边,跳水时双臂交叠在胸前压住救生衣并双手捂住口鼻;如果船艇失火,应立即关闭引擎,从船尾逃生,弃船后均匀深呼吸;同时尽量利用各种渠道获取淡水和食物以维持生命。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