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我国就业弱势群体问题及其影响的深层分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8日10:26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国际经验证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3000美元的时期,社会矛盾最容易激化。同时,改革越深入,利益关系越复杂,越是融入全球经济,弱势群体问题越突出。目前,我国弱势群体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群体:下岗失业者群体、农民工群体、女性就业者群体、残疾人群体。

  解决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问题必须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积极构建适
应新形势需要的就业弱势群体社会扶助网。

  强化对就业弱势群体的法律扶助。正确地对待弱势群体的态度,不仅仅是同情,而是要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亚当·斯密曾经说,社会上除乞丐外,没有一个人愿意全然靠别人的恩惠生活。对弱势群体,如果给予的仅仅是同情和怜悯,他们将会失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机关针对弱势群体先后制定了《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法规。我国还需要进一步制定有关保护就业弱势群体、促进公平就业的法律法规。如对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扶助,对女性就业者的公平晋升保护,对农民工的公平就业权保护和反歧视保护,等等。

  加大社会保障政策执行及监管的力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首先需要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及社会化程度,同时加快建设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弱势群体构成状况的复杂性,对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也必然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局面。在当前条件下,除了要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社会保障外,迫切需要建立的还有农民工的分层保障体系,设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障制度、大病医疗保障和紧急情况救助制度,分层分类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向就业弱势群体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公共服务应该包括加强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就业弱势群体的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实行劳动预备制,适时发布劳动用人的预测预报。同时,要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切实提高服务功能、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体现政府对就业弱势群体的亲和力,维护社会公正和社会秩序。

  发挥社区服务对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扶助作用。社区服务的性质决定了社区服务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障的社会基础意义。社会转型中的社区服务面临着重大转向,其基本发展趋向是社会化、产业化和实业化。所谓社区服务社会化,其一是指社区服务对象的社会化,即社区服务要拓宽服务领域,渗透到社区内每个家庭及其成员,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服务;其二是指社区服务内容的社会化,既有传统的社会保障服务,又有适应不同社会阶层需求的多层次社会生活服务,更要有随着社会需求而出现的新兴服务项目,全方位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其三是指社区服务主体的社会化,既要以社区组织为服务主体,又要有社区内的社团组织、各界人士、居民个人等共同参与。社区服务社会化不但可以在社区范围内给社会弱势群体以最基本的生存保障,而且可以在社区范围内给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参与社会生活和服务社会的最基本的场所,使社会弱势群体避免遭遇“被社会隔离”的尴尬。应该发挥社区服务、非盈利部门和志愿者在社会救助和社会互助中的作用,并使社区服务、非盈利部门和志愿者的社会救助活动成为社会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他们在就业、住房、子女就学、老人照顾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充分利用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社会功能的剥离使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在下岗职工的社会支持结构中已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血缘关系在经济上和就业上给予了下岗职工最重要的支持。亲情、友情、同情给予弱者的支持不只是物质上的,而且是精神上的,这将有助于弱者渡过难关,重新生活。

  现阶段,能否有效地解决我国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扶助问题,不仅事关中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实现长期高效有序的发展。因此,只有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弱势群体社会扶助网络,从立法、政策、制度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上解决就业弱势群体的社会扶助问题,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