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廿年不痒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00:52 安徽在线-新安晚报

  前不久,多年前结交的一位文友李在某报发表了一篇名为《十年之痒》的文章,文中对其与第二任妻子程十年来由相遇、相识、相爱到结婚,再到离婚的情爱历史进行了详细的描写。我同这位文友,尽管接触不是很多,但我对他的印象却是很深刻的。十五年前,他毕业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的中文系,因为要照顾单身多病的老母,回到老家县城中学当起老师。

  最初几年,这位文友安心教书育人,成绩显著,不仅赢得众人好评,还博得了一位女
弟子程的芳心。他与程的恋情曝光后,不仅遭到了均为干部身份的女弟子父母的激烈反对,也遭到了所在学校领导的严厉批评,同时还遭遇县城各界空前的非议。但他们俩人都顶住了压力,依然我行我素,爱得死去活来,甘愿背负师生恋的恶名,最终文友同原配妻子离婚而和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我同这位文友有十年时间没有见面了,想不到竟通过他在报纸上的大作,对他这么多年的生活,尤其是婚姻状交得以了解。我原本认为这桩来之不易的婚姻,能够善始善终,但想不到却以离婚的方式谢幕。

  俗话说,文人相轻。几经周折,我同这位文友李联系上了。电话那端这位文友第一句话就是“你痒了没有啊?”“痒?”在设想同这位文友联系的多种对话中,怎么也没想到他会没头没脑地说出这么一句话,让我始料不及,我的大脑起码有30秒的时间属于空白,无法醒过神来。“老兄,你很意外吧。其实,我和程一年前就分道扬镳了,我也不想走到‘痒’这一步!”前后一分钟之内,两句在实际意义上是截然相反的话,更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李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你痒了没有?”不知为何,同文友李通话之后,这句始终让我不知其深意的话,总是不经意地跳入我的脑海,不由地想起自己的婚姻竟走过了整整二十个年头,却浑然不知。不是么,我的婚姻的确很传统,虽说不是父母之命,却也是婚妁之言。二十年前,我大学毕业回到故乡中学,当起了人类灵魂工程师。刚到县城时,因我是往届生考上大学的,年龄偏大,亲朋好友都替我的终身大事忙乎起来。我作为文革后通过正规考试入学的大学生,在当时的小县城里,虽不算是凤毛麟角,却也是稀罕物之类,找对象应该不是太难的,但难就难在我的择偶标准不仅带有很浓厚的传统意识,同时还染有一些读书人的酸鼓掌。找干部家庭的,怕别人议论攀官;找有钱的,怕别人议论傍富;找入漂亮的,又怕被别人开涮。此外,我的心里还存在着一个难以忘怀或许是很俗气的“粮食情结”。我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我之所以有过多地经历“粮食”饥饿的煎熬,就是因为我有一个在人民公社食堂当炊事员的母亲。母亲天天同粮食打交道,天天同稀饭打交道,我也就隔三差五地去改善生活,让我的干瘪的肚皮减轻一下饥饿的折磨。这也是我能够在那个荒唐的年代里,成为整个村子同年小伙伴中少数幸存者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粮食情结”,不仅是我的小农意识产生的根基,也渗透到我的婚姻观中去。我在选择的关键时刻,便将自己的终身大事交付给最为传统、最为原始的“抓阄”。而抓到的“阄”恰恰是写着“粮食”的纸片。于是,我便有了一位天天同粮食打交道的妻子,且相濡以沫整整二十个年头。二十年来,尽管其中难免也有小磕小磕、小吵小闹,但从来没有想到过“痒”。这里固然有懒得“痒”的成分,但更多的应该是“一锤定音”的传统意识使然。

  廿年不痒,是我的婚姻之道,我不知道在别人的眼里是褒是贬,但我却在心里杞人忧天似地担忧,这句“你痒了吗”千万别像若干年前熟人见面时的“你吃过了吗”的问候语一样,流行于世。

  作者:廿年不痒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