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请勿”牌凸显道德之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9日22:48 扬子晚报

  最近南京刚刚建成的地铁成了一大热门,有细心的市民在试乘时发现,虽然地铁站的一些外围施工还在展开,但站台柱上早已挂好了各种警示标识,包括“请勿攀越”、“请勿吸烟”、“请勿吐痰”等等“请勿”提醒牌。据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之所以提前挂上这些牌子,是因为在地铁观光乘坐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个别乘客随意越过警戒线、随地扔东西等不文明的现象。

  由此联想到前两天本报刊登的一幅大图片:新长铁路开通后,不少当地居民扶老携幼去看热闹,不顾警示标识,在铁路线上来回走动,十分危险。还有来自南京路灯管理处的消息:河边草地上昂贵的景观灯,竟然因为一些谈情说爱的人嫌亮,而多次遭到破坏。一位海归人员告诉记者,在国外,很多公共场所或者游乐场所专门设有中文的“请勿XX”标牌,由于“请勿吐痰”两字找不到合适的翻译,只能干脆写上中文。这位“海归”说,在很多场合看到“请勿XX”的中文,就有一种被鞭挞、被指责的痛感。

  设两个“请勿”牌子是小事,但其背后所隐藏的对社会公德缺失、公众文明失衡的含义却让人痛心。这些年我们的经济是快速发展了,但一些与社会整体文明进步趋势背道而驰的不良现象甚至是丑恶的现象也大量存在着。在我们周围,随地吐痰、乱扔杂物,攀折花木、践踏草坪,毁坏公共设施,乘车不排队,不尊重残疾人等等有违社会公德的行为时有出现。这些对我们的道德建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应该说,社会公德是公民和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最低层次。有学者将社会公德定义为“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公民的个人修养,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其他更高道德境界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化程度的提高,对于社会公德的要求也不断提升。每个人都是公共道德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只有遵守好社会公德,让文明的行为方式成为公众习惯,才能进而去维护公众利益、促进社会良好健康稳定协调地发展。愿公共场所刺眼的标志牌早日消失。徐晓风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