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复旦大学门口成了超级堆场,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邯郸路施工缘何有章不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0日09:29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张艳

      复旦大学博士生吴小姐近日郁闷地告诉记者:“你来看看我们复旦门口这条路吧,晴天走过尘满面,灰满身,下雨天就是一身烂泥。这样的情况从我2004年进入经济学院就开始了,估计会一直持续到我2006年毕业。”记者日前来到复旦大学附近实地探访,果然,由于中环线在此施工,复旦大学门口这条邯郸路成了一个超级堆场。

      吴小姐说,由于修造地道,邯郸路被整个挖开,成了一条“河”,“河”里面是川流不息的施工队伍
,没有“河岸”,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全部在“河”边行走,不时会与推着材料的小工相遇,避让不及,就会沾上一身龌龊。

      记者在从国定路到松花江路的这段近2公里的马路上探访,只见施工不规范现象比比皆是。首先,这段路的施工完全是采取“开膛”式和“赤膊”式的,应该安装的1.8米高的彩钢板一片也无;其次,几个露天的黄土堆压根未用“绿网”封闭,违反了“黄土不见天”的施工规定;再次,施工机械不按规定随意安置,电焊机未装“二次空载”保护装置,很容易引发漏电事故,氧气瓶和乙炔瓶随意平放和混放,地道入口处无遮无拦,一根根钢筋赤裸裸地竖立在马路中央,没有警戒线和任何指示标志,构成看不见的“老虎口”。只要一下雨,马路上立即就会泥泞不堪,一堆堆的黄沙、砖头、钢板周围污水横流,形成好几个不消退的水塘,显然未经过二级沉淀、三级排放等措施,否则不会形成如此大面积积水。记者问在现场的一位中铁十九局的施工人员,为什么没有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他却反问记者,要什么防护措施?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上海对工程施工有明文规定,全上海2000多个工地必须采取封闭式施工、硬地坪施工。《上海市文明工地检查评分标准》中也详细规定: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及建筑物外立面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施工现场在进行易产生粉尘作业时,要采取洒水、吸尘等扬尘措施,对须移植或保护的绿化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事实上,市政工程施工也有做得好的榜样。比如正在施工中的地铁人民广场站,施工单位“上海一建”在替代道路的钢板上专门铺上红地毯,降低过往车辆的噪音,消除施工扬起的灰尘量;为了使工程建设与周围环境协调,“上海一建”投资数万元采用了印有大型森林图案的喷绘彩布,对施工围栏进行全覆盖。一位每天在人民广场绿地锻炼的老人感慨地说:“市中心造工程,不见泥土,不见灰尘,不影响交通,没有噪音,没有喧闹,处处考虑市民,这样的施工单位真是少见。”

      既然已有了明文规定,那么中环线施工为何仍然有章不循?据业内人士分析,中环线工程由于相关建设单位众多,体制繁杂,个别建设单位为了节省开支而疏于防护,据悉,1公里长的彩钢板至少需投资14万元,个别施工单位一算经济账之后就放弃了防护措施。有识之士呼吁,为了城市的文明形象,中环线建设部门理应“亡羊补牢”,尽快把文明工地的建设搞上去。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