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曾为“奥体双拱”费尽心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07:50 南京晨报

  今年62岁的吴鼎贤头发花白,一般这个年纪的老人都退休在家安享幸福晚年了,吴老却仍然忙碌在建设施工第一线。在吴老的办公桌上,记者见到了“小山似的”记录奥体中心三年来“成长”的资料和图纸。

  “世界第一双拱”费尽心思

  奥体中心的方案是由澳大利亚HOK公司设计的,采用双拱式设计,极具飘逸的动感,如两只巨大的手臂“破壳”撑开扇形钢屋盖,又如两条彩虹悬挂在体育场上空,可谓匠心独具,但难度也极大。最初大家对这一方案是否可行都没把握,“那时候每天都睡不香啊。”吴老回忆起当时还是感慨颇多。当时设计单位的图纸出来以后,吴老建议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用4个不同的软件对方案进行了审计、校对和审核,邀请了国内的专家、院士、博导前后审查了7次,同时按照1:20的比例专门制作了模型反复进行力学加载实验,并分别在澳大利亚、北京大学、同济大学进行了3次风洞试验,终于得出了方案可行的结论,才有了现在的“世界第一双拱”。

  下工地是做得最多的事

  正式参与奥体中心工作时,一千多个日子吴老几乎天天在工地,春节期间也不例外。吴老把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戏称为“战场”、“阵地”。“我已经习惯了这种‘战场’、‘阵地’般的建设了。”工程最忙的时候,吴老晚上9点才能走出指挥中心,计算数据和资料也得跟他一起回家。通常他回到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第二天要做得一一记录下来。比如第二天要开什么会、见什么人、打哪些电话、有哪些问题等等。下工地是吴老每天做得最多的事,体育场钢结构又尤为复杂,在钢结构吊装、拆除胎架支撑等几个关键时期,工地上到处是吴老忙碌的身影。

  正因为有了艰辛的付出,吴老收获了奥体中心40多万平方米的优质工程,整个建设过程没发生任何一起质量或安全事故。奥体中心的吴秉礼总工程师告诉记者:“吴鼎贤总工是奥体建设中投入时间最多也最用心的一位,他不只是指挥人,更是一位‘战斗人’。”

  骑自行车给奥体“圈地”

  专访奥体建设指挥部副总工程师吴秉礼

  “不耽误工程一分钟,这是我的目标。”这位骑着自行车,戴着草帽圈定了河西奥体的工程师,几年来没有一个节假日,从奥体中心筹备选址开始,就一直见证着奥体的成长历程,两次累倒在奥体工地上,他就是南京奥体建设指挥部的副总工程师吴秉礼。

  “别人还以为我是要饭的”

  上个世纪50年代,第一批跳伞运动员出身的吴秉礼,退役后一直在体育局主管财务工作。一个偶然机会,奥体选址的重任落到了他的肩上,后来从手续审批到竞标,再到施工,他一干就是四年。

  “我记得,当时我骑着自行车,戴着草帽,满大街小巷跑,别人还以为是要饭的。”爽朗的笑声中,吴回忆起了他见证奥体成长的酸甜苦辣。吴说,当时要搜集资料,搞清楚在这里建奥体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摸清楚有多少住户、多少家企业,调查非常仔细。“当时没有小汽车,都是骑着车子转,靠腿走,条件很艰苦。”吴笑言,可以说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我的足印。吴说,光是选址就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后来最终确定江宁开发区、河西以及雨花台花神庙三块备用地块供领导决策。经过拍板,奥体场馆花落河西。

  在餐厅外等审批

  地址确定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办理各种审批手续。吴说,为了不耽误时间,他在工作人员上班前就到了,拿着材料坐在门前的台阶上等。要么在中午快要吃饭的时候赶过去,这个时候快要下班了,人少容易办事。有一次,到一家单位去办理手续,没有办成功,他们出去吃饭了,他就坐在食堂门外面等。“当时,我们就是一门心思办手续。”吴说,有时自己都顾不上吃饭。

  红色彩虹差点夭折

  现在市民看到的这座奥体场馆是HOK公司的杰作。但谁曾想到,因为迟迟不能通关,这座红色彩虹差点夭折在竞标之路上。2001年的11月,HOK公司的设计文件当时提前一天送到,吴老看到后非常满意,觉得设计很有创意,可场馆图片、模型从澳大利亚空运过来后,还滞留在上海海关,一时无法通关。

  吴老找了南京海关,请他们和上海总领事馆、上海海关联系。直到凌晨4点才忙完,距离最后的开标时间只有4个小时了。不曾想,HOK公司的方案真的中标了。

  借调给奥体的建设功臣

  专访奥体中心总工办主任吴波

  昨天,初见奥体中心总工办主任吴波时,记者惊异于对方的年轻。吴波现年33岁,高级工程师。他戴着眼镜,斯文而瘦弱。谈起自己参与奥体中心的建设,吴波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个中酸苦一一道来。

  借调到奥体的功臣

  2002年11月11日,在南京玄武湖隧道进行收尾工作的吴波接到奥体中心领导的电话,领导说:“奥体中心有点事,你过来看一下!”吴波跟原单位请了假,骑着车就来到了奥体中心,哪知这一来就来了3年。

  奥体中心的参建单位多,施工难度大,最初的人员也是来自四面八方。有招聘的,有外借的,临时拼凑起来组成了一个团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想法,最开始的磨合期,吴波感到很苦闷,诸事不顺,自己总是使不上劲。另外,参与这么大的工程大家都是第一次,体育场馆的建设有其自身行业施工工艺的特殊要求,每个人都是边学习边工作。经过了一年多的磨合,内部不断协调,大家才适应了这个环境,吴波也感到越来越得心应手了。

  “女儿对我像陌生人一样”

  从2002年至今,吴波在奥体中心已经工作了一千多个日子,其中至少有900多天在加班。“家里人从来没有等我吃晚饭的习惯。”吴波谈起这个有点无奈,“要赶工期,哪有时间回家吃晚饭。”说起家人,吴波心里多了份愧疚,也多了份感动。家里人对他的工作一直很理解。当初他刚结婚一个多月就参与到奥体中心的建设中来,答应妻子陪她出去玩的诺言一直没能实现。“不要说去外地,连南京我都没能陪她玩过。”吴波的女儿一出生就被送回老家由奶奶带,“现在女儿21个月了,真正和我待在一起的日子不超过6个月,对我像个陌生人一样。”

  “十运会后才能松口气”

  在外人看来,奥体中心一竣工交付使用,这些建设者们就该休息了。可吴波告诉记者,十运会开完他们的工作才算画上了句号,在这之前他们一刻也不能放松。这些天他们就一直在忙着竣工验收,包括消防验收、资料验收等等,直到9月份工程才能验收完,同时还得不断进行完善。“不能让人家来比赛,发现南京的奥体中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老出问题啊。”看来,不到最后一刻,这些奥体中心的建设者们是放不下心的。

  奥体凝聚他们的爱与付出

  南京奥体中心自2002年8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逾1030天,先后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近200家。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完成混凝土浇筑近35万立方米,钢筋绑扎近5万吨,钢结构近2万吨,各类灯具近4万盏,各类线缆100多万米,道路、停车场面积约15万平方米,绿地面积近40万平方米,种植树木13000余株,灌木537万株。这其中凝结了所有参建者的汗水和辛劳,三位吴总工和美籍华人陈先生仅仅是这个先进群体中的几个代表,更多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2003年初,指挥部某领导的岳父母身体状况不佳,相继生病,家人多么希望他能抽出时间帮帮家里,可是他却没有因此而影响一天的工作,一直以工程为重,也不愿对别人提起,甚至直到二老相继去世,也少有人知,承受着莫大的痛苦和压力,但是他从未抽出一天的时间陪陪他们。有一个年仅10个月大的婴儿,因父母在奥体工作繁忙,只能交由远在山东的外婆照看,为此,小小年纪的她,已乘长途班车三下山东,行程逾万里。

  在体育场钢结构吊装过程中,由于两根大拱各重1400吨,且倾斜45度,结构体系异常复杂,为国内所罕见,承担施工任务的两家施工单位,积极优化方案,通过计算机模拟吊装过程,每一根杆件都能无误差精确定位。在长达半年的紧张吊装过程中,上海宝冶项目部的总工程师陈桥生,数次推迟婚期,新娘独自默默无闻地做好了婚礼准备工作,直到工程结束后,才抽出一天时间,赶回上海举行了婚礼。

  在体育场大拱檩条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在66米的高空作业,又无机械,全靠人工操作,吊装难度极大,第一天费尽心机仅完成1根檩条的吊装,施工技术人员连夜研究吊装方案至凌晨5点,终于确定了合理、安全的施工方案。终于从一天2根到3根、5根……从而完成了250根檩条的吊装。……

  作者:王建勤 戚在兵 高利平

  (来源:南京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