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四度“握手” 硕果百亿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09:23 解放日报

  本报讯(记者丁波)第四次握手,满脸都是喜悦———在中国科学院与上海电气集团第四批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上,统计数字彰显双方的合作已是“硕果满枝头”:4年多来双方已达成36项科技合作协议,申请专利 28项,采用了新科研成果的产品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上海装备正在借“脑”攻关中不断壮大。

  握手,始于2001年。当时,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最大的企业集团,上海电气逐步明确
将电站和输配电设备、机电一体化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市场作为“强攻”方向,但一直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支撑而发愁;作为“国家队”的中国科学院,在电站设备、高效洁净能源等领域拥有一流的研发力量,却为科研成果无“用武之地”而担忧。2001年4月,双方走到一起,签订“高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始了变“各自忧愁”为“合作喜悦”的创新探索。

  “产学研”联姻要真正结出硕果,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项目,双方为此花了不少功夫。从2001年开始,双方定期高层互访、技术交流、课题研讨,逐步形成多个层面的项目选择与优化制度。在这一过程中,上海电气瞄准主导产品的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中科院则优选具有特定技术和设备专长的研究所为合作方,使每个选题都切合双方的意愿和实际开发能力。2001年8月、 2002年 10月与 2004年2月,双方分别签署了三批36项高技术和产业化项目的科技合作协议,参与合作单位包括上海电气集团下属的19个企业和中科院系统中的11个研究所,这样一来,西部节水的空冷机组、轨道交通牵引系统等上海电气亟待突破的产品技术,都在中科院找到了良好的“孵化场”。

  良好的合作机制,使中科院的高新技术不断向上海电气的主流产品技术转化,并且不断深入扩展。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高效、节能、低污染的新型技术,燃烧效率高、煤种适应性广。为了开发这一未来绿色产品,上海锅炉厂与中科院热物理所合作。

  4年前从开发用于2.5万千瓦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入手,充分利用了热物理所的先进试验台,做了5种煤种试验,成功开发出我国首台运用自主技术的2.5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并在甘肃窑街煤电公司成功推广,成为全国的示范工程。这之后,双方在第二批、第三批合作项目中,继续研发5万千瓦到12.5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逐步成为我国环保型燃煤锅炉研发的主要基地。在第四批项目中,“30万千瓦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产业化”又位列其中,而每一台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市场价值就达到1.8亿元以上,未来市场前景更为可观。

  更为可喜的是,与中科院历时4年的四次握手,让上海电气一大批年轻科技人员茁壮成长,在上海锅炉厂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制中,项目组成员几乎都是38岁以下的科技人员;在上海汽轮机厂,30岁出头的热力叶片室主任阳红,已经成为科技项目的带头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