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拉萨市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四十年发展综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0:28 中国西藏新闻网

  年已花甲的卓嘎老阿妈是八廓街里的老住户了,看着宇拓路口拉萨电影城外墙上的大屏幕彩电,老阿妈很有感触地说:“40年前,我只有通过高音喇叭才能知道一点外面世界发生的事情。现在不仅能听广播,还能收看到四十多套电视节目,都不知道到底该看哪个台了。有时家里大人要看新闻或电视剧,小孩又要看动画片,大家互不相让,看来,家里得再添台电视机了。”说到这儿,老阿妈不由自主地笑了。

  卓嘎老阿妈的一番话,反映了自治区成立40年来拉萨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变迁。从1965年仅拉萨市区及堆龙德庆、墨竹工卡、工布江达三县建有有线广播站,到如今覆盖全市90%以上人口的广播电视网;从自治区成立之初仅有的北京路影剧院、八廓街电影院,到现在全市各县(区)及乡镇都能看到电影,拉萨市广播影视事业40年来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宣传阵地巩固扩大

  广播电影电视是党的重要宣传阵地和工具,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战场之一,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西藏自治区成立40年来,拉萨的广播电影电视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和反分裂、反渗透斗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维护社会局势稳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西新工程”和农牧区电影“2131”工程分别在拉萨市实施以来,拉萨市乡村广播影视宣传阵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截至2004年底,全市已建有市级电视台1座、市有线网1个、县级电视转播台5座、县级有线电视网6个、县级调频广播转播台6座、乡(镇)村广播电视收转站129座、电视收转站8座、电视单收站720座,乡级有线网1个,村级有线网6个,全市共有883座各类广播电视台、站。拉萨电视台开路信号发送2套节目,日播出时间达20小时;闭路传送47套节目,日播出时间达24小时。乡村组收转站、单收站主要收转自治区藏语广播电视节目和中央一套节目。到2004年底,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0.38%、92.44%。电影方面:有市级电影公司1个,承担电影发行放映、培训工作;专业电影院1个,县(区)电影管理站8个,乡镇放映队42个,放映点1045个,年平均放映场次为一万余场次。

  拉萨人民广播电台(拉萨调频广播)也已于今年1月1日开始试播,力争于9月自治区成立40周年庆典前正式开播,届时将为拉萨市开辟新的宣传、文化、信息平台。

  硬件条件明显改善

  广播电影电视是一个高投入、重装备的事业,基础设施、硬件条件直接影响事业的发展。纵观40年来拉萨市广播电影电视的发展过程,也是基础设施、硬件条件的完备过程。过去是10瓦、几十瓦的发射机,是几平方米的小机房;如今已经拥有现代化的广电中心,拉萨电视台拥有无线发射机2台,发射功率各为1千瓦;2001年北京、江苏对口援助的近500万元的设备到位之后,全台的技术设备更加完备,各类采、编、录、播设备基本齐全。乡村广播电视由国家“村村通”、“西新工程”统一配备设备,电影“2131”工程在2003年为全市各县(区)同意配备了流动电影放映车及配套放映设备,为现代化的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

  专业力量不断增强

  几十年来,拉萨市广播影视事业以人才培养为前提,积极采取人才引进措施,全市从事广播影视业的从业人员最初只有几名、几十名,到目前,全市已拥有正式职工240余人,兼职人员达860余人。人员素质由过去的学历较低、水平不齐到目前整体水平较高,拉萨电视台作为拉萨市的重要宣传阵地,拥有正式职工共8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专科学历47人,中专、高中学历23人,初中学历1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6人,24人已经获得国家专业技术职称认证,采、编、录、播、技术维护人员基本具备。在人员结构逐步得到合理发展的同时,随着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拉萨市广电系统对人才的培训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尤其在近几年,先后进行了区内外的学历教育、短期培训、对口交流等多种形式的人员培训上百人次,为今后广播影视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大工程”推动乡村广播影视迅猛发展

  为进一步发展繁荣广播影视事业,国家先后实施了一系列工程。20世纪90年代初,“大庆”(西藏自治区成立三十周年大庆)、“三区”(西藏、新疆、内蒙)建设的实施,使广播事业建设开始逐步深入至乡、村一级;1999年、2001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西新工程”(以西藏、新疆为主)分别开始在拉萨市实施,开始了至今为止最大规模、最大投资的乡村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国家广电总局先后投入专项资金、设备上千万元,在全市各乡村建站近千座,全面建设、巩固并扩大了乡村广播电视宣传阵地。1998年,国家广电总局提出在全国实施农牧区电影“2131工程”(确保21世纪1村1月收看1场电影)。对这些工程的实施,拉萨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其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事项加以落实,使乡村广播电视各类台(站)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到2004年底,全市共拥有乡村广播电视各类(台)站864座台(站),其中广播电视收转站137座、电视单收站720座、有线电视站7座。曲水、堆龙德庆、城关区、当雄、达孜五县(区)已全面实现广播电视行政村“村村通”,曲水、尼木、当雄、墨竹工卡、林周五县电视发射系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发射机功率由30瓦更新为50瓦,拓宽了人口覆盖面。各县均配备有电影流动放映车(车内配有电影放映设备),为实现“2131”提供了硬件保障。如今,全市已初步构架起市、县、乡、村(行政村)三级广播电影电视覆盖网,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村村通”、“西新”、“2131”“三大工程”的实施,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少边穷地区解决听广播、看电视、看电影难的问题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保证党和政府政令畅通,服务于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一项“德政工程”、“扶贫工程”、“小康工程”;是我们反分裂、反文化渗透、反政治渗透的重要工程;是西藏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稳定局势必不可少的工程。

  行业管理逐步规范化

  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是三位一体的有机整体,要发展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在完成舆论宣传、事业建设任务的同时必须完善和规范广播影视行业管理工作。在过去,拉萨市的广播影视事业重建设、重宣传,行业管理的真正规范和加强是在近几年。从全面制定系统、完备的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制定关于广播电视台、站管理规定等行之有效的措施,维持了拉萨市广播影视行业的正常秩序,加强了行业管理的规范化,促进了广播影视事业的整体发展。在几次“法轮功”对我广播电视进行的信号干扰破坏事件中,指挥有力、措施果断,确保了广播电视的安全播出,把党和国家的声音及时、准确、全面、安全地传入千家万户,受到了自治区广电局和市委、市政府的表彰;“村村通”也确保了能够天天通、长期通、安全通。

  40年来,拉萨市广播电影电视这块宣传阵地,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为拉萨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刘晔岚

  (来源:拉萨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