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恐怖疫苗挑战防疫体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1:50 新世纪周刊

  本刊记者/程海涛

  安徽省宿州市的“甲肝疫苗”事件,已不是一个单靠对不法商贩“良心泯灭”的控诉就能解决的,中国现有的公共卫 生体系,更应该进行制度上的反思。

  6月16日、17日,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庄镇卫生防疫保健所在未经县卫生、教育主管
部门同意的情况下,为大庄 镇17个村19所学校的2500多名学生接种了甲肝疫苗。导致不少学生出现不良反应,157名学生住院(截至7月2日 ),1名学生死亡。

  7月2日,因此次事件而被国家药监局通报停售和禁用6批次甲肝疫苗中,有一个批次在北京发现。据北京市药品监 督管理局说,这批次“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已在北京市疾控中心库房内被封存。市疾控中心则表示,这批被禁止接种的甲肝 疫苗进京以来尚未给市民接种。

  疫苗夺命?

  甲肝疫苗属国家二类疫苗,目前中国每年生产甲肝疫苗约1亿支。其中浙江杭州的普康公司承担了60%的生产任务 ,此次安徽泗县接种的疫苗就是该公司生产的。

  事件发生后,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疫苗有问题。采访中,北京市宣武区卫生防疫院保健科的周科长对记者说:“自从 事件一出,我们科的电话就不断,都是家长打来替孩子咨询疫苗注射的,一些家长都不敢给孩子接种了。我们这里用的疫苗也 是普康公司生产的,虽然和泗县用的不是同一批,但还是封掉了。”

  正常情况下,甲肝疫苗在出厂后注射前,所有的运输、储藏都需要在低温下进行冷藏。冷藏有两种标准,-20℃以 下可保存一年半,2℃-8℃度条件下可保存半年。而泗县接种的疫苗生产时段为2004年11月至2005年初,也就是 说,如果这批疫苗出厂后是在2℃-8℃度条件下进行冷链,那么这批就已经过期了。

  但中国科学院院士、甲肝疫苗的发明者毛江森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

  “首先,这次事件跟疫苗质量没有任何关系;其次,甲肝疫苗是减毒灭活疫苗。也就是说,疫苗需要在一定的低温下 进行冷藏才能有效,这就是所谓的‘冷链’。即使疫苗出厂后没有‘冷链’这道程序,那么出现的情况应该是甲肝疫苗失去效 用,而不会给人体带来任何副作用,更不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死亡。”

  到底造成此次事件的真相如何,尚无定论。但在它背后折射出的公共卫生医疗体系问题刨不容忽视。

  回扣诱惑?

  于6月1日开始施行的《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中国二类疫苗市场放开,疾病预防 控制机构、接种单位、疫苗批发企业从此可以直接从疫苗生产企业购进第二类疫苗。而在此前,疫苗的购买权被掌握在省级卫 生防疫部门,然后在系统内部逐级下拨,形成单一的销售链。

  中国疾控中心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原有的疫苗流通体系有很多问题,比如疫苗价格虚高,疫苗的受种者 负担过重等,所以国家对疫苗采取了开放式管理。至此,早已被各方垂涎已久的疫苗市场终于被豁开了一道口子。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2004年中国疫苗市场总销售额20亿—3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15%,超过10 %的国际平均水平。此前这一部分利润被牢牢地掌控在卫生防疫部门手中。而市场放开后,二类疫苗市场从防疫系统中剥离, 一类疫苗又规定是免费疫苗。

  无形之中,白白流失掉的巨大利润和市场格局的突然转变,让各利益方茫然不知所措。而在巨大的利润空间面前,谁 会舍弃掉一只煮熟的鸭子呢?于是,疫苗市场出现制度缺失。这也使此次安徽泗县疫苗注射事件的经销商张鹏钻了空子。

  尽管条例明确规定了实施群体性预防接种,应当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任何单位 和个人不得擅自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

  但回顾泗县疫苗注射事件的整个过程,疫苗生产商浙江普康公司还是把疫苗卖给了没有资质的经销商张鹏;而大庄镇 防保所的所长和业务员每支收受1.5元的回扣,从张鹏处购买了3000只疫苗,然后防保所以每支25元的价格把疫苗推 销给学校,部分学校每支收受了一块钱的回扣。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胡永华认为,卫生防疫部门担负着保障和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的职责。随着改革开放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段时间里,卫生防疫工作在相当程度上被削弱。2003年“非典”流行的教训,让政府加强了对公 共卫生工作的重视,并开展了机制的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在目前还有不少地区,地方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远远不足,疾病控制体系建设 尚不完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在此背景下,出现基层防保人员违规自购疫苗,开展集体免疫疫苗接种获取经济利益现象,并 不使人感到特别意外。

  “冷链”利益链

  国家放开疫苗市场,这是一个新的形势,国外就是采用的这种销售和接种模式。但在我国,特别是基层县乡,似乎还 远远不能够适应这一形势,究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相应的监督管理办法。

  “疫苗‘贵族化’倾向和价格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一支疫苗在各个地区的售价是不一样的。”毛江森介绍说,目 前多数接种者都认为,凡是疫苗就越贵越好,越是进口的越好。而销售商也正是瞅准人们的这一心理,胡乱要价。

  对于此次事件中存在的疫苗价格虚高问题,卫生部部长高强也表示,没有一个统一的价格标准,是疫苗存在质量隐患 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徽泗县大庄镇防保所4.5元从经销商手里买进甲肝疫苗,然后以25元的高价转卖到学生手里,中间的差价竟高 达20.5元。而在北京市宣武区卫生防疫院,记者了解到,在那里接种一次国产疫苗的价格是160元,进口的疫苗更贵一 些,是国产的一倍。

  同样一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甲肝疫苗,价格为何相差如此悬殊?

  保健科的周科长对记者说:“主要是‘冷链’过程,我们有专用的疫苗‘冷链’设备。而且疫苗都是从市防疫站进的 ,只用三家药厂生产的,其他渠道进来的疫苗一概不用。整个北京地区也都一样,疫苗的进货渠道十分严谨。”

  由于疫苗这一商品的特殊性,中国的疫苗市场又是一个捆绑着“冷链”的不完全开放市场。因为疫苗大多属于活性生 物制品,需要在冷藏状态下运输和流通,这就必须按照生产厂家——省级卫生机构——地市——区县——乡村的“冷链”系统 逐级供应。这在客观上造成市场中间环节的增多,使得下游疫苗价格虚高。

  毛江森介绍说:“原来在国家的统一管理下,疫苗是经过‘冷链’才运到防疫站的,国家也赋予了防疫系统这一功能 。但放开后,一些经销商为了从中谋取利益,就减少或省去了这一程序,直接卖给医院、诊所以及基层卫生防疫站,从中赚取 可观的利润。”

  这种特殊的市场格局,意味着只要经营者绕开“冷链”,就可以占据竞争优势、获取巨额利润。

  而据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疫苗从生产厂家到省级卫生机构的“冷链”过程都是由厂家来负责完成的,也就是说这部 分“冷链”的费用是由疫苗生产厂家来埋单。

  “如果在‘冷链’环节上‘作弊’,可能主要是从省卫生机构到区县乡村的运输过程。因为如果疫苗经销商是个人, 那么他就需要购进冷链车进行运输,一辆冷链车的价格在20万元左右,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防疫市场潮

  据了解,自2001年起,中央财政开始加大对各地区计划免疫工作的投入,设立了支持冷链建设的专项经费。但随 着时间的推移,计划免疫实施初期,在国际组织援助下配备的冷链设备大部分已进入报废期。加之甲肝疫苗的接种是收费的, 考虑到接种者需要一个开放的、有效率的疫苗市场,国家此前出台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434号令(即《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施行得太突然了。”作为疫苗的生产厂商,北京市天坛生物制 品股份有限公司负责销售的迮旭华,也非常关注这次的疫苗注射事件。她表示,安徽泗县事件也影响到了她的销售,“这件事 一出来我们就开始关注了,当时我们就分析不应该是疫苗的质量问题,关键在于疫苗市场的放开。以前一直是卫生防疫部门来 管控疫苗,很严格的,突然放开,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假如此间发生大的疫情,那么由谁来监督?谁来处理呢?”

  疫苗并非普通商品,而是关系到生命安全的药品。如果疫苗市场开放后,缺乏必要的监管,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卫生防疫部门是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的。然而,近年来由于政府投入不足,导致人员工资不能保证, 常规工作经费更是缺乏。一些地区的计划免疫常规督导与培训工作根本无法开展,因此基层防保人员只能依靠收取接种服务费 ,维持工作和解决报酬。”胡永华院长说。于是,二类疫苗市场放开后,一些防保人员紧跟“市场潮流”,以此为自己谋取利 益。

  拷问防疫体系

  “除去人的因素,单纯讲疫苗注射事件的出现并不一定就是坏事。”毛江森认为,疫苗事件同时也以自己的方式考验 了各级政府:考验了政府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能否制定合理的制度措施加以正确引导;考验了政府在患难时刻,是 否仍然能够把对公民生命和健康的尊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并以制度的方式监督和保证其有效实施。

  从这次疫苗注射事件不难看出,防疫制度的缺失已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个“软肋”。无论是接种率、针对传染病发 病率、流行病学监测与调查,还是计划免疫常规管理工作,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和城乡差异。

  据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200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西部地区的接种率最低,而且低接种率地区的分布范 围有所扩大。所调查儿童的平均建卡率为96.33%,居住在城市的儿童建卡率97.49%,高于县城的92.73%。 按省统计,有两个省所有调查县的接种率均低于85%,还有5个省有一半以上的调查县接种率在85%以下。

  而在未接种人群中,无人带孩子去接种、孩子无户口不让接种、收费太贵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只占4%。其他大部分人 的未接种原因,是地方政府督导措施不到位、宣传措施没有针对性,基层工作人员素质差等。

  “事实上,类似疫苗注射这一类的公共卫生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被‘弱化’了,人们没有很好地意识到公共卫生的 重要性。”胡永华院长提醒公众。

  胡永华表示:“非典之后,中国的公共卫生虽被各级政府部门予以高度重视。但是到目前为止,很多实际的问题并未 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群众反映强烈的医药领域的改革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队伍建设 ,医疗管理机制的建设(软件建设)仍很薄弱。”

  公共卫生的隐忧一方面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主体责任不明确,没有明确的奖惩措施,激励与惩罚的力度不够,导 致管理实效不明显;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的原因,各级领导对公共卫生管理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把公共卫生管理中出现的 问题,从尊重人的生命及尊重人权的高度加以认识。

  当然,资金也是问题。“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抛开现有公共卫生制度的优劣不谈,资金问题得不到解决, 任何政策框架都只能是纸上谈兵。”中国疾控中心计划免疫工作人员感叹道。

  制度的思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成福认为,那些我们已经制定的,相对合理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也不见得能够 得到很好的贯彻,这也许是更为严重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归根结底也还是制度原因造成的,因为我们缺乏一个高质量的、有 力的监督机制。从安徽泗县的甲肝疫苗注射事件中,我们就可窥见一斑。

  为此,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9·11”事件之后的炭疽恐慌,使美国认识到自身对生物恐怖和疾病爆发 的准备不充分,随后其出台了《公共卫生安全与预防和应对生物恐怖法案》为指导性法案。

  该法案分为生物恐怖及其他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的应对体系、危险性生物制剂和有毒介质的控制、食品和药品供应安全 、饮用水安全及附加条款等五个部分。对在防范和应对中的主管部门、具体措施、资金使用等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总之,安徽泗县甲肝疫苗注射事件,反映了中国当前的公共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仍有很多。这已不单单是“个别企 业和商人不讲商业和社会道德”就能一言以蔽之的了,相关公共卫生制度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中国公共卫生和疫苗注射事件

  事件一:2003年5月13日,湖南醴陵市板杉乡板杉中学5000名学生,被卫生防疫部门注射了过期失效的“ 钩端螺旋体疫苗”,导致部分学生身上长出许多“小痘痘”。

  事件二:2004年11月8日,由于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卫生院工作人员的疏忽,78名学生被接种过期乙 肝疫苗。

  事件三:2004年11月16日,湖北省鹤峰县中营乡311名儿童因过量注射苯甲醇导致臀肌挛缩症。

  事件四:2005年5月13日,云南曲靖市沾益县盘江乡吴家庄小学的192名孩子,在学校统一接种了“乙型脑 膜炎疫苗”后,50余名孩子陆续出现了发烧、头昏、恶心等不适症状。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