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世纪周刊专题 > 正文

银行开出10万元 信用额度透支年代来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1:50 新世纪周刊

  撰文/付刚

  作为一项以“高风险、高收益”为特点的创新金融业务,信用卡业务在中国呈现爆发式增长。但在目前国内个人征信 体系缺失、监管法规政策尚不完善的现实环境下,透支额度大幅提高,会否引发系统性风险?

  “你想要一辆好车吗?你想拥有漂亮的姑娘吗……只要购买我们的‘产品’,这一切你都可以得到。”这是美国一家 网站,前不久刊登的一条初读起来颇有些色情意味的广告。

  其实,这条广告兜售的“产品”,是包括万事达卡(Master)和维萨卡(VISA)等在内的全球著名信用卡 公司的用户资料,这些资料包括姓名、电话、账单寄送地址等,每条信息售价高达100美元。

  由于信息安全漏洞,6月中旬,约4000万个信用卡账户的资料落入恶意黑客的“黑手”之中,成为有史以来最严 重的信息安全案件,而这也引发了全球对信用卡安全性的担忧。这种担忧不仅仅局限于信息安全,更多的忧虑是来自个人信用 的安全。

  但就在业界重新思考个人信用风险的同时,民生银行却宣布,将推出透支额度最高达10万元的信用卡。这在个人信 用体系尚不健全的中国,一石激起千层浪。

  突破透支5万上限

  6月中旬,民生银行推出的民生信用卡在国内某些城市传出“可透支百万元”的消息,民生银行总部就此“辟谣”, 称“透支百万元”的说法太离谱。

  民生信用卡目前正在发行的是普通卡和金卡。其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在金卡持卡人急需用钱的情况下 ,银行可以根据持卡人的信用等级临时调高信用额度,即突破5万元上限,最高达到10万元。

  按中国人民银行1993年3月1日制定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目前国内信用卡的最高透支额在5万元( 含5万元)以内。

  但十多年过去,中国的经济条件已发生巨大变化。本刊记者了解到,新的《银行卡管理条例》很快就会出台,目前, 相关草稿已讨论多次。其中在信用卡授信额度方面,将改变“透支不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规定,由银行视自身风险状况和持 卡人具体情况决定。

  实际上,据本刊了解,多家银行已在透支额度上有所松动。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白金卡都有临时提高额度的权力。 民生银行人士更称,将会针对不同的客户做出灵活调整,如在节假日、客户出国期间主动为持卡人提高临时额度。

  在他们看来,此次民生银行金卡的申请门槛并不高:申办透支额度为10万元的金卡,办卡人税后年薪须在10万元 以上。

  爆发式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表明,2004年,中国银行卡产业呈现爆发性增长。全年新增发卡机构43家,发卡机构 累计达到152家,全部加入银联网络;新增发卡量1.13亿张,发卡量累计达到7.62亿张,其中借记卡6.63亿张 ,信用卡0.98亿张;全年持卡消费5.26万亿元,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比重升至5%左右,比2001年提高2.9个 百分点。

  虽然中国已成为全球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但中国银行卡的历史并不久远。1985年,中国发行了第一张银行卡, 其发卡量突破第一个1亿张历经了13年的时间;但突破第4个1亿张仅用了1年(从2001年初的3.06亿张到200 2年初的4.06亿张),如今已达到7.62亿张。

  2004年1月18日和9月8日,内地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银联卡分别在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实现受理;2005年 1月10日,人民币卡开通了新加坡、韩国、泰国的受理业务,首次真正意义上走出国门。

  2005年5月以来,中国银行卡产业出人意料地加速“奔跑”。

  5月9日,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银行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5月11日,中国银联与中国银行签订《战略 合作协议》;5月12日,中国银联与欧洲储蓄银行金融服务公司签署合作协议;5月13日,中国银联与泰国PCC公司签 署银联卡联网合作协议;5月21日,人行上海分行举办了首届银行卡产业发展上海高峰论坛。

  各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公布的数据更是令人心潮澎湃。VISA国际组织对中国信用卡市场调查显示,中国目前信用卡 潜在目标人群为3000万到6000万,预计2010年,中国中等收入的人群可能超过2亿人。

  万事达国际组织估计,到2010年,潜在目标人数会增加到5000万至7500万;投资银行高盛的预测则是, 到2006年,中国信用卡的信贷余额可能达到800亿元人民币,按照信用卡贷款目前18%的透支利率,仅利息收入一项 就可能超过140亿元。

  这些让银行激动的数字,使其对信用卡方面的营销投入最为舍得。时下,信用卡部门已经是各家银行里最舍得花钱的 业务部门。

  为何大行其道?

  长期以来,很多人已习惯使用不具透支功能的借记卡。因为,在多数人看来,信用卡可以透支,遗失后风险巨大。那 么,如今信用卡为什么能大行其道?

  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通过与客户的大量接触,他们了解到,除大部分人认为持有信用卡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 征外,需要出境的人士日渐增多,持有信用卡方便、实用是其重要原因。

  在他看来,银行对信用卡热情高涨,并非心血来潮,信用卡业务的高利润吸引着银行前赴后继加入战团。与公司业务 相比,零售业务的客户基础稳定,零售贷款由大量小额贷款组成,任何单一的贷款所增加的风险都很小,利润相当稳定。

  另外,信用卡是发展零售业务的重点,促使银行纷纷推出信用卡的动力不仅在于刷卡手续费(按消费额的1%到4% 向商户收取),而且还能收取还款滞纳金和利息。其中又以循环信用利息为主要利润来源。

  在发达国家,信用卡业务是许多国际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利润来源。花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就占其利润总额的1 /3,其透支的利率收益高达15%以上。随着全社会个人财富不断积聚,发展个人零售业务被各家银行所看好。信用卡是零 售业务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开拓这一市场是争夺高端客户的必然需要。

  从银行的角度看,能够接受“借钱消费”观念的人,往往是真正具有消费实力以及素质较高的人。一部分信用卡用户 ,他们大进大出,信用卡余额波动很大,不仅经常会透支,而且经常超过免息期不还。但银行认为,他们的信用很好,终究会 把钱还上,这一部分人是能让银行赚到年息18%高利润的重要资源。

  谁先获得并稳定这样的客户,谁就能获得今后零售业务收入中稳定的来源。处在爆炸性增长前夜的中国信用卡市场, 眼下,正是银行大把烧钱圈定客户的时候。

  警惕引发系统风险

  不过,本刊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信用卡的出现使消费方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推动了铺张消费式的购买欲。

  铺张消费其实是为了卖弄、炫耀富有而造成的浪费,存在于社会的一切阶级中。甚至最穷的人也以他们自己朴实的方 式,购买那些显然超出他们财力的高级商品,以使他们的邻居相形见绌。

  而这就使得信用卡透支额度不设上限后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如果个别中介伪造证件,给不具备资信的人发卡,持卡人 一旦发生恶意透支或无力偿还的话,就会造成银行的坏账。

  对于持卡人来说,透支的金额越大,风险自然也就越大。尤其是过了免息期就要收利息,且是按复利计息;如果没有 偿还最低还款额,银行将从消费透支日起全额计算利息,并加收高额滞纳金。

  从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尚属低水平和个人信用制度一片空白的社会现实来看,消费信贷显然应有所节制,信用卡发行 也不应像美国人那样成为一场全民运动。

  其实,在美国,拿B卡还A卡的钱,再拿C卡还B卡,拆东墙补西墙的那些资金运作高手经常失手,每年都有上百万 人破产。即便储蓄率高的亚洲国家,一旦染上信用卡消费病,社会也会危机四伏,泰国和韩国都有过这样的问题。

  韩国教训

  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为刺激国内需求,曾经将信用卡的发行提高了几倍,使每个人持卡数在4张以上。经过几年的 消费后,2003年底,韩国消费者债务拖欠比率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11.2%,拖欠债务超过90天的信用卡持卡人已经 占到韩国劳动人口的16%。

  债务拖欠比率急速攀升,使韩国的信用卡公司无一例外发生了流动性危机,其中韩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LG最为严重 ,并暂停了透支现金业务。商家也拒绝持卡人刷卡购物,这使1800万张信用卡顿时成了废纸。LG信用卡公司直到获得8 家债权人2万亿韩元贷款的紧急援助,才得以避免宣布破产。

  韩国尚且如此,那么作为一项以“高风险、高收益”为特点的创新金融业务,信用卡业务在目前中国国内的全国性个 人征信体系缺失、监管法规政策尚不完善的现实环境下,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呢?这需要引起人们深思。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