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郑和下西洋:寻访郑和在马六甲的遗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1日15:43 新华网 | |||||||||
新华网吉隆坡7月11日电通讯:寻访郑和在马六甲的遗迹 新华社记者邱孝益 在纪念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最近来到郑和7次下西洋中曾5次登陆的马六甲市,寻访他的足迹。
明朝重臣郑和在东南亚被尊称为三宝公,在古城马六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虽年代已久远,但他的遗迹仍随处可寻。位于古城南部的三宝公庙,掩映在高大葱绿的热带乔木之中。庙宇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飞檐上的彩龙戏珠,与黄瓦、红柱、白墙相辉映,据说是象征郑和驾船破浪远航的情景。山门两侧悬挂着一副对联:“五百年前留胜迹,四方界内显英灵”。当地史学家推测,此联写于100年前,当时为郑和下西洋500周年。大殿中供奉着郑和坐像,香火缭绕,访客不绝。 三宝公庙的背面是一座草木青翠的小山,名为三宝山,又称中国山。马来西亚郑和研究者钟锡金先生认为,从600年前郑和航海图所示的“官厂”(物资转运站及货仓)的方位看,郑和的将士曾在此山安营扎寨。“军士、随从几万人,所设的营寨几乎遍布整座三宝山,筑官厂以囤钱粮,建行辕以寓随从。”据考证,马六甲是郑和下西洋途中的中转和后勤补给基地。 几百年来,三宝山逐渐成了马最大华人先辈的墓园。沿着清幽的山间小道而上,只见林木扶疏、芳草萋萋的山坡上,1万多座历代古墓星罗棋布,其中有一些是明代的坟墓,郑和属下将士不幸逝世者大概也埋于此山。三宝山的一名管理员告诉记者,山上的古墓大都面向东北,朝着故乡的中国,表达历代海外游子魂系故里的思乡之情。 三宝公庙的左侧有一口古井,名三宝井。相传郑和和属下在此停留时,挖了7口水井,被称为“七星坠地”。其中5口井已在漫漫岁月中湮没,现今尚存2口古井遗址。为了保护历史文物,马六甲当局为三宝井加修井栏、围墙,井口罩上钢丝网,放置说明牌,供游人参观。另一口古井在庙后,井水清冽,矿物质丰富,仍能饮用。庙祝告诉记者:“坊间有一说,人喝了此井水,有生之日还会重返马六甲。” 近年来,马六甲郑和的遗迹又有新的发现。在老屋街区,先后发现了3口古井。井口是用整块青石凿成的圆形井圈,井圈两边还有可锁井的洞孔。前来考察的中国学者认为,它们类似明朝的水井。国际著名郑和学学者陈达生认为,这些水井很可能是郑和的军士开凿的。 在市中心古色古香的鸡场街,一幢幢带有明清建筑特色的老屋伫立在街道两旁,这些斑驳的建筑物似乎在无声地述说着昔日的峥嵘岁月。在一家华人古董店里,店主李国宏对记者说,在马六甲,郑和无处不在。这里的一匾一亭,一碑一井,考证起来或许都与三宝公有关。600年前郑和7次下西洋中5次到达马六甲,带来的是和平、友谊和互利通商,马六甲人民会永远纪念他。(完)(责任编辑:余申芳) /图片: ··· “追寻郑和的足迹” 组图··· 东非寻觅郑和足迹之四:帕泰岛上加村 组图· 东非寻觅郑和足迹之二:马林迪组图·郑和遗迹:南京历史文化的亮丽风景 组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