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腾飞插上金翅膀——霍州市以科普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纪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3:49 山西日报

  往日沉静的汾河岸边,今天崛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电力、煤焦、化工三大工业支柱产业已经成为霍州经济迅猛发展的巨大引擎。有数字为证:2004年,霍州财政收入一举突破5亿元大关,达5.2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2%,位居全省县级财政收入第17位。当年,霍州市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大关。霍州经济快速发展的缘由何在?“这是我们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不断增强科技含量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取得的成果。”霍州市委书记王文英如是说。2003年以来,霍州市以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市”为
目标,以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为主线,大力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应用实用科技,依靠技术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霍州经济的快速发展增添了巨大的动力。

  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

  2005年6月14日下午,霍州宾馆三楼会议室气氛热烈。省科协副主席王德贵带领检查团一行10多人听取了霍州市委、市政府对科普工作的汇报后这样说:“霍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对科普工作如此熟悉和了解,真让我们没有想到。”的确,在霍州,正是由于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才奠定了霍州科普工作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为了确保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市”工作的扎实推进,市里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和一名副书记任副组长,四大班子成员参加,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科技工作领导组。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霍州市科教兴市实施方案》《霍州市科教兴市长远规划》《科技调产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科普工作意见》,明确规定市委一把手为科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科普工作,并将科普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议事日程。同时成立了市、乡镇(街道办)两级创建“全省科普示范市”领导组。市四大班子领导按照分工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一个由上而下,由点到面的科普创建氛围迅速形成。

  技术型人才成了“香饽饽”

  在成立市、乡科技领导小组的同时,霍州市委、市政府把有一技之长的青年干部充实到乡镇,为各乡镇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主抓农村科技工作。同时还充分发挥各级科协在科技推广中的管理中枢作用,充实完善了市科协,建立了乡镇、街道办科协,在全市86个行政村成立了科普协会。结合霍州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农业、林业、畜牧、水利、农机、防疫等科普推广服务中心,霍州市成立了中药材、大葱、养殖、加工等6个新协会,让能人传授专业技能,为群众生产提供服务。目前,全市已发展科技示范户600多户,农民科技带头人2300多名。

  土地变成“刮金板”

  如果有人说旱地也能种莲藕,你可能会一百个不相信,然而在霍州的李曹镇窑底村和城南街道办东湾村,节水池藕已经成为令人信服的现实,这就是科普工作带来的成效。霍州的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靠天吃饭是农业生产的显著特点,如何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始终是当地党委、政府研究的农业课题。市水利局在经过认真详细的考察之后,决定把三教乡李垣村的东坡确定为小流域治理项目。他们采取多样化经营,主体化发展,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模式,顶风冒暑,战天斗地,经过几年的艰苦拼搏,就将5000亩荒山装扮得靓丽诱人。该项目累计投资360万元,栽植中华寿桃、美国黑宝石等珍特树种12.9万株,侧柏、白皮松等木材5万株,核桃、枣树413.5万株,黄芩、柴胡等各类中药材1000余亩。放眼望去,昔日的东坡一下子变成了绿满山坡,香飘大地的桃园仙景。按照他们的长远规划,未来的东坡将建成集实验教学与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科技示范区。市科协靠市场化运作,建立了贾村千亩林示范基地,白龙千亩速生杨示范基地,积极引导农民调产。往日的黄土地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刮金板”。

  科技创新显威力

  走传统产业新型化道路,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霍州,霍化集团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霍化前身为始建于1960年的霍县化肥厂,当时生产能力仅为3000吨合成氨。而今天,霍化已经发展成为年产12万吨合成氨,20万吨尿素,5万吨甲醇的国家中型一类企业。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霍化创了我省地方国有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奇迹,一跃跻身全省百强企业、中国化工500强、化肥100强企业行列。抓新上项目,霍州市坚持科技含量不高的项目不上,环评不达标的不上。文通钾盐公司生产的颗状碳酸钾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玻壳制造,产品一上市就供不应求;省重点项目兆光发电一期2×30万千瓦机组冷却系统以空冷式替代水冷式,为当今最先进的发电制冷设备,同时还增设脱硫装置,两项累计投入3亿多元;中冶焦化有限公司在一期67万吨机焦项目建设的同时,优先投入4000余万元,建设环保污水处理系统,同时把煤气用作相邻电厂的热能,实现工业园区内“三废”的循环利用。本报通讯员阎记红(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网络编辑:史婷婷)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