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东廉租房建设为什么叫停?今后还要不要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08:09 大众网

  本报记者 陈中华

  2004年1月,济宁市政府建设的153套廉租房公开向城区特困群众分配租赁,成为广大特困群众奔走相告的大喜事。可是,廉租房建设在济宁市并没有继续下去。我省其他城市甚至还未开始这项工作,也都相继取消了建设计划。廉租房建设为什么叫停?叫停后如何救助住房困难的群众?廉租房今后还要不要建?记者为此进行了专门调查。

  花费上千万建了153套廉租房

  在济宁市市中区西部一处名为“泰开花园”的小区内,记者找到了这片被称为廉租房的建筑。这是两排6层高的黄色楼房,乍一看,与一般住宅楼无区别,但仔细看,却发现一个明显的不同,即两排楼舍的外墙上没有一台空调外机。

  这批廉租房是济宁市政府于2003年投资建设的,共153套,9个单元,每户2室1厅,建筑面积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总造价1500万元,平均单套造价近10万元。据济宁市建委的同志介绍,建设这批廉租房,政府实际没投钱,而是与开发商合作,给了开发商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由开发商投资建设的,说白了就是由开发商“带”起来的。现在说的造价,是折算出来的。

  据了解,我国目前对困难群众住房救助主要采取住房补贴、租金核减和实物配租三种办法。住房补贴指向群众发放补助金,由其自己到市场上租房居住。租金核减指对租住公房的困难群众减免部分租金。实物配租则是由政府直接向困难群众提供租赁房源,也是困难群众受益最大的一种作法。

  济宁市政府当初建这批廉租房的目的就是为了对困难群众实物配租。房子建好后,于2004年春节前,全部分配给了部分低保户中住房困难群众。

  住户全为“孤老病残”

  6月下旬的一个日子,记者在济宁采访了部分廉租房的住户。

  第一家女主人叫魏洪芝,丈夫原是市电机厂职工,5年前患食道癌去世,留下了无业的妻子和一对10岁左右的孩子。如今,魏洪芝在路边摊上卖面饼夹羊肉串,一个月赚400多元。加上政府发的300元低保金,维持一家人生活及孩子上学的费用。以前是租赁私房居住,2004年春节前,她在泰开花园分到了住房。

  这是一套使用面积54平方米的居室,对一般居民来说面积不够大,因没任何家具,魏洪芝的家里倒显得空荡荡的。除一个用于冷藏羊肉串用的冰柜,没任何家电。魏洪芝说这个冰柜还是政府扶持她自谋职业送的。正是华北地区持续高温的日子,家里没有电风扇,记者一行人一进屋就大汗淋漓。

  第二家情况与魏洪芝家无异,也是丈夫去世了,妻子单独抚养两个上初中的孩子。妻子给人做保姆,吃低保。家里除了床,没任何家具,屋里全是盛放衣物及生活用品用的纸箱子。在一张低凳上放有一台电视,是火车上向旅客出租的那种袖珍黑白电视。

  另外两家,一家是残疾人家庭,一家居住着一对孤儿和他们农村来的姥姥。

  这些家庭房租依据使用面积,每平方米每月向政府交纳1元,一个月交纳54元。济宁市区较繁华地段住宅租赁价格一般为每平方米5至6元,偏僻地段为每平方米2至3元。政府向他们收取的租金,比市场上价格便宜了好几倍。

  济宁市政府的同志介绍,居住在廉租房内的居民,全是低保户,又全是“孤老病残”,是市区内生活最困难的一批群众。若指望他们自己的能力,在短时间内买房居住是不可能的,有的一辈子也难以拥有自己的住房。到市场上租房,价格贵,也不容易租。像这部分人若想安居,只能是依靠政府提供的廉租房。

  住进容易搬出来难

  建设廉租房,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济宁市在作出了初步的尝试后,为什么又叫停了?

  在济宁,负责廉租房建设并进行管理的是建委,协助对廉租房进行分配的是民政局。两个部门的同志都向记者提到了如下原因:

  一、投入资金上的困难。

  除了建房资金这么个显而易见的难题,现在的153套廉租房住户,市里每年还要为每户负担1000元左右的物业费,用于卫生、保卫、暖气费补贴等。几年以后,房子的维修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二、受益面窄。

  政府一次投入了1500万元,实际受益的仅有153户。如继续用这种办法全部解决低保户的住房困难,不知要盖多少房子。

  三、担心出现“贫民窟现象”。

  济宁市政府的同志担心贫困群体居住过于集中,在治安、教育、社区环境及商业网点建设等方面,都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社会问题。记者在采访中顺便问道:“都这么穷,小偷来的肯定少。”市中区政府的一位同志则说:“一点也不少。”

  济宁市建委的一位同志向记者说了一个细节:当初,听说要建廉租房,附近一位学校校长就打电话反对。他具体担忧的是:这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集中到他们学校上学,他们收缴学杂费有困难。

  四、缺乏退出机制。

  据了解,上个世纪末,上海等城市率先建设廉租房,都陆续遇到了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即,住户一旦住进就难搬出。从政策规定上讲,廉租房居住的应该是城市低保人员中的住房困难户。我国对低保人员实行的是动态管理,即可进可出。困难了政府补助,脱贫了取消补助。廉租房的管理也应该如此,随进随出,经常腾出新的房子救助新的特困户。但事实是,在上海等城市,让已经不再享受低保待遇的住户搬出廉租房非常困难。

  济宁市房管办的同志告诉记者,目前居住在廉租房里的尚都是低保户,但已有举报说,有几个空户没在这里住。里面也可能有的因为孩子上学或做小买卖离得远,住这儿不方便,又在外面租了房子。无论怎样,没在这里住,说明居住还不是那么困难,就应该搬出让其他更困难的群众住。

  市房产管理部门的同志坦承说,他们甚至还未正式考虑动态管理的问题,就感到了工作的难度和压力。

  廉租房还打算建下去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廉租房建设的叫停实际上与两个文件有关。2004年3月1日,建设部等5部委下发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及2004年9月我省出台的《山东省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中,都有这样条文:“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应当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实物配租、租金核减为辅。”

  本来,推行廉租房建设就困难重重,我省绝大部分城市都迟迟拖延未开展,既然上级要求“实物配租”为辅,何乐而不为?廉租房建设就此叫停了。

  目前,包括济宁市在内的我省所有城市,对低保人员的住房救助都改成了住房补贴办法。

  采用“住房补贴”办法除不必再担心承租者的承租终身制,还有投入少、受益面大的优点。记者与被采访的同志一起算了一笔账:济宁市城区目前人均住房26.53平方米,市里确定了人均住房低于(含)15平方米的低保家庭为补助对象,虽未专门摸底,但经居委会、媒体等广泛宣传,低保户中的住房困难户数字已基本掌握。第一批是2004年1月,153户住进了廉租房。第二批是2004年10月,对303户低保对象发放了住房补贴。第三批是今年6月,正对368户申请补助的低保户进行公示。估计市区低保户中符合条件的住房困难户总共不超过1000人,以现行的补助标准,每年100多万元总额足够。且这笔钱款无需从财政拿,从每年的住房公积金收益中支出小部分即可。

  建委的同志算过这笔账感到些许轻松,但同时流露出一种忧虑。市房改办副主任布坤明认为:对于“孤老病残”四类人,若想改善住房条件,无论怎样,也只有政府提供廉租房一个办法。

  关于廉租房建设,记者也在济南市进行了采访,有关部门的一位处长谈到了这样的看法:即使在国外发达国家,人人拥有自己的住房也是不可能的,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主要还是靠政府盖房出租。有资料显示,在香港,20%的人租住的是政府的廉租房。政府掌握相当数量的房源出租,对于救助贫困群体,对于社会稳定甚至抑制房价,效果都非常好。

  布坤明向记者透露,虽然尚没有具体计划,但市里还是有打算的:再盖一批廉租房。考虑到第一批廉租房建设带来的一些问题,可能不会一次盖那么多,也不会太集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