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南方日报:还神童和状元以自我选择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21:37 南方日报

  古有方仲永,今有王思涵。中国人太聪明,总是“江山代有才人出”,神童和状元们的故事被写成了一个个传奇,令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艳羡。他们基本上是各个时代启蒙教育的典范作品,然而在传统体制之下成功的只是极少数,更多的成为了碌碌无为的方仲永和被大学开除的王思涵。

  “东北神童”王思涵,14岁即以超分数线6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沈阳工业大学自动化
专业学习,但4年大学生活行将结束的时候,却因为多门课程零分,被学校责令退学。(见昨日《新京报》)这种悲剧已经不是第一次、第二次上演了,我们甚至可以预料,如果畸形的教育观不得以转变,如果社会还是以短暂的功利为追逐对象,那么悲剧必将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方第N次重复。

  2005年的高考录取仍在进行中,全国各地的状元们又是一阵荣光。诸多高校为了争取状元的加盟,许诺了种种优惠条件,企业也对状元青睐有加,为拉状元代言不惜重金,甚至陕西的文理科第一名还享受到了穿古代状元袍巡园的待遇。状元和神童们一样,都受到了来自于社会的过度崇拜。

  当然,如今社会逐渐多元化,考评一个人已不再唯分数是从。在广州少年宫报名的现场,我们可以看见舞蹈班、文学班、美术班等各种类培训班的盛行,千余家长为能给子女报上名,不惜通宵达旦排队,以至于出现了“卖号”现象(见本报10日报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让子女们能够在竞争中胜出,为了将子女培养成神童或者状元,已经是不惜一切代价经营了。

  可是,这就是神童和状元们所需要的么?在家长掌握着子女选择权的时候,孩子们的话语权也同时被人为地遮蔽了。无论是纯粹的分数竞争,还是所谓的多元性的素质竞争,家长对孩子的人生设计都是按照一己之愿进行的,好心固然是出自于好心,可是孩子们的童年和少年却因此失去了本真的快乐。在如此繁重的学习任务之下,可想而知,他们的娱乐时间何其少,他们又有几个童年的朋友可以交心?当他们面对社会的时候,又哪里得来最起码的生活经验?

  我不知道这种圈养出来的神童和状元究竟能对社会有多大的促进作用,也许每一个家长都梦想自己的孩子将来是大科学家、大文学家以及大舞蹈家、大美术家,可惜这种梦想的背后不是让孩子耳濡目染、水到渠成,而是命令式的传递。甚至可以这样预言,即使圈养神童们得以成才,也只可能是匠才,而中国的匠才还少吗?谁都想后代成才,从古中国到现代中国,培育孩子的经典故事亦有许多,但方仲永成为伤仲永,是在于仲永没有任何的选择权,他的智慧便被圈定在同一个水平,甚至下降;而孟子之所以成为孟子,则在于孟母三迁,她给予孟子的是一个好环境和选择权。

  还孩子们以童年,还孩子们以社会,还孩子们以选择权,自由、平等地尊重、引导而非强迫性地与孩子相处,那些神童、状元以及绝大多数的孩子们方有可能得以享受现在以及未来的人生。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