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开发商死守高房价对抗调控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9:04 南京晨报

  联手造势、集体捂盘、高开死守……一幅幅楼市博弈图景不期然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尽管3月26日国务院调控楼市的“国八条”出台已逾百日,房地产市场交易凋零至冰点,开发商们仍在力挺虚高房价,博弈未来市场。 楼市博弈之怪状 博弈之一:联手造势

  “圈内”人士透露,5月中旬的一天,上海的大开发商们聚了一次。名义上是形势分析会,事实上最终达成的“共识”是不降价,“都要挺着,圈子里就这么定了”。

  6月初,在上海佘山脚下,开发豪宅的一些企业再开碰头会,“统一认识”:只要挺过3个月,市场就会回暖,楼价一定要坚持在原来的价格上。

  6月底,在中国发展研究院举办的房地产形势研讨会上,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一负责人大谈“现在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见成效”,“我们的盘底,从三、四、五月来看,已经出现了供略大于求的情况,所以目前房价不具备回探、回弹和大跌的可能,回涨是将会出现的正常趋势,也是众望所归的房市”。

  种种迹象表明,在商品住房一级市场,大部分开发商并未真正“收手”。面对系列楼市调控,他们在短暂的沉默后,表面上开始附和,大谈调控的目的已经达到;暗地里却在力挺房价,认为熬过3到6个月后,就会“昨日重现”———房价将迎来如去年第四季度一样的强烈反弹。

  博弈之二:集体“捂盘”

  开发商们博弈楼市、力挺房价的另一方式是集体“捂盘”,推迟销售。按常规,五六月份是楼市销售旺季,而今年调控政策出台后,长三角等楼市敏感地区,许多具备销售条件的楼盘纷纷延迟开盘,一拖再拖。

  以宁波为例,去年前5个月的新开楼盘达22个,而今年同期只开了5个。上海、南京、杭州5月以来新盘推出的节奏明显放缓,部分准备近期上市的楼盘多次推迟开盘时间。开发商们声称只要能坚决“捂住”,最快到九十月份行情就可能恢复;最多挺过第四季度,楼市就会进入下一个“蜜月期”。

  更有甚者,一部分开发商还挂高房价,吓阻购房者。在他们看来,反正卖不出去,还不如高挂房价试探市场。上海静安区的“协和城丽豪酒店公寓”在网上竟将销售单价高挂至4万元/平方米,整个6月份,其可售房源套数一套未少,说明没有成交。在杭州,一些极度“自信”的开发商也逆市而动,提价开盘。譬如位于拱墅区的锦昌文华二期,6月开盘时将均价拔高至约1万元/平方米。当然,这些楼盘的月销售记录大多是“零”。

  博弈之三:死守高价

  千方百计地对高房价进行捍卫乃至死守,是开发商博弈楼市的起点也是终点:涨价就像“坐火箭”,降价却像“挤牙膏”。

  记者了解到,即便是面对连月的“零成交”,大开发商也不轻言降价。就是有一些中小开发商迫于生计,要调价也是采取小幅迂回战术,一百元一百元地下调。位于上海闸北区的“公园城市”是一个分批销售的项目,去年10月,一期开盘合同均价为7817元/平方米,而今年3月推出的第三批房源均价已升至11003元/平方米。尽管五六两月连续“零成交”,其第四批房源合同均价还是高达10386元/平方米,只是比上一批象征性地降了点。 房产商凭什么敢死挺 房产商凭什么敢死挺高房价呢?其一,作为一个利益群体,而今的开发商经济实力已非常强大。在短短20年里,房地产业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巨富群体。有人按平均20%的利润率计算,北京房地产业去年一年的利润高达249.8亿元,不到两天就能催生一个亿万富翁。

  其二,开发商群体的势力,还在于其盘根错节的“关系”,以及运用甚至掌控各种资源的强大能力。

  其三,房地产毕竟是一个经济带动性极强的行业,又是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地方政府普遍不愿接受房地产不景气的事实,担心楼市盘整时间过长。 楼市“死结”谁来解? 事实上,成交量极度萎缩、市场持续低迷的楼市“死结”依旧,几个月来始终未曾开解。病因何在?

  “只有卖不动的价格,没有卖不动的商品。”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尹伯成直言,这句经济学名言正是当前楼市的真实写照。在真实的消费需求面前,购买者必然考虑价格。当过高的房价与实际购买力之间的鸿沟扩大到难以用预期来填平时,缩手是买房人惟一理性的选择。只要开发商坚持虚高房价不肯降,其要价与购楼者愿意并且能够承受的价格碰不到一起,“博弈均衡”实现不了,楼市成交量萎缩的状况就不可能改观。(来源:南京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