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他们“下课” “后慈善”谁来接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9:30 公益时报

  因为有争议,或其他说不清的原因,公益“英雄”走了,但那些曾经由他们资助的公益事业,无以为继——

  本报记者王琦程芬

  红黑人物的尴尬扶贫项目无人问津

  陈毅锋,深圳冠丰华公司董事长。他曾在几年内拿出7000多万元用来扶贫,并捞取了各种耀眼的头衔与声誉:全 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助残先进个人、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会理事、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委员等等;曾站在联合国社 会经济发展署和地区发展中心的研讨会讲台上,台下掌声雷动,一时风光无限。时至今日,却因横行深圳特区,非法敛财1.6 亿,首个跻身政界的黑帮老大等原因,被控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非法经营罪、妨害公务罪、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故 意伤害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窝藏、包庇罪8宗罪,5月17日站在了深圳罗湖区法院的被告席。

  政府对其难以评价

  陈毅锋东窗事发后,对曾经由他资助的慈善事业,曾经因他受益的人们又留下怎样的震撼,近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人 员。陈毅锋的“慈善事业”主要集中在助学和扶贫两项。在陈毅锋捐助的教育机构名单上,提到最多的就是他的家乡——广东 省罗定市的许多教育机构和学生。

  罗定中学是当地的一所重点中学,陈毅锋曾一次捐助了罗定中学157名因家庭困难而面临失学的学生。使每个困难 学生每月可以得到50-100元的助学金。又向罗定中学先后捐资30万元建图书馆和30万元建了一座游泳馆。几年下来 ,给罗定中学捐资达150多万元。

  但是,当听到记者询问陈毅锋捐资助学的事情之后,罗定市市政府和罗定市教育局的有关单位都采取了回避的态度。 罗定市教育局包括局长室在内的4部电话,干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再也没有拨通过。罗定中学的一位女士称,陈毅锋对学校的 捐助已经是三四年前的事了,近几年他再没与学校联系过。她认为陈毅锋的捐助,对学校的发展、帮助还是很多的。对陈毅锋 的评价,她以不了解情况回避了。

  除了罗定中学,罗定市的罗成镇启聪学校、罗定师范学校等都曾出现在捐助名单上。陈毅锋曾捐资20万元给启聪学 校建教学楼,捐资30万元给罗定师范学校。罗成镇启聪学校的陈主任称,陈毅锋的捐助也是几年前的事情了,1995年, 学校在建设教学楼的时候,他曾捐款20万元;从1997年下半年开始,在近半年的时间内,陈毅锋每个月给每位老师补助 150元,一直持续到1998年清明节之后。他也拒绝对陈毅锋做任何评价。

  与现在罗定市各方面对陈毅锋避之惟恐不及形成反差的,是陈毅锋在当地曾经的风光。“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陈毅锋 在罗定人的心目中被看作英雄”,近日罗定市一位政府官员对媒体称。1997年10月,陈毅锋被评为全国十大扶贫状元之 后,从北京领奖回来的陈毅锋首先回到罗定市,当地为他搞了一个隆重的迎接大会。据称,陈毅锋经常回罗定老家,每次回来 ,都有领导接见他。而今年2月份,颁发给陈毅锋的 “全心捐赠奖”就是由罗定市提名。颁奖之后,当地政府还曾主动为陈 毅锋宣传,写了一篇报道,并很快刊登。

  扶贫工作无以为继

  让陈毅锋声名达到顶峰的应该是1999年6月13日,他应联合国社会经济发展署和地区发展中心邀请,前往肯尼 亚首都内罗毕参加研讨会,介绍“公司+农户”的扶贫经验一事。联合国的高级官员甚至破例为陈毅锋的演讲做现场翻译,在 当时传为佳话。

  陈毅锋实行的“公司+农户”的开发扶贫模式,由公司统筹计划和安排,负责提供种苗、肥料、农药、技术、管理、 销售,农民以土地入股及投入劳力,获利后按比例分成,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当时建立了六个开发扶贫基地,:罗定市尖岗 优质龙眼、荔枝基地;五路塘综合养殖基地;大未—马路龙眼基地;扶合镇黄榄基地;扶合镇茶叶基地;担柴岗龙眼示范基地 。入股的农民达数千户,六大开发基地总面积1000多公顷,投入的建设资金就有2600多万元。

  当时曾轰轰烈烈的扶贫基地现在景况如何?6个基地就占有2个项目的扶合镇镇政府的一位姓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因为基地的投资全部是由陈毅锋提供,所以随着陈毅锋的事发,现在镇里的两个基地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没有钱投入了 ,也就没有多少产品了,对当地农民的收入很有影响。因为没有人管,即使有了果子(水果)也没有人要。”他称,基地红火 时雇佣的管理人员就有数十人,还不包括施肥的、除草的农民。由于这些活都是雇当地的农民做,所以基地停滞后,农民的收 入更加受些影响。他希望基地尽快好起来。据了解,因为基地已经无人管理,很多农户打算将自己土地上的果树管理起来。但 是,前景如何却不乐观,因为很多当地农户不懂技术。

  殷永纯之后:志愿者仍受欢迎

  殷永纯,北大法律系毕业的高才生、安徽省涡阳县高公镇吕湖村复新学校校长。2000年,他自愿到安徽农村从事 乡村教育,探索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新模式,并曾和他的同行者以一句“我愿为我的学生长跪不起”而感动当代人。近日, 却因曝出猥亵男学生,并经核查属实的新闻而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教育局称将动员学生转学

  一个志愿者出现异常,不会给志愿事业带来质的变化,但是当这个志愿者一度被当作精神领袖时,那么对志愿事业的 影响,对当地的教育机构对待志愿者的看法又有何震动?

  记者首先试图和殷永纯所在的涡阳县高公镇的复新学校联系,学校所在地的镇级政府及村委会的电话都没有打通。镇 里登记的唯一的一部电话也因欠费而停机了。而村委会根本没有电话登记。

  因为没有联系到殷的复新学校,记者又与涡阳县教育局联系,在多次联系后,从侧面了解到了复新学校的现状,与一 些媒体“殷永纯是被辞退”的说法不同的是,当地教育系统的一个说法是“他是自己辞职的”。

  涡阳县教育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知道殷永纯和复新学校,但是他向身边的人讲述了记者的意图后,转过来称,工作 人员去开会了,自己也不清楚其他办公室的电话。

  记者找到了办公室主任的住宅电话,接电话的人却否认了这是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的电话,但是,他提供给记者一个新 的电话,通过这个号码,记者接通了涡阳县教育局办公室一位姓魏的工作人员,他称,复新学校的原校长殷永纯是“自己辞去 了校长的职务”,现在的去向他不清楚。他称由于复新学校属于不合法办学,现在教育局正对学校进行调查,并考虑下一步如 何处置。对在复新学校读书的孩子们,他称,教育局将动员他们去其他的学校就读,但是,现在这些学生们仍在复新学校。他 称,复新学校的教学条件很不正规。一个老师要带不同年级的学生,还要教授多门课程;不同年级的孩子们在同一个教室上课 ,老师在给一个年级的学生上课时,其他年级的孩子也在课堂内旁听;复新学校的老师,几乎都没有教师从业资格证书。

  据了解,今年5月9日,涡阳县教育局向复新学校送达了《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在这份《整改通知书》里,县教 育局认定复新学校为“擅自办学”,列举了学校在安全方面的6个问题,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学校教学楼,整改时间为一个月, 如拒不整改,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暑期招生旺季到来之前,复新学校周围的一些小学都贴上了镇政府 的公告,称复新学校是非法办学。

  老师:一门课一学期换了四五个老师

  7月8日,记者联系了殷永纯与其他志愿者开创的第一所志愿者学校——当年掀起志愿者潮流的安徽利辛县新桥村的 复兴学校。

  因为在暑假期间,复兴学校的老师多数回了家。值班的张老师称,学校现有学生200多人,有老师15位,任教的 老师以当地的老师为主,只有一位志愿者老师了。张老师表示,自己认识殷永纯,对殷老师的评价,他说得最多的是殷永纯是 一个好老师。对殷现在的情况只知道他不做校长了,原因却不清楚。今后如果有其他的志愿者要来学校授课,他表示还是很欢 迎的,记者追问其原因,他称首要的因素是志愿者不要工资。对志愿者老师教学工作质量的评价,他称如果能固定下来还可以 。因为有一门课一个学期就换了四五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他称,来的志愿者90%专业不对口,多教授地理、历史等 课程,很少带数学、语文等课程。张老师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这里生活太苦了。”

  蒙城特殊教育学校:政府接管稳步前进

  2004年8月,五子牛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牛群宣布卸掉校长职务,学校转交蒙城县管理。一时间,众多媒体几乎不 约而同释放出积压了两三年的猜测和怀疑,开始集体炮轰牛群和他即将“摆脱”的五子牛特殊教育学校。

  名人牛群的介入,让一所本来名不见经传、默默守在贫困县城角落里的聋哑学校“一夜成名”,一下子成为社会各界 关注和资助的对象。然而,也因为牛群的退出,这所刚刚练就“受宠不惊”内功的特教学校必须跟着牛群一起,承受众多或猜 测或怀疑的目光。

  如今,牛群离任已近一年。“牛校长”不在的日子里,这所特教学校还好吗?

  四年时间四更其名

  拿起电话,准备通过114查询学校电话号码时,记者忽然犹豫起来。到底是蒙城县聋哑学校,还是五子牛特殊教育 学校?

  记者用每个名字查了一个号码,最终只有“牛群特殊教育学校”的7662100有人应答。对方是一位叫侯志的值 班老师。他说,去年8月,牛群离任后,学校就更名为蒙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另一位老师韩朝柱补充:“四年时间里,我们学校有过四个名称。”他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

  四年前,安徽省蒙城县聋哑学校还是一所几乎被人遗忘的地方。那时,全校9个班级的116名学生挤在已被鉴定为 一级、二级危房的教室里,在无声的世界默默无闻地学习、生活。43名教职工也和孩子们一样,在石棉瓦临时搭建的办公室 里固守着清贫的特教生活。

  2001年4月12日,已经是蒙城县挂职副县长的牛群和县委、县政府及县教育局的领导到这里调研,他被学校的 简陋所震撼。很快,县委就召开会议决定对学校进行改建,并发动县直单位和社会各界为聋哑学生献爱心。牛群也把自己参加 “中国世纪爱心万里行”活动的5万元劳务费全部捐给了学校。4月26日,改建工程全面启动。时任蒙城一中团委书记的高 伟被选聘为特教学校校长,主持日常工作。2001年6月1日,学校改建完毕并举行了揭牌仪式,这一天,蒙城县聋哑学校 正式更名为“牛群特殊教育学校”。

  2002年8月,“牛群特殊教育学校”更名为“中华慈善总会五子牛特殊教育学校”,牛群亲任校长。此时学校性 质已经由公办学校变为民办公助型福利学校,原校长高伟则被调往蒙城二中任副校长,同时,还有10多位老师被调往其他学 校。

  2004年5月,蒙城县委、县政府研究,征得中华慈善总会同意,任命高伟为特教学校校长。8月26日,中华慈 善总会把“五子牛特殊教育学校”交给蒙城县人民政府,学校性质又由民办公助变为公办学校,并正式更名为“蒙城县特殊教 育学校”。

  高伟接过特校接力棒

  现任校长高伟笑言自己重返特校是“好马也吃回头草”。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为前任打抱不平。采访一开始,他就感 叹现在“好事难做,好人难当”,还说去年八月有很多媒体的报道对“老牛”很不公平。“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下,很多人 和媒体都喜欢用世俗眼光来评价牛群。其实老牛他是一个艺术家,不过是想用自己的名人身份来吸引人们关注特教事业。而且 ,他也确实让人们注意到了特教。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蒙城县特教学校的今天。”

  记者问:“蒙城县特殊教育的今天怎么样?”

  “比以前好多了。2001年,我刚去的时候,学校的固定资产就是那几间危房,外债达到7万多元,但账户上只有 2100元现金——你知道,我们学校办公室的电话号码后面四个数字为2100,就是为了记录那段历史。2001年改建 后,我们就从那个破烂不堪的三亩校园搬到现在这个花园式的十亩空间,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宽敞明亮的 教室、宿舍、功能齐全的食堂、餐厅、独具特色的爱心室,还有‘牛眼看家’展厅、多媒体教室、律动室、图书室、电脑室、 校园网等等。不过,这毕竟还是租来的厂房,每年要交八九万租金。为了创造更好的条件,我们已经开始建设新校了。县政府 无偿划拨给学校50亩土地,我们拟定总建筑面积为16034平方米。一期工程拟建教学楼一栋,学生公寓一栋,办公楼一 栋,加上食堂、餐厅,总建筑面积7312平方米,计划在2006年6月投入使用。”

  “建校资金从哪儿来?”

  “预计总投入资金是500万。开工前,我们卖了一座楼房,是牛群商贸城捐给学校的,仅这一项就得到100多万 ,再加上牛群留下来的资金、固定资产近100万。去年转交学校的时候,同时也把校办企业——五子牛饮品公司转交给我们 了。加上牛群以前留下来的一些资金,和今年奠基仪式时又捐的50万元,我们的启动资金就解决了。但是后面的资金缺口仍 然很大,我们争取财政拨款和社会资助。”

  面对社会各界的爱心,高伟校长信心百倍,他说:“今后,学校将一如继往以‘育残成才’为目标,以‘成人、成才 、成功’教育为主线,积极探索‘教育、康复、就业一体化’的办学模式,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超越自我、立志成才的良好素 质。同时,将大力发展校办企业,开设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全方位整合人力、财力资源,坚持‘以校养校,以企养校’ ,真正实现减轻家庭负担,减轻政府负担,减轻社会负担,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一生的负担!”

  他们仍然感激牛校长

  不管学校的名称怎么更换,法人代表怎么变化,但是特殊教育学校“集教育、康复、就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没有变 化。韩朝柱介绍,学校现有教职工35人,在校学生近200名,他们分布在9个文化教学班和3个三个语训实验班。200 3年才开办的语训实验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有个三年级男生叫刘梦情,他的口语能力提高很快,平常见到我们都能非常礼 貌地打招呼说老师好。他的发音不可能像那些听觉正常的孩子一样标准,但是在我们这种特殊的学校能听到学生这样跟自己打 招呼,真的太令人激动了。”

  “别看这些孩子的听力和表达能力有些缺陷,但是他们其他方面的表现都很不错。2001年,我们参加亳州市特教 学校文艺汇演,得了团体第一;12月,葛娟、郁弟飞,李姗姗三位同学的美术作品被《安徽日报》刊登;2002年,学校 手语舞蹈《让世界充满爱》在安徽省春节晚会播出,反响极为强烈;这一年,学校还有36幅学生作品入选全国亿万农民画展 ,在北京工人文化宫展出;春节期间,李东亮、郁云飞、耿学彬三位同学还应邀到北京参观了毕加索画展。2004年,学校 在全国首届特殊教育中小学书画大赛中获‘优秀组织奖’,个人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安徽省首届青少年文学艺术作品大 赛中获‘最佳组织奖’;安徽省首届“福成”杯少儿孺子牛绘画大赛中获集体一等奖,包揽了一、二、三等奖;安徽省首届特 奥会,我们取得一金一银四铜。

  “就业方面,特校毕业生也是供不应求。去年8月,学校对南京贝达玻璃纤维制造公司进行考察后,安排首届12名 毕业生进厂工作,月收入达到1200元左右,最重要的是,他们能与正常人一起工作;今年2月,学校又安排9名学生到湖 南省岳阳市富缘服装有限公司工作,月薪900元左右;5月,学校安排4名同学到江苏省常熟市天地合服装厂工作。社会对 他们的反映都不错,这些孩子都懂事、肯干。”

  孩子们不仅肯干,而且也非常懂得以德报德。今年5月,牛群和牛嫂回到特校参加新校区的奠基仪式,连跳两级的六 年级学生郑艳艳扑向了牛群的怀抱,她甚至不能叫一声牛校长,但是事后,高伟校长和牛群一起给她家送去500元慰问金的 时候,她却决定把钱捐给学校建设新校。

  记者问:“牛群离开后,学生们对他……”

  “牛校长从来没有离开我们!”没等我问完,韩朝柱就赶紧插话,“虽然他不当校长了,但是他还是我们的县长,选 举的时候他的票数最多。而且,他一直在关心我们学校。”

  侯志值班老师也毫不掩饰学校师生对牛群的感情。他说,今年学校举行奠基仪式的时候,牛群也回来看望大家了,孩 子们把自己的字和画送给牛群,把以前写的信亲手交给牛群,依然用手语或有些含糊的口语叫着“牛校长,牛校长”。

  后记

  “用心说,嘴里没有假话;用心听,耳旁没有噪音;用心看,眼前没有黑暗;用心走,身边没有距离……”这是专门 写给特校孩子的歌。也许从踏进特校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选择了以情动情,以心换心。也正是因为这样,特校的师生和蒙城县 的人对我们的报道给予了支持。其中,韩朝柱老师和蒙城广电局的胡卫国总编不厌其烦地按照要求提供资料照片。采访过程中 ,不止一个人不止一次对记者说:牛群先后把个人的广告费500多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学校,他为特校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 力,有些媒体不负责任地说话,真的很感谢你对特校和牛哥的关心。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