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宁夏吃苦夏令营难产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0:37 宁夏日报

  7月11日,宁夏一家旅行社组织的“手拉手互助夏令营”终于开营。这是宁夏3年来第一个能够成行的“吃苦”夏令营——

  开营:24名中小学生报名参加,年纪最小的仅8岁

  7月11日,是宁夏天桥旅行社组织的“手拉手互助夏令营”开营的日子。

  在银川市中山公园举行的开营仪式上,24名中小学生顶着正午的太阳站成两排。他们中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也只有15岁。其中,只有石嘴山市十六小学三年级葛睿小朋友的家长准备全程陪同,因为爸爸葛义刚实在不放心爱子在营里的饮食起居。

  据记者了解,这次旨在让孩子们“吃苦”的夏令营全名叫“情系西部手拉手互助夏令营”。旅行社向孩子们承诺,要带领他们“走进人类最难克服的腾格里沙漠腹地,了解沙漠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建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他们还要到曾拍摄过电影《美丽的大脚》的宁夏同心县山区小学参观,向山区同学赠送学习用品;亲手做农家饭,下农田了解庄稼的生长过程,体会“粒粒皆辛苦”的艰辛。

  旅行社接待部经理刘艳说,因为有前些年组织“吃苦”夏令营失败的教训,他们在6月份开始宣传时还捏着一把汗。直到7月3日,前来报名的还没超过10个人,最近这几天,报名的人才一下多起来。还有些家长原本计划陪着孩子一起参加夏令营,但考虑一番后,又下了“狠心”:孩子将来不可能永远由父母陪伴,还是让他自个儿锻炼锻炼吧!

  记者了解到,此次“吃苦”夏令营虽然最终成行,但和旅行社推出的到大城市去的夏令营相比,还是略显冷清。该公司推出的北京航天科技夏令营计划开7个营,目前都已爆满。手拉手夏令营的收费仅为每人660元,去北京的夏令营每人1580元,但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到大城市开眼界,这钱花得值。

  背景:三年来“吃苦”夏令营屡受冷落

  据了解,在宁夏,最早组织“吃苦”夏令营的是招商国际旅游有限公司。2002年,这家旅游公司决定参照外地经验,组织中小学生到农村进行夏令营,他们还起了个极富诗意的名字:“到农村摘苹果去!”这一旅游品种推出后,公司上下均为之兴奋了一阵子。广告打出去后,公司每天都要接到几十个咨询电话,可眼看就要开营了,真正办手续的却只有8个人。因为参加人数太少,首次组织的“苹果”夏令营还没长大,就从树上掉下来了。

  招商国际旅游公司总结经验,觉得“苹果”夏令营可能理想化的成分多了些。2004年,他们开宗明义地推出了“忆苦思甜”夏令营,还喊出了“我到农村去劳动,我与农家一起乐”的口号,计划带着城里孩子到西海固农村生活一个星期,吃住在农村,到田里劳动。不过,这次尝到苦味的还是他们自己——报名人数依然只有8个人,夏令营只好停办。

  家长:该不该让孩子“吃苦”,心里很矛盾

  对于连年推出的“吃苦”夏令营,多数家长认为是好事。银川三中的一位学生家长,提起自家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恨”得牙根痒痒,可当有人建议她把孩子送到“吃苦”夏令营去时,这位家长却说要回去和孩子商量。

  曾给孩子报名参加“忆苦思甜”夏令营的一位家长说,当初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妈妈都不同意,是他坚持孩子必须得去“吃苦”的,但遗憾的是报名人数太少,没有走成。他感叹道:现在的家长为什么这么无原则地疼爱孩子?

  在银川六小的大门前,一群等待接孩子放学的家长接受了记者的采访。有的家长说,农村生活条件差,吃喝不讲卫生,万一染上个传染病,岂不是给自己找麻烦?有的说,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旅行社能负得起责任吗?还有的说,宁夏南部山区农村有什么好去的,除了落后还是落后,我们现在要学的是先进而不是落后。

  孩子:对“苦”概念模糊,“饿了为啥不吃巧克力?”

  记者对银川的部分中小学生进行的随机采访显示,孩子们对“苦”日子的概念非常模糊。当一名五年级学生听说西海固的孩子吃不饱饭时,吃惊地问:饿了为啥不吃巧克力?

  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贫困远近闻名,而银川的一些学生竟然不知道西海固在哪儿。一名初中生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好像是国外的一个什么地方”。而一名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对记者说,举办“吃苦”夏令营应该是件好事,但自己肯定不会去。他说,填报的志愿全是外地大学,最大的愿望就是离开宁夏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去上学。

  有位学生家长不无忧虑地说,现在许多中小学生从来没吃过苦,不肯吃苦,也不知道什么叫吃苦,他们的未来让人担忧!

  专家:吃苦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练

  就“吃苦”夏令营屡屡流产的问题,记者采访了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蔡永贵教授。蔡教授认为,家长要舍得让孩子吃苦,吃苦是对孩子的一种磨练。

  蔡永贵说,毅力需要在生活中磨练,尤其是在较苦的生活中磨练。参加“吃苦”夏令营,就是一种磨练孩子毅力的活动。从小的方面说,现在就业压力增大,社会竞争激烈,如果孩子没有吃苦精神,将来肯定会在竞争中失败;从大的方面说,没有吃过苦的孩子,很难对现实有着深刻了解和理解,也很难有大的胸怀,更不要说担当国家重任了。(人民日报记者杜峻晓张少强)新闻来源:现代生活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