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负总理嘱托 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0:44 桂龙新闻网

  洪水肆虐后的土地,满目疮痍:公路中断,桥梁毁损,房屋倒塌,即将收割的水稻颗粒无收……

  洪水退却后的土地,生机重现:一个个临时帐篷搭起来了,粮食衣被源源不断送到灾民手中,优质稻、蔬菜种送到田间地头,人们开始整理田地重新播种,清理残垣断壁准备重建家园……

  此时,无声的行动更能体现一种精神;梧州人民要用行动来证明,比抵御洪水更艰难的救灾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任务压不跨他们的意志;梧州人民要用行动向总理保证:一定不负总理嘱托,发扬抗洪精神战胜洪涝灾害,重建美好家园。

  以抗洪精神重建家园

  7月3日,温家宝总理专程来到梧州慰问,看望奋战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的梧州军民。他说,在洪涝灾害面前,广大军民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迎战这场大洪水,同时要以抗洪精神战胜洪涝灾害重建家园。温总理勉励说:“我相信,再大的困难,只要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解放军的大力支援下,军民团结一致,一定能战胜洪涝灾害,重建家园。”

  总理的话语犹在耳边,已成为梧州干部群众抗洪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强大动力。

  7月3日、5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马铁山,自治区副主席孙瑜分别来到蒙山县和藤县重灾区,指导当前救灾和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要求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贯彻温家宝总理讲话精神,突出重点落实救灾工作,一个不漏地安置好灾民生活,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生产自救,齐心协力重建家园。

  6月23日凌晨,自治区民政厅第一批价值350万元的救灾物资运抵梧州;25日,该厅3个救灾工作组便深入藤县、苍梧县、长洲区开展核灾查灾,指导救灾,不畏艰辛在灾区工作了十几天。目前,该厅拨出的救灾款440万元也已经到位。

  “梧州的抗洪精神,就是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全市广大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投身到紧急的救灾工作中去,要拿出对广大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和责任心,迎难而上,让灾民在受灾的水深火热之中尽快解脱出来,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梧州市委书记任燮康的话语掷地有声。

  这是行动的号令。交通组,卫生防疫组,救灾物资接收发放组,生产自救组,社会捐助资金组,恢复电力设施及工矿企业生产组,农村倒塌民房、校舍重建组……一个个紧急救灾工作组成立了,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工作有序而高效地展开。

  把总理牵挂的事情办好

  大灾过后,灾区群众有没有饭吃、有没有衣穿、有没有住的地方?这是温家宝总理挂在心头的事情。据统计,全市因灾缺粮需救助人数47万多人,以平均每人救济90天计,要安排救济粮1532万多公斤;因灾需夏冬衣服、棉被、蚊帐等近80万件(套),全倒民房13376户需重建。

  为了把总理牵挂的事情办好,梧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灾民生活救助和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7月底前无口粮受灾困难户保证每人每天0.5公斤口粮;夏衣被7月15日前要救济到位,冬衣被10月30日要救济到位;10月底前全倒房户每户建成一栋20平方米以上的砖瓦结构住房,确保因灾全倒塌房户有住房过冬。

  这段时间以来,该市民政局的干部职工成了“搬运工”、“洗衣工”。当南宁市援助的130吨粮食、1.5万箱矿泉水运抵梧州时,已是6月26日凌晨2时30分。为了抢时间把物资送到灾民手中,局里发动干部职工五六十人来当“搬运工”,卸车、搬运、分配、装车、押送……这批物资总重量达355吨,可是没有人喊累,也没有人停下,因为灾区群众在盼呀!全部物资于当天18时全部发往灾区。据统计,至7月5日,全市已筹集196.8吨大米、1.51万箱矿泉水及面条、食用油等运往灾区。

  在该市5月刚成立的民政局社会捐助接收工作站,有着一间特殊的“洗衣房”。大量群众捐赠的衣服送到“消毒分拣间”里经紫外线消毒灯照射、消毒水浸泡之后,被送到“洗涤间”里洗涤、脱水、烘干,最后送入“整理包装间”里折叠、打包,所有包装好的衣物里都不忘放一张打印有“衣物已经消毒、洗涤处理”的纸条。这间“洗衣房”,每天可清洗2000多件衣物。至7月5日,经这里清洗、消毒送往灾区的衣物已达两万多件。

  看到眼前的一切,记者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要知道,这些不厌其烦、认真细致工作着的“洗衣工”,有不少是市民政局的干部职工。这些衣物承载着民政干部职工对灾民的深切关怀啊!

  为抢修水毁公路,为当前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创造条件,该市交通部门实行挂点负责制,筹措资金107万元投入水毁抢修。目前,因水毁造成交通中断或路基、路面、涵洞损坏的96条县、乡公路,已经有45条恢复了通车,一批村道也实现了粗通。该市农业部门干部职工也积极组织好6.6万公斤优质杂交稻种子、蔬菜种子,于7月6日前全部送到受灾乡镇,部分已经发放到农户手中;已派出5000多人次科技人员深入灾区农户,指导农业生产自救。

  温家宝总理来梧州时曾说:“要做好水毁房屋的重建,重建时必须统筹规划。”该市水毁民房重建任务十分艰巨,全市房屋全倒户有13376户,倒塌房屋6.8万间。7月7日,记者随市民政局局长彭伟昌来到藤县太平镇健安村村主组。远远望去,只见濛江从村边绕过,丛丛翠竹随风摇曳,龙眼树枝繁叶茂,好一派迷人田园风光。可是穿过被洪水冲毁的低水桥,眼前却是一片凄凉景象:成片的房屋倒塌,处处是残垣断壁。仅村主组就有152户农房全部倒塌。但是,该组群众对建设灾民新村的积极性很高。该市建规委副主任韦蔚成率工作组于6月28日进点开展测量、规划工作。如今,新村建设规划草图已经出来。7月11日,该市首批倒房恢复重建工作将在村主组和该镇新雅村邑台组启动。

  记者来到太平镇新桥片灾民安置点时,正值正午,在火辣辣的太阳照射下,75顶救灾帐篷里热浪袭人,温度高达四五十摄氏度。受灾群众只能到附近轻灾户、村委会办公楼里憩息,要到后半夜热气消散之后才能回到帐篷。看到这些,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重。彭伟昌告诉记者,该市已广泛发动社会捐赠,目前已收到各方捐款1000多万元。市委、市政府已经决定,这些捐款将全部用于倒房户的房屋重建,以帮助灾民尽快居有其屋。

  在梧州市长洲区,该区劳动人事部门正想方设法加强与珠三角用工企业联系,在区内外争取到5000多个用工岗位,目前已安排灾区长洲镇、兴龙办龙新村、倒水镇1000多名灾民外出务工,通过这个快捷、有效的途径,逐步帮助灾民解决生产生活资金来源,渡过难关。

  洪水冲不毁我们的意志

  “用互助精神共渡难关,用自救精神重建家园”。干帮群、亲帮亲、邻帮邻、轻灾帮重灾……互助精神在灾区得到充分体现。藤县东荣镇三江村287户群众洪灾中全倒塌房屋的就有235户。村委主任覃有均在自家人吃住都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却和村干部、群众在公路旁架起锅头,解决受灾村民的吃饭问题。大黎镇祥江村二组仅剩一座水泥房没有倒塌。户主郭培新把全村137人安置在自己家里,搭起临时“大饭堂”。政府送来了救济粮,邻村轻灾区群众自发送来大米、蔬菜和猪肉、面条。直到村里搭起8个油毛毡帐篷,受灾村民共用了10天的“大饭堂”才又分了灶。村里82岁的孤寡老人吴惠文告诉记者,要不是有了这个临时“大饭堂”,村里的四五个五保户可真是难熬过这艰难的10天呀。

  记者随藤县和平镇镇长刘朝林来到新良村。这里70多间房屋全部倒塌,由于洪水来势凶猛,大部分村民没有来得及转移财物就变得一无所有。五保户王万芳大妈的安置帐篷里,仅仅摆放了一张床和一些生活必需品,这张床还是在群众的帮助下从倒塌房子的废墟中挖出来的。可是王大妈却拿着几个刚煮熟的玉米一边往我们手里塞一边说:“吃吧,这些都是洪水前摘下来的,你们大老远的来,辛苦了!”要知道,这可是王大妈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呀。刘朝林忍不住背过脸去擦拭眼泪。这位在滔滔洪水面前没有低头,在抗击洪水时多个昼夜连续奋战也不言累的汉子,面对乡亲们眼前的困境,却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然而,和平镇的群众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洪水冲毁了我们的家园和庄稼,但冲不毁我们的意志,在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有信心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该镇新良村新英组,灾民梁耀海和他的家人一边在西瓜地干活,一边对记者说。该镇大力发展“短平快”高效经济作物,在洪水退后不到10天,便建起灾后农作物补种、改种示范样板106公顷。新良村陈德生看着在洪水中降生仅十来天的小猪仔,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你看,这11只小猪仔可是我们家经济收入的新希望啊。”他说,除了养育好这批小猪仔外,他家还培育有两亩西瓜苗,过些日子下种,以弥补洪水造成的损失。

  记者来到温家宝总理曾来到的苍梧县龙圩镇中村。村党支部黎支书兴奋地说,总理来到我们村,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昨天,政府补助的200公斤杂优稻种已经发放到群众手中,今天就已经有部分群众开始浸种了;明后天,80%的稻田就可以播种了。他还说,群众在多渠道想方设法增加收入。现在,全村已播种西瓜120亩,种下蔬菜50多亩。在晚稻收割后,群众还打算抢时间搞冬种,并在冬闲田里养鸡。“这可是我们村的首创。冬闲田里养三黄鸡,鸡的肉质好味道鲜,全部销往广东、香港。今年我们村要养七八万羽,争取把上半年的损失补回来。”黎支书的话语里充满着信心。

  来源:

  广西日报 责编:黄珊 作者:李宇宁 肖道南 廖毅斌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