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人民的科学家——曾呈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16:37 新华网

  新华网青岛7月13日电通讯:人民的科学家——曾呈奎

  新华社记者张荣大、苏万明

  他领军中国海带人工养殖,产量由零一跃成为世界第一;他推动藻、虾、贝三次水产养殖浪潮,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和唯一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水产捕捞产量的国家;他在海藻
分类区系领域的研究硕果累累,奠定了中国海藻分类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他提出的光合生物进化系统理论,丰富和发展了进化论……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华民族在科学上率先复兴,都是为了人民的日子过得更好一点。

  这位人民的科学家、蜚声海内外的海洋生物学家,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呈奎。今年1月20日,为中国和世界海洋事业拼搏76年、96岁的曾呈奎在青岛病逝。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郑晓林评价曾呈奎辉煌的海洋人生时说,他像一座山,令人仰慕;像大海,宽阔深邃;像一部教科书,教人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科学家要有祖国

  1999年7月16日,一封来自德国的电子邮件传给曾呈奎院士。发电子邮件的是曾呈奎培养的博士生王广策。王广策在德国攻读完博士后时,得知出国前工作的实验海洋生物学开放实验室即将进入中国科学院的创新工程,就在此时,王广策收到了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通知,要去做高级访问学者。是继续留在国外,还是按期回国?王广策心中充满了矛盾。犹豫再三,王广策还是给恩师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请曾呈奎指点迷津。

  电子邮件唤起了老科学家的回忆。1940年,曾呈奎满怀救民志向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46年,37岁的曾呈奎到美国最有名气的加州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工作,成为美国在海藻工业和食品利用方面的领军人物。当年,国内传来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的消息,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任山东大学教授、植物系主任。他说:“爱国就必须回来,我的事业在中国,正因为她落后,才更需要我们去建设。”这成为曾呈奎决定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他至今无怨无悔。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要有祖国。深夜坐在灯下,曾呈奎浮想联翩,用英文写了一份电子邮件,第二天一早就发给了在德国的王广策。曾老殷切希望王广策,要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回国后用于国内海洋生物学研究;要相信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相信研究室,肯定有他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按期回国,报效祖国,报效海洋研究所;个人的事业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有所建树。

  王广策也像当年的恩师一样,舍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报效祖国。他现在身为博士生导师、藻类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责任研究员、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藻类学会秘书长。

  一个成大业的科学家,在人生拼搏上都会有过人之处。曾呈奎人生曾有三次搏,他的第二次重大选择是当年不去台湾留大陆。青岛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选定曾呈奎,想把他弄到台湾去。多年残酷的现实使曾呈奎对国民党政府失去了信心,再加上中国共产党日益表现出来的尊重知识分子的姿态和他对祖国人民的热爱之情,曾呈奎最终决定留了下来。

  曾呈奎人生的第三次重大选择,是1956年郑重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可是经过10年考验,到1966年曾呈奎的入党申请通过了基层党组织讨论,并期待上级党组织批准之际,文化大革命却将曾呈奎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大特务”,他受到了批斗和折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又郑重地提出入党申请,1980年1月8日,他才实现了20多年的夙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在同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5年,他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86年~1987年,他当选为国际藻类学会主席。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相建海说,曾呈奎院士人生的三次重大选择,使他成为一名具有战略胸怀的人民科学家,这个荣誉他当之无愧。

  曾呈奎数十年如一日,为发展新中国的海洋事业屡建奇功。1950年8月,曾呈奎和童第周、张玺教授受中国科学院的委托,共同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所如今已有科研人员400多人,完成科研成果700多项。

  从1958年开始,我国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大规模海洋综合调查,共调集600多名科技人员和50多艘船只参加,曾呈奎作为这次调查领导小组的副组长,功不可没。

  20世纪60年代初,曾呈奎与赫崇本等7名著名科学家联名向国务院写报告,建议成立国家海洋局,并规划了其管理、研究的任务。国务院很快批准成立了国家海洋局,从此我国海洋国土有了专门的政府机构管理。

  20世纪70年代末,他又和其他科学家一起向国家建议开展南极的调查研究工作,被国务院采纳。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开展了20多次南极考察。

  1978年曾呈奎提出发展我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要走“农牧化”的道路,被称为科学综合开发海洋生物资源的“蓝色革命”,对全世界的水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92年,国家采纳了曾呈奎提出的“国家攀登计划B中应增加有关海洋高技术的项目,海洋生物技术应成为国家863计划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建议,并聘请他担任了首席科学家,对推动我国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毕生追逐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条国富民强之路;对一个科学家而言,是一条成才报国的必由之路。曾呈奎76年的科技生涯,每一步都脚踏实地走在不平坦的自主创新大道上。

  从1932年进岭南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并于1933年1月发表他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厦门的海藻及其他经济海藻》,到1940年前任山东大学和岭南大学生物系副教授期间,曾呈奎只身一人对全国海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他的足迹遍布酷热的东沙岛、海南岛、万山群岛等南海诸岛和风光旖旎的舟山群岛、厦门、北戴河、大连、烟台、青岛等沿海。经费用的是自己的工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的两条腿。他不顾风吹日晒,马不停蹄地在荒无人烟的海滩上寻找海藻标本,还经常潜入海中采集,夜晚又拖着疲惫的身体埋头整理标本。他采集了几千号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我国最早的海藻资料之一。

  1933年到1940年,曾呈奎发表中国海藻分类研究论文汇编,成为中国海藻学研究的先驱。1940年到1946年,曾呈奎在美国求学和工作期间,深入进行海藻资源及其利用的研究,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资料。从1950年起他培养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有计划地开展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底栖海藻的全面调查,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区系的研究,发现了几十个新种、几个新属、一个新科和一门藻类(原绿海藻)。曾呈奎独自撰写和与他人合作先后发表了高水平论文400余篇、主编或合作主编专著12部。《中国常见海藻》一书获1986年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

  坚实的基础性研究就如一片丰饶的沃土,必定开出千古奇葩。

  20世纪70年代初,曾呈奎将基础研究的重点转移到藻类的进化研究。1975年,66岁的曾呈奎率队对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他几乎跑遍了大小岛屿。他白天带领队员下海,头顶烈日在海里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每天冒着40多摄氏度高温,徒步走在灼热的沙滩上,脸上晒脱了皮也全然不顾。他点着蜡烛通宵达旦地在显微镜下分析鉴定当天采集的标本。1980年,曾老又不顾72岁高龄率队二进西沙群岛,进行了40天实地考察,获得了更多的标本资料,初步认定了原绿藻在我国热带海域的分布。这种没有明显细胞核的单细胞的原绿藻在生物进化中占有特殊地位,受到国内外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

  他提出关于色素、光合作用和光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设想——海洋植物在登陆之前进化的主要动力是光合作用,而光合生物的进化同光合作用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的关系。这个理论系统不同于流行的内在共生理论和五届学说,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1982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达尔文逝世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上,曾呈奎提出的关于色素、光合作用和光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设想又一次震惊了世界。这一理论有曾呈奎刚发现的原绿藻为佐证,被大会组委会认为“丰富和发展了生物进化论”。

  自主创新,不能搞孤家寡人,要倡导团队精神。曾呈奎桃李满天下,他培养出的学生有200多人成为科研高级人才,有七八位当选院士。他常说,中国海洋事业是一批又一批的新人不断继承、推新的结果。没有新人层出不穷,缺乏团队精神协同作战,中国海洋科技的自主创新就会不进则退。

  在人工养殖紫菜的实践中,曾呈奎彻底揭开了紫菜生活史之谜,找到了由曾呈奎定名的“壳孢子”(COhChOSPORE),中国又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紫菜的人工养殖,成为紫菜生产大国。这项科研成果在195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但是,如何解决栽培紫菜的苗源、紫菜栽培用种的品系化和品种化迫在眉睫。

  在曾院士的指导、建议和鼓励下,20世纪50年代初就跟随曾老的费修绠教授,从1998年1月1日到2000年11月30日承担了“紫菜种苗工程”新的研究任务,重点解决栽培紫菜的品种化问题。借鉴曾呈奎教给他的科研方法和向曾呈奎请教,经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取得了重要的进展。2002年紫菜种苗工程科研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其中凝聚了曾老的大量心血。

  在完成报奖材料后,费修绠曾经请曾老署名。曾老婉言谢绝了。他诚恳地对费修绠说:“这一工作我虽然出了一些力,但主要是由你和课题组的同志们一起完成的,我的名字就不署了。”

  有谁能不为曾老在自主创新上表现出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所折服。

  心系民以食为天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曾呈奎院士在海洋科学研究上没有“脱俗”,他以人民的需要为己任,用毕生的执著和精力,做好“食”字科研的天大文章。

  曾呈奎出生在福建厦门的一个华侨世家。1927年,18岁的曾呈奎从福州协和大学转入厦门大学攻读植物专业。那时,他目睹广大农民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年轻善良的他被深深刺痛。当他看到当地人采集稀少的野生紫菜、萝带和礁膜等海藻充饥时,一种想法油然而生:人们既然可以在陆地上农耕,生产米、麦和蔬菜,为什么不能在海上生产紫菜、萝带和礁膜呢?这一海藻梦可实现他解救劳苦大众的愿望,从而影响了曾呈奎的一生。他取名“泽农”,以明心志。

  然而,直到解放后,曾呈奎的海藻梦才得以实现。他所许下的“我要为国人的餐桌上多添几道菜”的诺言才终于兑现。

  海带,是一种老少爱吃的大众疗效海产品。可是,我国原本不生产海带,主要从日本和朝鲜等国进口,价格高得出奇。解放初一斤大虾才值一毛五六分钱,而一斤干海带能卖一块多钱。尤其在大脖子病高发地区,视海带为灵丹妙药。谁家娶妻生子请客,要是端上海带燉肉的菜,肯定一抢而空。

  我国海岸线绵延18000公里,为什么自古以来没有海带的容身之地?这是因为海带是一种喜欢冷温的孢子植物,我国海区由于夏天水温高,又加上北方海区是少氮的瘦水区,海带自然无生存之地。

  于是,海洋学家们纷纷想到了海带的人工养殖。对中国藻类分布、形态生活史研究很深的曾呈奎,细心地观察海带初夏的变化情况,发现海带晚春夏天也放孢子,思路一下子给打开了,能不能用夏苗代替秋苗?这个新思想将人工养殖海带引向了成功之路。

  曾呈奎与他的助手采取海带夏苗人工低温培育法,在灯光照明的冰箱中成功地培育出了海带夏苗并安全度过炎热的夏天。一些科学家也成功地用自然光培育出了海带苗,为海带人工养殖做了奠基性的工作。曾老与一些科学家创造的陶罐渗漏施肥、海带南移、切梢增产法、合理密植法、夏苗病害防治法等新方法,使我国人工养殖海带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并从北到南迅速普及全国。

  我国海带生产由零一跃成为年世界第一产量大国,震惊了全世界。1978年国际海藻学会主席和加拿大大西洋研究所所长率团专程来青岛访问曾呈奎,并出海参观一望无际盛产硕大美丽的海带栽培区,兴奋不已。他们当天向国外的同事发电报讲述所见所闻:中国的海带栽培神话是真的,是奇迹。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海洋渔业捕捞严重过度,传统的渔业资源遭到灭顶之灾。国际上有少数人发出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感叹。曾呈奎有针对性地首先提出“耕海牧渔”思想,又倡导“蓝色农业”,将他的“海洋水产生产农牧化”的理论更加系统化。1998年,他以“走向21世纪的中国蓝色农业”为题组织和主持召开了第108届香山科学会议。从那时起,我国沿海各省就先后提出了科技兴海和建设海上强省的规划。“耕海牧渔”和“蓝色农业”的思想和实践,使2000年我国发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水养殖大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和唯一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水产捕捞产量的国家。

  始终走在海洋科研前沿的曾呈奎院士,他是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进入21世纪,他又把注意力转向大型海藻和海水养殖环境关系方面的研究,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2年,93岁的曾呈奎住院切除手臂上的一个肿瘤,当时他正准备去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于是他一边准备手术,一边准备参加学术会议的报告。一天深更半夜,老伴张宜范发现病床上的曾老不见人影,心里有些着急。当发现厕所里有灯光,她这才平下心来。可等了好长时间没有人出来,她又心慌了,急忙起身来到厕所观望,原来曾老怕影响老伴休息,就穿着病员服,坐在马桶盖上,正全神贯注地用铅笔修改学术报告。

  这件事被所领导知道了。尽管所里宣布了“不准再看任何资料”的纪律,但曾老还是看病、工作两不误。手术后不久,就飞赴国外参加学术会议。

  2002年5月,93岁高龄的曾呈奎在“亚太地区海洋科学和技术大会”上就海藻栽培作了40多分钟的精彩学术报告,他阐述道:“人类已经走过了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历程,接下来重点要做的就是保护海洋,而栽培海藻就是人类保护海洋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沿海国家大规模进行海水动物养殖,这些动物的排泄物和人工施放饲料的残留物,给海洋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因此,我们倡导栽培海藻用以净化被污染的海水,保证高经济效益的海水动物养殖的健康发展。海洋水产农牧化的关键应该是生态平衡。而我们的责任不仅要从海洋中获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清洁而且资源丰富的海洋。”会场上爆发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

  2003年,在职的女青年科技工作者王金霞考取了曾老的博士生。曾老找来藻类专家周百成教授和费修绠教授共同对王金霞面试。曾老提出希望王金霞在攻读博士期间开展大型海藻和海水养殖环境关系方面的研究,并语重心长地说:“鱼虾贝养殖浪潮之后,栽培大型海藻,用以净化被污染的海水,发展健康的生态养殖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这是我多年的夙愿,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后来,曾老经常过问实验情况,亲自过问博士论文开题情况。

  今年1月20日,这位为中国和世界海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96岁老人,在青岛悄然去世。他的关门弟子王金霞表示一定要完成曾老最后关注的课题,告慰曾老的在天之灵。(完)(责任编辑:余申芳)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