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针砭文化体制弊病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08:10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 |||||||||
徐光春(河南报业网资料照片) 河南报业网讯 7月12日上午,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针对河南文化发展中出现的体制弊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直言不讳,诤言直指。 文化单位要面向市场,面向群众 徐光春说:“想当年,一个小小的‘香玉剧社’,靠常香玉带领一帮艺员,走街串巷演
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就是‘香玉剧社’是面向市场的,而我们的院团是面向政府的;前者向市场要钱,后者向政府要钱。根本问题出在体制机制上。我们现在实行的文化管理体制沿袭了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由于政府包揽,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致使文化发展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文化体制改革已经是大势所趋。” “要坚决把大部分文化单位从政府的怀抱里放出来,走进市场,在面向市场、面向群众、自己创业的过程中,求生存、求发展。” 政府要转变职能,不能“喂养” 文化体制改革,首要是转变政府职能。徐光春在会议上说:“过去我们对文化建设采取单一管理模式,政府管了很多不该管的事,职能交叉、权责不明。今年给这个文化单位拨1000万,明年没有了又要。这种‘喂养’式的管理方法是管不好的,也是喂不大的。” 对这种管理带来的直接影响,徐光春说:“现在文化单位普遍有种怪现象,领导们说工资发不下去,演员们说很困难。有了困难不从自己身上找出路,动辄找上级要职称、要待遇、要住房,这都是过去政府‘喂养’惯出的毛病。我们决不能再吃喝拉撒全都管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服务、指导、协调和监管。政府部门要把行政管理的重心转移到政策调节、宏观调控等公共服务职能上,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不能让祖先留下的宝贝无人问津 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可不少文化资源依然躺在那里,无人问津。对此,徐光春十分痛心。他说:“我们的文化遗产与兄弟省市相比丰厚得多,可我们没有充分去发掘、去利用。就拿陕西的黄帝陵来说,虽然只埋葬着黄帝的帽子,但每天前来观光的人还是非常多;看看我们的黄帝故里,却不如人家红火。上海本来是没有什么文物的地方,但上海博物馆却收藏了许多精美的文物,布置得也相当漂亮,对观众来说很有魅力;再看看我们的一些博物馆,虽然藏品丰富,但却连生存都很困难。” 徐光春语重心长地说:“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决不能满足于河南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这样的历史荣誉,在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的今天,我们一定要觉悟、要警醒。一方面对自己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一方面认清存在的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转换体制机制,积极应对挑战。”□本报记者陈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