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奶奶,你就是我的亲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1:36 温州都市报
  这个家庭的户籍本上,母亲陈淑艳七十多岁,祖籍哈尔滨;女儿薛雪,十一岁,祖籍浙江温州。这个家庭生活中,薛雪喊陈淑艳为奶奶,这对“母女”并没有血缘关系,爱,跨越了地域和时光――奶奶,你就是我的亲妈2005年07月14日
奶奶,你就是我的亲妈(图)
薛雪(右一)和陈淑艳(中)的合影

  “奶奶,我拿到成绩单了,我又考了全班第一!”昨天,温州姑娘薛雪一阵风似地跑进她在哈尔滨的家,搂着老太太陈淑艳的脖子就撒娇,“我想上暑期的艺术培训班,要好多学费呢。”趁奶奶高兴的时候,小姑娘就提要求了,因为她知道,培训费用对奶奶来讲是笔不小的费用。“没关系,奶奶给你凑吧。”陈淑艳对于薛雪的疼爱之情溢于言表,转身将自己有四百多元退休金的存折给拿了出来。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是古稀之年的东北大妈,退休在家。一个是只有十一岁的温州小姑娘,在哈尔滨的延兴小学上五年级。原本她们素不相识,也无血缘关系,但他们的户籍登记上表明,她们是母女关系。而这个温州小姑娘却口口声声管老人叫奶奶。事实上,这位东北大妈是温州小姑娘情深义重的老保姆,小姑娘被父母遗弃后,她不离不弃照顾了孩子十来年。

  替温州夫妇照看孩子

  “薛雪与我遇到就是缘分,我不能丢下孩子不管。”陈淑艳快人快语,有着东北人的耿直性格。

  陈淑艳家住哈尔滨市南岗区和兴街道科兴社区,1994年3月8日,一个陈淑艳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一个她与小薛雪结下祖孙缘分的日子。这天,陈奶奶见到了这个出生才四十五天的女婴,陈淑艳惊呆了:孩子额头上结满了痂,肚脐哭得有一寸多长。

  孩子的爸爸说,他们夫妻是温州人,在哈尔滨卖眼镜做点小生意,孩子的母亲没有奶水,孩子饿得总是拼命哭。因为他们夫妇俩要做生意没法照顾孩子,想把孩子托给陈奶奶照看。陈淑艳问起孩子的名字,孩子爸爸说他姓薛,孩子还没起名字,让老人给孩子起个名。看着这个可怜的小生命,陈淑艳的老伴给孩子起名叫薛宝玲(薛雪的原名),希望这个孩子能像薛宝钗一样聪明可爱,成为父母的宝贝。

  临走时,温州的薛姓夫妇给陈淑艳留下头一个月的工资350元,外加100元奶粉钱和几条给孩子当尿布的毛巾。他们只说一个月后会来看孩子,却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法。那时陈淑艳已经退休,老伴卧病在床,还有一个养女正在读书,为了赚点钱帮衬家里,就应承下来了答应当孩子的保姆。看着小孩可怜的模样,自己没生育过的陈奶奶,内心的母爱一下子就升腾起来。

  小薛雪一下子断了母乳喂养,又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哭闹不停。陈淑艳对孩子非常尽心,每天泡好奶粉,怕烫着孩子,她要不停地把牛奶摇到适宜温度再喂,而没吃多长时间,牛奶有些凉下来,她怕太凉了,又将牛奶再次放在热水中暖好了再喂。每次喂奶就得热上好几次,光是喂食,就占去了陈淑艳的大部分时间。虽说孩子只是别人寄养的,但淳朴的她认为既然孩子父母将孩子托付给她,她就得加倍地对小孩负责。

  孩子父母杳无音讯

  最初,孩子的父母每个月会按时来看孩子,给陈淑艳家送保姆费,还买点奶粉什么的,然而渐渐地,随着小薛雪的长大,她的父母来的次数少了,有时隔了好几个月才来看孩子一趟。到了第二年,孩子的父母亲就再也没有出现。刚开始陈奶奶尽量往好处想:“肯定是孩子父母生意忙,没时间来,反正孩子是他们的骨肉,等他们忙完了,过段时间总会从温州过来看看孩子的。”

  孩子父母不来了,保姆费也就没有了,原来家中主要依靠陈奶奶带孩子的收入节俭度日,后来不仅没有分文收入,而且又增加了一口人。孩子长身体又要吃奶粉,一包奶粉吃不了几天就又得买了。本来就囊中羞涩的陈淑艳老人,不得不从本来就很少的退休金中挤出一些钱给孩子买奶粉。加上陈奶奶的老伴身体不好,药费也是不小的开支,而此时为了可爱的小薛雪,一家人都缩衣节食为这个非亲非故的小姑娘倾注自己的爱心。

  一次老伴病得厉害,但是小薛雪奶粉又吃完了,家里只剩下几十元钱,陈淑艳左右为难,要是买了药,孩子就没东西吃了,最后还是老伴看出了妻子心中的焦急,宽慰道,“我熬一下就可以挺过去,孩子小还是给孩子先买吧。”听着老伴忍受病痛的呻吟声,陈淑艳老人狠狠心,还是出去买了几包奶粉回来。

  然而两年多时间过去了,薛姓夫妇就像人间蒸发一样,杳无音讯。陈淑艳托人四处寻找这两名卖眼镜的温州生意人,但是对于孩子的父母,她所了解的信息极少,除了知道他们在哈尔滨卖眼镜外,温州老家住址联系方法等一概不知,这使得寻找薛雪的亲生父母犹如大海捞针。老人好不容易通过在哈尔滨经商的温州人了解到薛雪父母经商的店铺,却发现他们早已搬得不知去向。

  孩子不愿离开这个家

  看着越长越大的孩子,陈淑艳开始为孩子的将来着急:自己家贫如洗,老伴病重需要人服侍,薛雪如果跟了自己,以后难免要受苦,“孩子体质弱,经常生病怪可怜的,有时连给她治病的钱我都要向别人借,她父母狠心不要她了,咱们可要找个好人家让她过上好日子受好教育,可别跟我受苦。”陈淑艳与老伴商量着。

  为了让薛雪以后有个更好的生活环境,陈奶奶开始四处为薛雪物色一个好人家,愿意领养薛雪的家庭有很多,但是仔细了解后,陈大妈总觉得对方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千挑万选,就希望这闺女以后能过上好日子。”

  经过长时间的选择以后,终于有一户人家各方面都很不错,陈大妈觉得可以托付,但是当那对夫妇前来认领的那天,薛雪钻在陈淑艳的怀里不肯出来,一边可怜地哀求:“奶奶,薛雪一定听话,不要将我送人啊,我不要到有钱的新家,我要跟奶奶过穷日子。”听着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声,陈淑艳肝肠寸断,最后只好把薛雪留了下来。

  后来又物色了几户人家,可每次,薛雪哭得像生离死别一样。经过了几个不眠之夜,陈大妈与老伴终于作出了留下薛雪的决定。“亲生父母遗弃对她伤害就够大了,我不能再将她推出这家门。”他们知道,这个决定将要背负多少重的责任。但善良的他们实在不愿意看到,孩子幼小的心灵再受到创伤。

  户口本上多了个女儿

  转眼2000年,薛雪就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但因为父母遗弃,薛雪在哈尔滨没有户口,陈淑艳多次跑街道办事处与公安局想为薛雪上户口,好让她读书。但是却屡屡碰壁,因为按规定,她家已经有一个养女不能再收养第二个。

  眼瞅着其他同龄孩子都入学了,陈淑艳只好找校长求情,好说歹说,校长同意让她交三千元的高额赞助费入校。

  “老伴1996年去世后,我每月只有四百多块钱的退休金,两人用都不够,这三千块钱,还是给学校打了欠条,最后分三次,向已出嫁的养女与一些亲戚借的,省吃俭用好几年才还上。”

  虽然小学已经读上了,但是为薛雪上户口的事情,却一直揪着陈大妈的心,“温州人就是聪明,薛雪成绩在班里可好了,一直排第一,而且书法、绘画、作文什么的经常得奖。要是没有户口,可会害了这孩子一生。”一提起薛雪,陈淑艳语气里满是怜爱。

  但是这个户口却让陈淑艳奔波了好多年,其中所受的辛酸几乎不能形容。有工作人员见陈奶奶又来找她,就泼她冷水说:“人家自己的孩子都不要,你为她操什么心啊,看你年纪一大把了自己都要别人照顾,你怎么有精力照顾别人的小孩。”

  听了这话,她想起这几年来为薛雪所受的委屈与苦,背地里咽下的多少辛酸。这一切,聪明的薛雪都看在了眼里记在心里,她在电话里告诉记者:“有一次奶奶偷偷地哭,被我发现了,她怕我难过还对我挤出笑脸,奶奶这么大岁数还要为我操心,她就是我的亲妈,永远是我的好亲妈!”经过奔波,本月初,哈尔滨市公安局特事特办,陈淑艳家的户籍本上又多了一个女儿———薛雪。因为习惯,薛雪对陈淑艳的称呼还是改不了口,左一个奶奶,右一个奶奶,把“妈妈”陈淑艳叫得心花怒放。

  今后谁来照顾她

  “你想温州的爸爸妈妈吗?”记者在电话里问薛雪。“不想,对爸爸妈妈没有印象,我只想着奶奶,我以后赚了钱只给奶奶花。”薛雪说这话的时候,陈奶奶在一旁欣慰的笑声从话筒里传了过来。

  尽管有邻居认为陈淑艳傻,年纪一大把本该安享晚年了,为了一个无亲无故的温州女孩,搭上了自己所有的精力与金钱。但很多人感动于陈淑艳的义举,看到她们生活窘迫,纷纷捐钱捐物想帮助她,但是她都婉言谢绝,“我不想给别人增加负担,也不想将责任推给社会。孩子既然跟了我,我会尽力给她创造条件。”陈淑艳的想法很淳朴,但是她也担心,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不行了,要是有一天自己走了,薛雪的家乡又在千山万水之外的温州,谁来照顾这个孩子?

  (本文采访得到了哈尔滨日报社周雪莉支持,特此感谢)

  本报记者林一笑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