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海之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1:21 光明网

  ——追记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曾呈奎(下)

  海纳百川:为了中国的海洋科研事业

  在中科院海洋所采访,无论是白发苍苍的科学家,还是年轻的学者,他们在缅怀曾呈奎一生为中国海洋科学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的时候,说得更多的,是他诲人不倦,平易近人、严谨
治学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故事”。

  1950年8月,在童第周和曾呈奎等人的倡议下,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青岛成立,曾呈奎任副主任,后任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在他和童第周、张玺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培养和指导下,一批批优秀人才汇聚到这里,并相继成为国内外成绩斐然的科学家,其中如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第四任所长、著名海洋地质学家秦蕴珊以及张福绥、袁业立、金翔龙、郑守仪、胡敦欣、侯保荣等著名科学家已当选为两院院士,正引领着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最早跟随曾呈奎的张俊甫、张德瑞、吴超元和纪明候4人,分别从事海藻的分类、形态、栽培和海藻化学研究,早已成长为这些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国际著名科学家。现任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费修绠,1954年大学毕业后,长期在曾呈奎的指导下从事海藻栽培学和紫菜等经济海藻的实验生态学和生物技术研究。50年来,在曾呈奎的带领下,成功地研发出一系列具有我国特色的紫菜人工育苗和栽培生产技术体系,他的研究成果分别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200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已故著名物理海洋学家赫崇本也是曾呈奎发现和培养的杰出人才。赫崇本当年在美国学习期间,是曾呈奎劝其由金属物理学改攻物理海洋学。1948年,回国后的赫崇本与曾呈奎一起在山东大学开设了普通海洋学,组建了山东大学海洋系。赫崇本生前曾这样对人说“没有曾呈奎的帮助,就没有我赫崇本的一切。”

  曾呈奎培养下一代,关心和扶持年轻人成长,这在海洋界有口皆碑。曾呈奎十分清楚初次出国人员生活上的不便,当海洋研究所年轻学者王广策在第一次出国进修时,他主动拿出300美金让他带上,以供不时之需。向记者谈起此事,现在已经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室副主任的王广策满含泪水说“曾老关心我们胜过关心自己的子女。”

  是的,曾呈奎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先后为国内外培养了一百多位高级科技人才。其中既有本所的科技人员,也有兄弟单位的科技人员,甚至还培养了许多“洋弟子”。国际藻类学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麦克思侯莫森特资深教授就是在曾呈奎的引领下走上藻类学研究之路,并成为著名藻类学家的。

  曾呈奎凭着在国际学术界很高的知名度,先后促成了中美、中加、中英、中日、中法、中德等国家之间的多项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扩大了我国海洋科学界在世界上的影响,也把我国一大批中青年科技人员推上国际学术界的舞台。

  曾呈奎一生心中永远装着祖国,装着人民,装着他人,唯独没有自己。几十年来,受到过曾呈奎接济的人到底有多少谁也数不清。离去世前一个月,他获得了民政部授予的“全国爱心捐献奖”。通过这个奖项,他的同事们才了解,近几年来,这位收入并不高的大科学家已累计拿出了近30万元的积蓄用于公益事业,捐助给困难学生和社会群体。在青岛市慈善总会,记者看到了一封来自青岛大学的感谢信。4年前,曾呈奎作为青岛市慈善总会创始人之一,拿出几千元钱定向资助青岛大学两位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去年6月24日,这两位受资助的学生在得知资助他们的是曾呈奎院士后,激动异常。他们给慈善总会写去了一封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曾呈奎院士的感激之情,并在信中表示“决不辜负曾爷爷的期望,一定像曾爷爷一样用所学知识报效祖国。”

  2004年12月10日,曾呈奎各脏器功能衰竭,经抢救苏醒过来的他,第一件事就是表示要向慈善总会再捐款两万元。

  2005年1月12日,这位96岁的老人在弥留之际,当得知海洋所要为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时,又特意委托前来探望的胡敦欣院士代他捐款1000元。

  曾呈奎对他人是“散财童子”,对自己却处处“精打细算”。平日里,他给工作人员写便条,用的是旧台历纸;使用的信封,也是用过的旧信封;研究所早年发的科考服,他一穿就是10多年。在他简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家中,他的小保姆郑立妍拿出几张裁过并迭好的卫生纸,流着热泪对记者说“这是曾老裁过的卫生纸,他平时将一张餐巾纸裁成三块用,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一位大科学家会是这样节俭的人。”

  为了大海:轰轰烈烈过一生

  “人生只有一次,何不轰轰烈烈过一生”——这是曾呈奎的口头禅,也是他壮丽人生的真实写照。

  1975年,曾呈奎被“解放”出来,当时正值我国刚刚收复西沙群岛不久,他以战略科学家的超前思维和视角,果断提出了应立即组队前往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的建议,并于1976年和1980年,先后两次亲自率队前往考察。当时的西沙群岛,环境恶劣,条件极差,但这并没有难倒这位已70多岁的科学家。在岛上的日子里,他每天和年轻的科考队员一样头顶烈日,冒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徒步踏过滚烫的沙滩下海采集标本。南海炽热的高温,使曾呈奎和其他科考队员一样,脸上、身上晒暴了皮,被汗水一浇,疼痛难忍。每天在回到驻地吃过饭后,他又不顾下海的劳累和蚊叮虫咬,立即投入到标本的分类和鉴定工作中。晚上海岛停止供电后,曾呈奎就点起蜡烛,借着微弱的烛光继续工作,直至第二天凌晨,几乎天天如此。

  1996年,为了补充我国马尾藻的资源和分布的有关资料,已是87岁老人的曾呈奎决定亲自带队去广西北部湾中的涠洲岛采集马尾藻标本,鉴于他年事已高,海洋所领导决定由他的学生和助手前去完成,但他耍起了脾气,决意亲临现场。海洋所的领导没招了,只有借助中科院的“尚方宝剑”——后来,在中科院领导的干预下,他才勉强同意只在广西北海驻地等候。直到工作结束,他还在反复念叨“为何不让我出海上岛简直是岂有此理 ”

  2002年,93岁高龄的曾呈奎因病住院。当时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已接受邀请,准备去马来西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日程紧迫,病中的他为了不影响陪床老伴的休息,每天都在半夜时分悄悄起床“溜”到病房的洗手间里,坐在马桶上,借着微弱的灯光修改他的学术报告。老伴发现了,在万般无奈之下,她打电话搬来海洋所领导给他“施加压力”。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手术后,在刀口尚未完全康复的情况下,他就带着助手和学生飞赴马来西亚出席了在吉隆坡召开的“亚太地区海洋科学与技术大会”,并在会上精神饱满地作了45分钟的学术报告,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扬。

  今年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刘瑞玉教授,从海洋所建立初期就与曾呈奎合作共事。在曾呈奎去世前的一周,刘瑞玉去医院探望曾呈奎,刚要离去时,曾呈奎又把他叫回来,紧紧拉住他的手,却说不出话。“我知道,曾老还想跟我谈工作,谈大海。”——说到这里,刘瑞玉教授的眼中泪光闪动。

  “身体有用器官捐献社会,骨灰撒入大海,所有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这是曾呈奎的临终遗言。

  “我是大海的儿子”。这是曾呈奎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栏目作嘉宾时向观众表达的心声,也是他内心世界的表白。(光明日报记者 凌翔)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