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谁能解开三峡库区中坝遗址之谜谁就能当院士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4:14 新民晚报

  它的发现令人震惊,它的发掘令世界关注;它被誉为三峡库区最具价值的古文化遗址。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曾说:谁能解决它的性质问题,谁就应该被评为院士。它就是神秘的中坝遗址。目前,中外专家正试图携手破解其中的众多谜团。

  “通史”遗址极其罕见

  中坝遗址位于三峡库区腹地、重庆忠县县城正北6公里干井河两岸的台地上,遗址东西最长约350米、南北最宽约14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河水的常年冲刷,使遗址的主体部分沦为一座面积约7000平方米的孤岛,人称“中坝”,故名中坝遗址。

  7月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逐件向忠县文管所移交中坝遗址自1997年以来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包括:陶、石、骨、铜、铁等质地的各类器物小件4035件,经过整理统计的出土器物144490件,另有陶片2643袋,总计约20万件。

  中坝遗址文化层厚达12.5米左右,从上到下依次为清、明、宋、唐、南朝、汉、秦、战国、春秋、西周、商、夏和新石器时代,十分完整地展现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专家们称,像中坝这样的“通史”式遗址,在国内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其罕见。

  令人惊奇的中坝遗址考古工作最早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1987年,在四川省文物普查工作中被重新发现和确认后,立即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1997年,三峡库区文物保护抢救工作正式实施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担了该遗址的抢救性发掘工作。中坝遗址的出土文物总量,相当于一个国内大型博物馆的藏品数量。考古学者还首次发现了奇异的唐代“瓦棺葬”。

  中坝之谜初步解开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面对如此多的遗迹、遗物,都称“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为此,四川考古院与北京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等联手,共同研究。目前,中坝之谜得以初步解开。

  1997年,考古学者在商至西周早期地层发现了一种陶角杯的碎片和完整个体。考古学者最初认为它们是一种酒器,但是,它们在这一时期的地层中成为出土量最大的器物,考古学者迷惑了:它们是什么?

  随后,考古学者又发现了一种花边束颈圜底罐,此类器物陶质全是夹砂陶,几乎都饰绳纹。这类器物最早出现在商代,到战国时,已多到占出土陶器总量的95.98%以上。西周时期的遗址地层,陶片量比土还要多得多。它们又是什么?

  1999年3月,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人类学专家提出:角杯可能是制作盐块的模子和运送时的容器。2001年,法国盐业考古专家指出,这类器物的底部部分,与他在非洲看到的盐业生产工具十分相像。

  在对春秋战国时期地层的发掘中,考古学者还发现了一类长方形的水槽类遗迹,坑壁用黄色黏土加工,内壁常常留有灰白色钙化物的遗迹。最早发现时,他们把这类遗迹定性为墓葬,但随着发掘的继续,这类遗迹日渐增多,却始终未见人骨出土。

  在中坝遗址发现的数以百计的房址也与其他遗址的截然不同。考古学者们怀疑,中坝遗址就是早期盐业生产遗址。

  2001年,四川考古院将10多个检测标本送交专业部门进行成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在卤水中含有钙、镁、硫酸根,在中坝遗迹、遗物的钙化物中也存在。北京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对样品检测的结果证实了其准确性。

  还有谜团没有答案

  中坝被初步确定为古代盐都,但一些谜团至今无法得出结论。

  窖藏谜团: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地层,考古学家发现了数以百计的灰坑和窖藏,它们关系复杂。“像中坝这样密集分布和关系复杂的情况,在其他遗址中很难见到。”四川考古院孙智彬教授说。它们用来储藏什么?怎样储藏?目前还没有答案。

  柱洞谜团:从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春秋战国地层,专家均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柱洞类遗迹。孙智彬说:“这种遗迹现象,我们从未见到过,也没有找到类似的资料记载。”

  尖底缸谜团:敞口深腹尖底缸是专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发现的主要器物,考古队曾安排两位有丰富经验的山西技工对这类器物进行拼对、修复,但经过近3个月的工作,一件也未能修补起来。 王斌 朱彬 崔静(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