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海带之父:耕海泽农76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5:12 新民晚报
海带之父:耕海泽农76年(图)
——追记优秀共产党员、人民科学家曾呈奎

  他像一本教科书,人生观、世界观叙述得令人叹服;

  他像一座高山,科研成果和转化应用使人仰慕;

  他像一片大海,宽阔的胸怀,深邃的智慧,远大的谋略,让人敬佩……

  这是我国海洋科学界工作者对曾呈奎的缅怀。

  人们都熟知海带和紫菜是物美价廉的大众化海产品,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国原来不产海带,甚至野生的紫菜也十分罕见。如今,中国是世界上海带产量第一大国,紫菜产量也位居世界第三。这一奇迹的创造,首先要归功于我国已故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

  曾呈奎,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我国海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和我国海藻化学工业开拓者之一。今年1月20日,这位96岁的海洋科学界的泰斗在青岛病逝,带着他76年对科研事业深深的眷恋走了。1月26日14时10分,曾呈奎骨灰融入他钟爱的大海。

  立志“泽农”:我的海洋事业在中国

  许多人说:“一个曾呈奎,就是半部中国海洋事业发展史。”

  在他主持下,新中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金星号”下水;在他的组织下,我国第一次大规模海洋综合考察得以开展,为中国的海洋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科技资料储备,成为中国海洋科学蓬勃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他和其他科学家的联合推动下,国家海洋局成立了,南极调查研究列入国家重点项目。

  1909年6月18日,曾呈奎降生在厦门的一个华侨世家。中学毕业,看到农村的艰辛生活,他毅然为自己取号“泽农”。尽管喜欢音乐,1929年,他还是考入厦门大学植物系。

  海藻可以吃,为什么不能种?既然能够在陆地上种庄稼,那么也应该能够在海上种海藻!他看见农民采食野生海藻,萌生了“海洋农业”的想法,要为人民在海上种“粮食”。

  从厦门大学毕业后,曾呈奎留校工作。其间,他对海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只身一人对全国海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荒无人烟的海滩和神秘莫测的海底采集了数千海藻标本,这些标本成为中国最早的海藻资料。

  1940年,曾呈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46年,37岁的曾呈奎已成为当时美国海藻工业和食品利用方面的领军人物。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得知山东大学复校,他毅然回国任山东大学教授。曾呈奎对这一人生的第一次重大选择的理解是:我的海洋事业在中国。

  青岛解放前夕,曾呈奎是国民党政府准备争取带到台湾的科学家之一,但他断然拒绝国民党政府争取他到台湾去的意图。远在福建厦门的元配夫人和3个子女已经去了台湾,日夜盼望着他去台湾与全家团聚。

  何去何从,曾呈奎面临着第二次选择,并且是人生的艰难选择。为了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他毅然留了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知识分子的重视,使曾呈奎深受鼓舞。从此,他开始把加入党组织作为自己政治上的最高追求。这是他一生中的第三次重大选择。1956年,曾呈奎提出入党申请。1980年1月8日,他终于实现了这一20多年的夙愿,并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海带之父:为人们的饭桌上添几道菜

  “我要为人们的饭桌上添几道菜。”这是曾呈奎常说的话。海带和紫菜就是他奉献给人们的两道美味海菜。

  新中国成立后,曾呈奎培养了一批藻类分类学家,有计划地对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底栖海藻作了全面调查,开展了中国海藻资源和分类区系的研究。这些基础工作使他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藻类分类学家之一。

  美国藻类学会评价他是“我们时代最重要的藻类学家之一,他在海水养殖方面的先驱性成就产生了深刻的世界范围的影响”。他的贡献被称为“像种子一样具有借鉴意义”。

  曾呈奎被科学界誉为“海带之父”,因为他让从来不在中国海域生长的海带成为中国重要的养殖品种。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呈奎就成功解决了海带人工栽培的原理和施肥增产、南移养殖等技术,使原本只能在冷温带海域生长的海带,在我国北方温带海域、南方暖温带和亚热带海域都能大规模人工养殖。

  紫菜的生活史曾经一直是个谜。曾呈奎和他的合作者在1954年证明,生长在贝壳内的紫菜丝状体放出的孢子就是紫菜种苗的来源。“壳孢子”一词由曾呈奎定名,得到国际藻类学界的普遍承认,并一直沿用了下来。人工栽培紫菜成为现实。

  上世纪50年代,曾呈奎开展了琼胶、褐藻胶的提取加工研究,并于1956年在青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产车间,从而开创了我国海藻化工工业。

  蓝色农业:耕种陆地般耕种海洋

  像耕种陆地一样耕种海洋。曾呈奎早年的“泽农”理想最终定位在“耕海”上。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首先提出了“耕海”建议,大力提倡科研成果产业化,眼光非常超前。

  1980年,“耕海牧渔”在胶州湾拉开试验帷幕。3年的鱼、虾种苗放流,成效显著。1998年,曾呈奎的“走向21世纪的中国蓝色农业”课题,再次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海上山东”、“海上浙江”等规划纷纷出台,并付诸实施。沿海其他各省不甘落后,科技兴海、建设海上强省等风起云涌。

  由此,在曾呈奎的直接组织、推动和引领下,以虾类、贝类、鱼类为代表的海水养殖“第二次浪潮”、“第三次浪潮”相继涌起,并影响到海洋药物、食品浪潮的兴起。到2000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海水养殖大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水产捕捞产量的国家。

  “目前海藻的经济价值不高,您倡导大规模栽培海藻的意义何在?”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学术会议上,一位外国科学家问曾呈奎。

  93岁的曾呈奎思维敏捷,马上回答:“人类已经走过了认识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的历程,接下来重点要做的就是保护海洋,而栽培海藻就是人类保护海洋的重要手段之一。”他论述了海藻可净化动物排泄物和人工投放饲料残留物污染的海水后说,“我们的责任不仅是要从海洋中获得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清洁而且资源丰富的海洋!”话音一落,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曾老的‘蓝色农业’理论影响巨大,曾老的光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设想也定会发出其光芒。”中科院海洋所党委副书记郑晓林说。

  曾呈奎提出的“关于色素、光合作用和光合生物进化的理论设想”,引起科学界异常关注。科学界认为,曾呈奎的发现丰富和发展了生物进化论。这是他先后两次亲自率队前往西沙群岛进行考察取得的成果。

  2002年5月,曾呈奎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参加“亚太地区海洋科学和技术大会”之前,他做了手臂肿瘤切除手术,为不让陪床的老伴担心,曾呈奎躲到医院洗手间里修改学术报告。在那次大会上,他大力提倡栽培大型海带,建设“海洋森林”。

  2004年11月,曾老病逝前两个月,他还惦记着当年在西沙首次发现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微型海藻——原绿藻。他预言原绿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让学生王广策尽快去西沙群岛采集。去世前一周,从一次昏迷中清醒过来的时候,曾呈奎还询问这位学生是否回来了。

  最后荣誉:“全国爱心捐助奖”

  曾呈奎一生获奖无数,但他获得的最后一项荣誉不是来自科研领域,而是民政部授予的“全国爱心捐助奖”。多年来,他从自己的工资、稿费和奖金中拿出近30万元,捐助学业有成的贫困生和困难群众。

  今年1月12日,曾呈奎得知印度洋地区发生海啸,他特意委托中科院海洋所胡敦欣院士,代他捐上1000元,这是曾老生前的最后一次捐款。

  和慷慨济世相反,曾呈奎这位大科学家在很多方面的节俭让人吃惊!

  他起草信函和稿件,基本都是用裁开的旧信封或来信的空白处、背面书写,而不是用新稿纸。每次国内外寄来书籍、资料,曾老都是把捆绑用的绳子妥善收集起来以后好用。

  曾老的秘书周显铜说:“他办公室里有一条用了多年的毛巾,我给他换新的,让他把破旧毛巾拿回家当抹布,他却拿回家让老伴给缝补一下继续当毛巾用。

  慈祥、大度、坦然是曾老留给世人的深刻印象。“无论和一位美国总统握手或者会见一位同事或者指导一位研究生时,他都是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他始终能给周围的人一种难忘的印象。”美国加州大学历史系科学史博士彼得·纽肖在唁电中说。

  “倘若你是远道而来,或者他与你较长时间没见面,他会伸出粗壮的两只手与你的手紧紧相握,甚至你都会感到有点疼。接着,他狠狠地在你肩上或背上猛击一掌,伴随着发出他独有的一阵爽朗的‘呵呵’笑声,你整个周围的气氛顿时会变热了。”《曾呈奎传略》的作者徐鸿儒这样描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副书记郑晓林说:“他像一座山,令人仰慕;像大海,宽阔深邃;像一部教科书,教人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

  甘为人梯:激励了一批批年轻后学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评价曾呈奎“严于律己、诲人不倦的高尚品格激励和影响了一批批年轻后学”。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第一代骨干科技人员大多数都是经曾呈奎“请”进所的,这些人在我国的海洋科学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先后培养了100多位高级科技人才,其中仅两院院士就有8位。

  1944年,还在美国的曾呈奎帮助一个叫麦克斯候·莫森特的青年鉴定了首批海藻标本,并邀请他访问自己的实验室。如今已经是国际著名藻类学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资深教授的麦克斯候·莫森特说:“作为一个青年,当初如果没有他善意的帮助,我不可能进入我终身为之奋斗的藻类工作。”

  曾老病逝后,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王广策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曾老7年前发给他的电子邮件英文手写稿。当时,王广策在德国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结束,收到英国皇家学会的资助通知,在继续留在国外还是按期回国的矛盾中,王广策给曾老发了电子邮件,讲述了自己的困惑。几个小时后,曾老回复,希望王广策在国外认真学习,按期回国,个人事业只有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能有所建树。

  王广策也像当年的恩师一样,舍弃国外的优厚待遇,回国报效祖国,他现在身为博士生导师、藻类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向责任研究员、中国藻类学会秘书长,已有4名博士生和4名硕士生毕业,在读的博士生有8人。

  王广策说:“这个手写稿的原稿我将永远珍藏,它将成为我献身科研,报效祖国的精神源泉,将是我今后培养学生,传承科学文明的光辉典范。”

  曾呈奎辞世后,他的老伴张宜范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领导吐露曾呈奎生前立下的3条遗嘱:“身体有用器官捐献;骨灰撒入大海;所有的书籍和资料全部捐给海洋所。”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报道

  1980年,曾呈奎在西沙群岛考察图TP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