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谁来承担青少年的社会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5日17:34 光明网

  翟帆

  “我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将主要精力用于应试、教育滞后于时代和生活的现象,已成为妨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突出问题。”日前由团中央召开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理论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了当前青少年教育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是要大力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

  专家们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应该是促进其成功社会化的过程。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洪大用指出,青少年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培养基本生存技能,培养承担社会角色的能力,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培养正确的自我观念,传递社会文化,等等。而当前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没有很好地承担起这一责任。

  “学校教育封闭型、学科化的教学和管理体系,使其在职能上很难涉及目前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媒体和文教场所,带来了青少年社会化程度的不足。同时,学校教育在内容上与社会生活脱节,也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成长中的多种需求,不利于青少年的人格形成和道德培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王建平分析了学校教育的局限性。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徐文新则认为,近年来家庭教育的功能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今天家庭教育的一个突出功能变成了帮助孩子考学。

  一方面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缺失,另一方面是“社会影响”对青少年的教化作用越来越明显,这种变化让专家们感到不安。而最让专家们感到忧心的是,社会教育场所的资源不足和定位模糊让青少年社会化过程走得更加曲折。

  据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常务副会长谷丽萍介绍,目前全国有2.4亿名青少年,他们每年有一半时间在校外,但作为社会教育重要阵地的青少年宫等活动场所,全国目前只有不到6000所,并且布局不甚合理。前几年,由于政府有关部门缺少投入,有些青少年宫被挪作他用,丧失了公益性;有些青少年宫办成了学校,丧失了社会教育的特色。对于此种状况,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指出:“青少年宫等社会教育场所必须考虑全体青少年的利益,尤其是对经济困难的青少年应该有特别的服务措施。同时,开展的教育活动要以培养青少年的公共精神为核心,注重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认知、社会交往能力、协作和团队精神。”

  专家们在研讨会上呼吁,青少年宫等社会教育场所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社会公共产品,政府要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在时间、经费等方面为学生利用这些场所创造条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