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他的眼神打动记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04:0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讯

  人·物·档·案

  王海 男 19岁

  高中就读:蒲江中学

  高考成绩:643分(理科)

  填报志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讯工程(重点批)

  家庭情况:父亲王福贵 50岁 三级残疾 ;母亲喻波琼 40岁 三级残疾

  孩子心愿:我希望能进入大学,学到更多的知识,让父母不用那么辛苦、可以多休息一下,把病治好。

  本报记者 张立 摄影记者 郑洋

  第一次见到王海——这个生在贫困农家的孩子时,他很沉默。在父母与记者交谈时,他默默地听着,很少吭声,让人感到这是一个自尊心很强、也非常敏感的孩子。但是,他的眼神却很丰富:谈到自己的家在遭遇暴雨后倒塌,他的眼神沉重;谈到自己挑起家里的重活时,他的眼神平静;谈到优秀的学习成绩时,他的眼里充满了骄傲……王海很少说话,但是这个贫苦却努力的孩子眼中,渗透出一种倔强性格和对未来的憧憬。他的眼睛告诉我们:他将改变自己和整个家庭的命运。他的眼神,打动了我们……

  沉·重·眼·神

  暴雨中老屋坍塌 新房家徒四壁

  听说记者要来,王海和父母早早地把家里几张小板凳搬到院里来,主要是怕别人看到这家徒四壁的样子,嫌弃。

  王海的家是由五个小屋连成的半个“工”形,其中一间屋是猪圈,还有一间储藏室。每间卧室里除了有张床,显得空荡荡的。“这是我们的新房子,是周围的乡亲借钱给我们修的。”指着面前的砖瓦房,王海妈妈有些苍老的脸上露出了笑意:“以前,我们都住在泥巴房里。”

  王海小学六年级那年暑假,蒲江经常下暴雨。都放假10天了,才见晴。一大清早,小王海就和父母踩着水下田,拔水田里的杂草,扶那些被泛滥的小河水冲得东倒西歪的水稻。也不知过了多久,不远处突然传来“砰”的一声。王海起了身,看看没啥异样,便弓腰干活了。6时过,太阳下山时,王海搀扶着父母上了田埂,猛地呆了,因为泥巴垒成的家居然倒塌了!塌的那一面正好是王海住的厨房,差一点就砸到孩子睡觉的床。非常后怕的父母,连忙把小王海的床搬到了自己屋里,连夜想着“怎么办”。也就是在这之后,靠着向亲戚邻里东拼西凑借的钱,王海一家终于建起了这座简陋却是梦寐以求的砖瓦房。

  记者在屋里转了转,除了在王海的门前看到一台歪歪扭扭写着他名字的人工打谷机,没看到城里人习惯的电视、洗衣机等电器。王海说,他家里所有的电器就是电灯、一个小电抽水机和政府帮助安装的插卡式电话,只是用电话要花钱,家里一般不用。说到这,王海的眼中有一种沉沉的忧郁。

  平·静·眼·神

  面对父母残疾 他挑起生活重担

  王海家小院对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茂盛田地。加上远山绿水,让住惯了城里的人觉得有种诗情画意的美丽。只有在农村长大的王海,知道这种生活的辛苦。暑假开学前的几天,往往是他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把打谷子、收玉米的活干完,他累得倒床就睡。虽然累,但王海总是抢着干活,因为他父母的手脚都有病,干不了重活。总不能事事都求着周围的亲友帮忙吧。

  王海的父母都是残疾,从他们比常人慢一点、有时僵硬一点的动作上,可见端倪。对于自己身体不好,不能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去打工赚钱,让孩子过更好的生活、放心读书,王海的父母有些心酸。因为穷,几十年来,王海妈妈的腿骨炎症和爸爸的风湿从没认真治疗过,结果拖下来后,就成了残疾。王海爸爸平时最多只能自理生活,顺带养点小鸡小鸭,一旦刮风下雨,天气潮湿点,手会抖得连吃饭的筷子也抓不住。“王海是个好孩子,我们连累了他……”看正在地里劳作的儿子,做爸爸的眼中闪过一丝惭愧和难过,他轻轻地捏了捏自己的脚。

  挑着沉甸甸的担子,王海一边给田里浇水,一边说:“我力气大,一个人能扛150斤的玉米。”平静的语气中,没有一丝抱怨。一抬头,阳光就跳跃进他的眼中,在他平静的眼神中闪烁。

  倔·强·眼·神

  绝不辍学 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在父母眼中,王海从来都是“乖宝宝”,听话体贴,从小不让他们操心。上学,他自己背着米,交伙食;放学,早早跑回家,喂小鸡和小鸭,好赚学费。

  但是,王海也曾和父母闹过矛盾。那是初三上半期的假期。一天傍晚,王海吃过饭,正在厨房喂鸡,爸爸和妈妈走进房间、欲言又止。王海心里正纳闷时,妈妈打破了沉默:“小海,爸妈想和你商量件事……家里实在交不起学费了,就不读书了,回来做做活路吧。”

  王海当时就蒙了,他也不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读书,回来做活路,那我以后咋整?”他追问道。看着父母面面相觑没了主张,王海沉思半晌,坚定地说:“我还是要读书,做活路可以等我晚上回来做!”

  当记者问到王海有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时,他点了点头,眼中有着一种倔强:“种一辈子田,不一定养活得了自己。可是读了书、有了知识,就算是种田,我相信也能比别人种得好!”

  走进他的小屋,会发现,那是一间非常干净明亮的四方屋子。虽然只有一张床和两口靠窗的木箱,却很整洁。这两口木箱子里装满了他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和练习册,箱子上面放了几本数学书,成为他的简易书桌。王海没有衣柜,他床上的蚊帐杆上整齐地挂着一件件衣服。“这些衣服是学校老师组织起来送给我的。”王海没让记者看到他的眼神。

  骄·傲·眼·神

  没钱买资料 他做一题顶十题

  在王海床头贴着几张初中时因成绩突出而获得的奖状,王妈妈又非常骄傲地拿出了一大叠奖状给记者看。

  蒲江中学刘校长告诉记者,王海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期间,除了假期和每月一天的归家假,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了学习上。

  蒲江中学是省重点中学。班上,王海没钱像其他同学那样买复习料,全靠做课本上和考卷上的习题巩固知识。从早上6时半起床到晚上11时睡觉,除了上课、背书,就是做题,吃顿饭都控制在5分钟以内。纵使如此还是觉得时间不够花,王海选择了把典型数学、化学题做深、做透,“做一题顶十题”的学习方法,和拿着资料一页一页做、同样题型弄了很多遍的同学有所不同。自修课时,王海抱着语文和英语课本与同学们一样大声背诵,从没有因为家穷,抬不起头。

  “《雾都孤儿》是我在新华书店看完的……”对于这点,王海有些骄傲。因为住校,他周六都不回家。他总是一大早就跑进新华书店翻翻看有没有好的辅导资料,有时在文学著作柜台前,他拿起名著就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感·动·眼·神

  父母之爱使他满怀希望

  因为没有余钱,种的水稻、玉米和蔬菜都是口粮,得拿来吃。王海便积极地养鸡、鸭,好卖钱交学杂费。对这些自小养大的小生命,王海有着深厚的感情。“有一次,死了只小鸡,我就说做给孩子吃补补身体,王海什么也不说,就抱在怀里哭,怎么也不松手。”王妈妈叹了口气,坐在她身旁的王海不好意思地笑了。

  王海父母生病了一般都舍不得花钱去医,久而久之,小王海也习惯了把小病痛“拖”过去。10岁的一天,他交完学杂费回家吃晚饭时,一家人团坐在小桌前,他闻见了饭里有异味。“没米了……”听到爸爸尴尬的解释,王海二话没说,捧着那碗变质的白饭吃下肚去,没过两个小时,王海突然觉得头晕肚胀、天旋地转。“爸——”虚弱地叫了一声,他几乎失去知觉,只感到父母的双手在额头上颤抖地摸着。

  因为没吃过几顿肉,10岁的王海只有30多斤,病弱的妈妈在爸爸的帮助下,背上了他,跌跌撞撞地向外跑去。已经入睡的乡村医生起来认真检查后,判定是“食物中毒”,给他开了三小袋西药。妈妈连忙从裤包里掏出一块小红布,打开、拿出了三元钱交给医生,剩下的一元钱又小心翼翼地包好,放回口袋。王海知道,这四元钱,妈妈即使生病也不会去动用。泪光中,他感到爸爸一直握着他冒着冷汗的手,直到这时,才悄悄松开了。

  坐在父母中间的王海是微笑的、沉默的,眸光熠熠,就像一把小小的充满希望的火炬。“进了大学,学到知识,就可以给爸妈治病……”王海看着记者的眼睛说。

  记·者·手·记

  见到沉默少年不容易

  谁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当记者这样问蒲江中学刘校长时,他推荐了王海。刘校长的理由就一个:这是个好孩子,确确实实需要帮助的好孩子。王海的高考成绩是643分,上了重点大学的分数线,他特想能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习电子通讯工程。

  因为不识路,一大清早,报社的车在甘溪镇公路上来来回回转好几趟,最后,终于在挨着公路的农田一角,看到了那个孤零零的“标志建筑”——明月山庄。正巧,路边一户农家里,一家人正在顾盼。看到记者的车,看起来有些愁苦的男士忙赶了出来,握住记者的手:“您是记者吧!王海是我侄子,很不错的一个小孩!考上大学了!”

  在王海叔叔的带领下,我们驱车从明月山庄旁,驶上那条仅能容一辆小车通行的泥泞小路。因为前几天一直在下雨,小路上出现了很多“陷阱”。好几次,报社的车轮胎都深陷在了泥土中,记者全体下车,连开带推地将车弄到离王海家100多米外的机耕道旁。几分钟下来,记者不但多次差点滑倒,还被蚊虫咬了一身包。但是,当见到这个穿着一身黑衣的微笑少年,当与他的父母、爷爷坐在一起了解这个沉默少年时,我们的辛苦,都不见了。

  明·日·预·告

  少女晶莹的眼泪

  12年前,家里虽贫,但靠着父母种菜卖,她还可勉强交学费;自从父亲患上类风湿,致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生活无法自理,她家就开始举债医病、过日子,学校也对她免了全部的学杂费和书本费,面对家庭贫困和父亲残疾双重压力,她的学习成绩仍一直排名班级前三。

  她是一位懂事、孝顺的女儿,她甚至放下女孩的羞涩,每周为残疾父亲洗澡。同时,她又是一个心细如缕的女孩,她每天坚持写日记,一篇《想弄懂父亲》让班主任和同学们热泪盈眶……今年高考,她考了586分,第一志愿报考四川师范大学的她,如何圆梦?

  敬请关注本报明日贫困生杨傈钧——少女晶莹的眼泪。

  记者 张魁勇

  捐·资·热·线

  136100元助10人圆梦

  由本报与成都市民政局、成都慈善会联合推出的扶贫助学大型慈善活动“‘我要上大学’一个都不能少”系列报道昨日进入第五天。五天来,共有1725人打来电话关注本次活动,截至昨日下午6时,我们已收到22位热心市民和企业捐出的136100元现金,还有38人拟捐款承诺。到目前为止,左小翠、陈小林、冯媛庆、黄守鹏、青松来、文静、晏小雪、朱琳、彭元珍、金洪根共十位贫困生的第一年学费已全部解决,其中陈小林、黄守鹏、彭元珍和金洪根四人大学四年的所有费用也已全部“搞掂”。此外,张德茂、唐霞、杨志明三名贫困生也已收到部分捐款。

  今日,本报“86626662慈善捐款热线”和“86626662爱心房东VS爱心房客”两条爱心热线继续开通,欢迎您的来电。记者薛玲

  捐·助·对·象

  “低保家庭”考生名单

  (实习记者谢佳君)本报“一个都不能少”扶贫助学大型慈善活动启动已有五天,看到越来越多的贫困学生得到资助,我们感到由衷欣慰。昨日,成都慈善会传来了已经统计完毕的新津县和成华区共28名“低保家庭”考生名单。这批考生的名单将从今天开始向社会公布,欢迎有爱心的企业和个人提供捐助。本报“圆梦”捐助热线86626662继续开通,欢迎拨打。

  姓名性别家庭地址高考成绩

  易铁刚 男 金堂县竹篙镇金简河3组 563

  黄勇 男 金堂县竹篙镇常乐社区13组 562

  肖俊 男 金堂县竹篙镇红观音村14组 573

  曾燕 女 青白江区姚渡镇黄坭村10组 597

  邓宁 男 青白江区姚渡镇长安村10组 520

  陈小丽 女 蒲江县寿安镇大漕村3组 570

  雷光波 男 蒲江县寿安镇光明村3组 597

  罗超 男 蒲江县鹤山镇桫椤路上段47号 657

  杜层虎 男 蒲江县朝阳湖镇杨柳村5组 627

  彭杰 (不详) 新津县武阳东路187号 400多

  陈祖元 (不详) 新津县外西街南江社区 664

  罗杰 (不详) 新津县邓双罗山村5组 590

  吴欣静 女 成华区双林路14号13-1-3 527

  陈思祥 男 成华区水碾河北三街26-2-4 615

  张成啸 男 成华区万年场横街21号11-2-4 520

  爱·心·榜

  昨日收到60000元善款

  昨日,本次活动收到60000元现金捐助,善款金额已突破六位数,达到136100元!

  捐助人 捐助金额 受助人

  缪达志 500元 黄守鹏

  谢蕾 800元 唐霞

  几位爱心母亲 300元 晏小雪

  陈玉霞 4000元 晏小雪

  赖立 200元 杨志明

  卢毅 200元 待定

  黎家兄弟 50000元 双流籍田考生(待定)

  邹侑根 4000元 文静

  今日爱心房东名单

  房东 房型 面积 月租金 地址

  1.黄女士 精装写字间 45平方米 1200元 人民南路一段97号

  2.苗先生 套一(四楼) 47平方米 450元 牛王庙附近

  3.杨女士 套三(家电 ) 84平方米 1100元 玉林小区

  4.张女士 简装套二 53平方米 500元 五块石立交附近

  5.张女士 写字间(2间) 60平方米 1200—1500元 东门大桥

  6.张女士 跃层 50平方米 800元 祥和里

  7.付女士 套四 196平方米 2500元 酱园公所街58号3楼

  8.金女士 铺面 20平方米 800元 城南旧机动车市场 ?穴红牌楼?雪

  今日爱心房客名单

  房客 房屋 面积 月租金 地址

  1、黄女士 套一 40平方米 200-300元 西南交大

  2、宋先生 套一 60平方米以下 400元 双林路万年场横街一带

  3、李女士 60平方米左右 600元左右 九里堤附近

  4、王先生 套一 60平方米 400元 会展中心或白马寺附近

  5、孙女士 套一 50平方米 300—400元 李家沱一环路北二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