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瓜农进城卖瓜调查 利益为先政府禁令难生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07:33 新华网 | |||||||||
新华网郑州7月15日电 记者 张兴军 2005年是郑州市全面禁止农用瓜车进入市区的第一年。6月下旬,伴随着西瓜的大量上市,郑州市政府召开相关会议对外宣布:农用瓜车“强行闯入”市区将被处以1500元的罚款,并有可能遭受拘留15日以下的处罚。
尽管“禁令”一道接着一道,但据记者观察,从西瓜上市开始至今,郑州市区的农用瓜车似乎从未断过。在有关部门的“严防死守”下,农用瓜车是如何进城的?瓜农为何“无视”政府设置的“高压线”,强行进入市区卖瓜?农用瓜车何时才能不进城?带着这些疑问,新华社记者对进入郑州市区的农用瓜车以及市郊瓜农进行了采访。 农用瓜车是怎样进城的 7月4日晚上8点左右,在郑州东郊的郑汴路口,中牟县瓜农张全生被值勤工作人员拦了下来,一同被拦下来的还有同村的张新立。此时天空正断断续续地下着小雨,倚在装满西瓜的农用“奔马”车边,两位瓜农犯了愁。 “一大早起来就开始摘瓜,摘了整整一上午。中午吃罢饭就往郑州赶,担心颠坏西瓜,还不敢跑老快,到这里都6点多了,可是等到现在还是没有进城。”张全生说。 第一次进城卖瓜就被查住的张新立似乎运气更差。张新立家今年在花生地里套种了2亩多西瓜,成熟虽晚但时间集中,一次就摘了6000来斤,装了两辆“奔马”车,没办法只好把亲戚也找来帮忙,就连15岁的儿子也跟来了。 在几个人说话的当口,试图进入市区的瓜车并没有间断。但除了偶尔一两辆瓜车“强行闯关”成功外,大部分都在执勤人员的劝阻下折回头,然后在离岗亭不远的路边一拉溜排开。 雨依然不大不小地下着,大家商议一番之后,决定绕道寻找进入市区的小路。通过郑东新区的一处工地,眼看要上107国道的时候,几个人再次被路口的执勤人员拦了下来。这时已经9点半了。 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几个民工指点称,眼前的“路”就能进入市区。实际上,民工所指的“路”只是一片被挖得坑坑洼洼的工地。为了保险起见,张全生带着人先去探望了一下。 10点35分,张全生等人终于进入了市区。 农用瓜车为何要进城 瓜农有笔经济帐 实际上,在出台“禁入令”的同时,郑州市政府已经制定了“2005年西瓜有序销售工作实施方案”。当地政府官员也明确表态:“禁止瓜车入城并非禁止西瓜入城”,政府将尽最大努力为瓜农售瓜提供方便。 尽管如此,可是仍有不少“张全生”们偷偷进市区卖瓜,这是为什么呢?记者从“瓜农经济学”里找到了答案。 陈洛军这样算了一笔帐:通常一亩露地瓜能产4000来斤。按照当前的市场价格,需要投入100元的地膜、150元的鸡粪、130元的二铵、50元的除草剂,还有15元的瓜种。而一车西瓜3000斤,在产地市场批发0.3元钱一斤,进入市区零卖能达到0.5元钱一斤,除去吃饭和来回的油钱,多赚300多元钱没问题。 为了减少农用瓜车入市,同时保证西瓜顺畅销售,郑州下辖的产瓜大县中牟采取了政府补贴的方式鼓励瓜农购买厢式货车。对此,不少瓜农领情却并不热情。瓜农陈立山说,政府给每个购车农户补贴6000元确实是好事,但除此之外,农民自己要拿出一两万元钱,加上办理各种证照、交纳养路费,总共得两三万元。最重要的是,很多人担心卖完西瓜后,货车就用不上了。“但不管是‘奔马’车还是‘小手扶’,既能卖瓜,也能耕地、浇水,比较起来更加实惠。” 说起政府大力兴建的社区西瓜直销点,多数瓜农反映,在直销点卖瓜没有开着农用车卖得快。“有一次我花了170元钱租了一辆厢式货车,直接把瓜拉到了设在市委家属院的直销点,可是别人开着车都卖了好几趟,我的瓜还没有卖完。” 农用瓜车何时才能不进城 但有关专家认为,三五成群的农民开着瓜车进城卖瓜是不可取的。 统计显示,在往年的西瓜上市高峰期,一天之内郑州市区的农用车最多可达1.2万辆。郑州市行政执法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郑州市共有1200多名行政执法队员,每到瓜季60%的工作都要围绕进城的瓜车展开;而据郑州市公安部门发布的数字,在2004年5月20日至8月20日,因为瓜农售瓜造成的交通事故达1216起,报废农用车12辆,4人死亡。 河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王建国认为,瓜农进城卖瓜,表面上看是市场管理问题,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自产自销模式虽然有利于瓜农增收,但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标准化,就应做到“种瓜人不卖瓜,卖瓜人不种瓜”,要形成拥有生产、流通、销售多个环节的完整链条。 郑州市一位政府官员则表示,长远来看,政府应从搭建农产品进城“绿色通道”和推行农产品标准化两方面入手,只有用“两条腿”走路,“两条腿”都变长,西瓜甚至其他农产品才能卖得畅,销得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