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播撒爱心的事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11:09 北京日报

  残疾人很难就业,特困老人就医犯愁,低保家庭的孩子濒临辍学……面对这些城市中的困难人群,西城区委、区政府不满足于一时一事的帮扶,重点建立长效机制,以多种形式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实施“助弱帮困”工程,设立三千万元专项基金。五年来,西城区各级政府部门帮助四千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自食其力,207位低保特困老人获得特别救助,500多名生活困难
的学生领到助学补贴。一位位曾经陷入窘境的困难群众找回了自信,过上了充满阳光的生活。

  低保子女上大学,政府供一年学费

  昨天是入伏第一天。多数学生都放假回家了,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大一学生王蕴还在校园里苦读。他是一个低保家庭的孩子,上大学一年的学费完全由他家所在的西城区政府“买单”。王蕴说:“政府帮我圆了大学梦,我当然要刻苦学习,将来回报社会。”

  王蕴,父亲下岗失业,母亲没有工作,一家人靠低保金生活。他天资聪颖,读书用功,去年高考取得了630分的好成绩。面对清华大学的一纸通知书,一家人高兴极了,却又为一年五千元的学费犯难。

  咚咚咚,敲门声响起,厂桥街道民政科干部走进家:“孩子的事别着急,他第一年学费,政府全掏了!”

  一家人喜出望外。原来,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因学费困难被挡在大学校门之外,西城区政府于去年6月出台了《临时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对低保家庭中考上大学的学生,政府全额提供第一年学费。

  七月底的那个上午,王蕴终生难忘。他从西城区民政局局长陈艳的手中接过一沓五千元人民币,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在清华园,王蕴告诉记者,不仅是上大学受到了政府帮助,他高中三年的学费也全部免交,还获得了每月两百元的“寒窗助学金”。

  西城区政府对于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的贫困学生,也给予了1000元到5500元不等的学费。截至目前,全区已有70名特困学生得到了4.08万元的助学补贴,34名低保家庭的大学生获得了17万元的救助款。今年,该区还启动就学绿色通道,对500名低保边缘家庭需要救助的学生、100名品学兼优的在校生实施助学救助。

  “爱心光明行动”,让白内障老人重见光明

  下午2时,走进西长安街街道六部口社区韩秀荣家,老人正在准备包饺子。头伏饺子二伏面,76岁的大妈一边择着韭菜,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头一个多月,我还两眼啥都看不见呢。多亏了政府,让我重见光明。”

  韩大妈十几年前就得了白内障。随着病情的发展,老人眼前变成了一抹黑。“在黑暗中摸索着过日子,难受啊,有时都不想活了。”为了照顾母亲的生活,孩子们每天轮流照看。

  大妈去过很多次医院,但将近四千元的手术费成了一家人的难题。原来,韩大妈自己没工作,老伴去世了,几个孩子也不富裕,有的还和她一样吃“低保”。这笔钱对一般人家也许不算什么,但对于大妈,却怎么也掰不出来。

  今年4月,西城区民政局与北京中美博爱眼科中心联手启动“爱心光明行动———白内障手术”救助工程,为辖区内有眼疾的特困老人提供免费治疗。韩大妈成了第一批受益者。

  工作人员专程上门,把老人接到医院,一路搀扶着做完所有检查。5月12日,手术后的韩大妈再次睁开眼睛,一片清晰、多彩的世界。老人说:“眼亮了,心里也一下子豁亮了!”

  短短三个月,西城已有9名特困老人重见光明。据介绍,这项工程将持续下去,今后每年至少为10名低保、患白内障的老人免费实施手术。不仅如此,西城还对90岁以上的低保、空巢、特困老人实行特别救助,首批29名老人领到了每月50元的救助款。

  “爱心助残”,重残人职业技能大赛夺冠

  上午9时,新世纪北京首届职业技能大赛总决赛现场,裁判长一声令下,40名选手立刻埋头编织起来……他们是从全市近千名手工编织参赛者中脱颖而出的,经过初赛、复赛层层选拔。其中,健全人26名,残疾人14名。

  场上鸦雀无声,彩线上下翻飞。45岁的秦俊丽忙得不敢抬头,生怕在规定时间里做不完。她是来自西城区的重度残疾人,作为希联圆梦工艺品制作销售中心的选手参赛。

  一件用粉色长线和景泰蓝花瓶编织的“灵芝花中国结”在秦俊丽的手中生成。她顾不上抹去汗水,捧着作品交了上来。“总决赛第一名,秦俊丽!”结果刚一公布,希联圆梦中心的残疾姐妹们沸腾了,“我们战胜了健全人!”“秦俊丽拿冠军了!”

  昨天,提起去年10月参赛的那一幕,秦俊丽激动得抑制不住泪水:“从未有过的自豪与自信,让我们这些残疾人感到了生存的价值。”

  秦俊丽从小患病,双下肢重残,一直靠家人和社会资助生活。去年6月,为了帮助重残人实现自食其力,西城残联成立了希联圆梦工艺品制作销售中心。150名重残人在老师手把手的教授下,学习制作中国编结、布贴、工艺编包、钩针等四大类工艺品,150多种产品远销广州等地。

  从没挣过钱的残疾人跨出家门,掌握了一技之长,多的时候每月挣到一千多元。他们的作品被市、区领导当作礼品,带到了美国、日本、希腊、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精致的中国结项链,还被中残联主席邓朴方当作礼品,在第26届残奥会上赠给了雅典市市长。

  像秦俊丽这样自力更生的残疾人,在西城还有很多。近年来,区政府先后开辟残疾人就业绿色通道和“爱心助残工程”,兴办34家福利企业,帮助四千名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

  网络编辑:陈岩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