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心灵的震撼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11:11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记者肖持纲

  学习巷社区新的一期家长学校就要开学了,为新近七八名回归人员寻找自食其力之路正在积极谋划之中,小学习巷一段凹凸不平的小路也开始了翻修……对其先进事迹的宣传,没有影响白秀兰为坊上百姓不断做实事的步伐。但是记者的集中式报道,却要告一段落了。

  6月15日开始采访白秀兰先进事迹以来,已经整整一个月了,30天来记者与白秀兰及坊上众多朴实、善良的百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马春贤、李有春、张淑杰、铁新全、马希贤、相文新……几乎难以计数的坊上百姓,对记者的采访给予了超乎想像的支持、配合和帮助。采访到中午饭时,马春贤老人总是毫不商量地端来自家简单但却让人温馨的可口饭菜;马兰英家的辣子酱让记者更加食之有味,在记者忙于采访时,已经80多岁的李有春老人便会悄悄地倒上一杯清茶,放在记者的桌前,现在回想起来,还让记者们感到自责不已。记者何德何能就该享受坊上百姓如此周到、体贴的关心和照顾,想来那实在是沾了人家白秀兰的光。

  说实在的,记者刚接到报道任务时,热情并不太高。心想白秀兰也就只是个小小的社区书记兼主任,无非是做了几件好事而已,能先进到哪里去?所以,到学习巷社区采访没三天,记者就开始动笔写稿了,速度还真不算慢,7000多字的稿子没费多大力气就写成了。后来几天便抱着无事一身轻的态度,跟着走走应付一下门面。采访的群众多了,许多更加感人的事迹不断被发现、不断被挖掘出来。一个60多岁的回族妇女,能够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优秀品质和穆斯林姐妹的身份高度和谐地融为一身,具有如此全面先进的思想及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实在令人吃惊和赞叹。回到休息的地方,再看看已经成形的文章,记者的脸不由得红了起来,写成的文章也就觉得实在是看不过眼。“文章写不好对不起白秀兰10000多个日日夜夜为回坊百姓的长期辛劳”这样一个朴素的想法占据了记者的头脑。记者自己被感动了,原先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文章也就成了废文。做实实在在的人,写实实在在的文章,成为记者采访白秀兰先进事迹后的最大收获。

  持续不断的平实报道,让更多的人开始相信了白秀兰事迹的真实性、可学性,使反响的涟漪从回坊开始逐渐向外传播。众多理论工作者也开始从更高的层面探讨白秀兰事迹精神的丰富内涵。记者也想试图参与其间,便有了如下下里巴人的顺口溜,借以推广白秀兰精神。《白秀兰做事歌》

  大事做得来,小事不怕烦,难事敢出头,急事挺身现,若是没有事,她常找事干,做事跟党走,事事民心暖。上面这些事,她还正在干,学习白秀兰,咱都这么干。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