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融资政策多变影响股民信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7日16:52 法制早报

  □实习记者 孙昀 发自北京

  “现在直接影响股市运行的最重要的、最直接的政策,可能还不是股权分置的问题,而是关于股市融资的政策。”自 今年5月份中国证监会启动股权分置改革以来,萧条的证券市场像投入了一颗巨石,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当《法制早报》记者 带着这一热点问题采访国内证券行业专家、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贺强教授时,贺教授语出惊人。

  在贺教授看来,历史上每一次股市的暴涨和暴跌,都是资金流动的结果,其中融资政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每当股市 低迷时,融资政策就会放松,这时大量资金就会借助各种形式流入股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引起股市的暴涨。而在每一次 股市过热、股指到达高点时,融资政策就会收紧,查资金、查违规,导致资金流出股市,引起股市的暴跌。

  比如在1999年和2000年,国家为股市开通了很多融资渠道,如开放股票质押贷款、允许券商进入银行间拆借 市场和做回购业务,允许企业法人买卖二级市场股票等,促使各路资金通过多种方式进入股市。但后来在清查违规资金时却宣 布很多资金的进入是违法的,致使投资者失去信心。

  因此,贺教授认为,中国股市最关键的问题是融资问题,融资政策直接影响着股市的供求关系。融资政策的这种多变 ,极大地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制约着我国股市的发展。这种融资政策不固定的风险甚至比国有股减持的风险还大。因此,我 们亟待将融资政策制度化、法律化、固定化。“一旦融资政策稳定,投资者知道什么是违规违法,什么是合理合法,没有了政 策性风险,就会敢于投资。”

  “中国的金融市场从来就没缺过资金,但是大量的资金都积累在银行,没有合法渠道进入股市,造成货币市场和资本 市场严重的不平衡。中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关系从来没有处理好”。在1997、1998年两个市场之间的通道几乎全 部被掐断,到1999年才推出股市融资政策,到2001年由于股市涨太高,又收回了。到去年,炒上去了以后就没有资金 源,反复争夺的结果是久盘必跌,这是股市的规律。所以贺强教授提出,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条件下,如何正 确处理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银行与券商之间的资金融通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股市的融资政策还必须统一化、透明化”,贺强说。他认为,以前推出的股市融资政策存在分散化的特点,如股票 质押贷款,银行与券商或投资公司是一对一的关系,缺乏透明度,也难于管理。要改变这种状态,就要打通货币市场与资本市 场之间的资金流动渠道,使从货币市场进入资本市场的资金一目了然。

  贺强建议,在这方面可以向美国学习。美国在从1933年到1999年长达66年的分业经营中,一直保持着货币 市场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流通,其中一个重要的资金流通渠道就是设立专门的融资融券公司,并制定专门的法律来制约它。 该类公司既非银行也非券商,但它可以从货币市场融得资金再注入资本市场。这样,监管部门可以随时掌握股市的融资动态, 便于管理,还可据此进行宏观调控。否则,股市融资渠道混乱,很多人打擦边球,使违规资金进入股市,政府一会儿托市一会 儿救市,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