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血沃清漳昭日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11:54 人民政协报

  抗战8年,千里太行烽火遍燃。从此,晋中大地上的一个小县城被永远地载入了中华民族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

  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路军总部下辖的三个师先后东渡黄河抗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创 建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八路军总部具体部署了战略,创建了华北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8日,129师师长刘伯 承率领先遣队来到辽县(左权县旧称),
开辟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华北第一个抗日根据地,1940年11月7日,八路军总 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党政军首脑机关进驻辽县麻田镇一带。从此之后的五年多时间里,这里便成了华北抗战的第一线。朱德 、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杨尚昆、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家和一大批中华民族精英云集于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指挥华北 军民坚持抗战直到最后胜利,谱写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丽诗篇。

  1940年11月,时任八路军副参谋长的左权随八路军总部转战到太行山上的麻田。当地的老人们向记者回忆道, 在麻田期间,左权将军常穿一身灰色军装,一双粗布鞋,衣着虽然旧却干净利落,被这里的群众亲切地称为“14号首长”。 左权将军刚到麻田,正值“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反“扫荡”,他在这冒着枪林弹雨,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指挥麻田军民英 勇抗敌,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疯狂“扫荡”,保卫了根据地。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总部被日 军重兵包围,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尽忠职守,舍身取义,牺牲在十字岭,成为八路军在 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高指挥员。

  左权殉国后三四天尸体才得以掩埋,之后又被敌人挖出照相登报,一时间山河失色,大地举悲。名将阵亡,太行山为 之低咽,全党为之悲痛。周恩来称他“足以为党之模范”,朱德赞誉他是“中国军事界不可多得的人才”,更写下了“名将以 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的痛悼诗句。1942年9月18日,为永远纪念左权将 军,万余民众联名请求将辽县改为左权县。在随即召开的五千军民参加的大会上,辽县正式更名为左权县。

  “这是一块被先烈鲜血染红的英雄大地,为中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在八年抗战中,左权这个仅 有75000人的山区小县,就有7500多人将自己的热血洒在了民族解放的战场上,占全县人口的10%。全县老百姓每 年供给八路军军粮1000多万斤,军鞋10万双,参战支前人数达21000多人次。左权县,是八路军总部指挥华北抗战 与全国军民一道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最好见证。

  与“左权”二字同辉,太行群峰环绕的小镇麻田,因其在维护中华民族独立和生存的斗争中做出的巨大贡献被永载史 册。位于左权县城南45公里处的麻田,地处太行峡谷之中,濒临清漳河畔,环村奇峰林立,地势险要,一向有省界屏障、锁 钥晋疆之称,为晋冀两省要隘之一。60多年前,麻田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太行小镇,成为华北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 心,更被誉为“第二延安”而永载史册。

  一段崎岖颠簸的山路尽头,记者来到麻田镇下南汇村。在这里,记者找到了当年村里的儿童团团长王全胜。我们的来 访将老人又一次带回到60多年前那段国破家亡、痛失亲人的凄惨记忆中,让人不忍。“行,我给你说说。”老人开始这一句 话声音已经有点颤抖。

  日军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那时候全村不到200口人,1942年春天的那次扫荡日本人就杀害了我们几十口。 ”当时才十来岁的王全胜早已经见识到日本人的“三光”政策,“可是老百姓并没有屈服,造石雷、破坏道路,以此来抵抗日 本人。我们虽小,可每天也都跨着红缨枪拿着小砍刀,站岗放哨保护老百姓。”

  王全胜的哥哥王墓旭烈士是当年这里的民兵连长,帮助八路军保护老百姓、打日本鬼子,被日本人俘获后宁死不屈, 受尽折磨英勇牺牲。刚刚提及哥哥,王全胜已然不能自已,老人家涨红的脸庞和额头上凸起的青筋告诉我们,他已经在努力克 制自己的悲愤,可霎时间便夺眶而出的眼泪还是难掩老人内心巨大的痛楚。

  1942年春,日本人从北塔沟扫荡,王墓旭率领民兵配合八路军保护老百姓和八路军总部库房,经过激战,把最后 一颗手榴弹扔完后,王墓旭和另外一名民兵终于被敌人抓住。被俘后,王墓旭被日本人用刺刀刺穿锁骨,用铁丝穿过吊在树上 严刑拷打,十指都被钉上竹签。即便这样,他死也没有交代一个字。“我打鬼子就要打到底”,这是王墓旭烈士留下的最后一 句话。

  我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令太行垂首,漳水呜咽,“哥哥死得非常痛苦,眼睛被日本鬼子挖出来,舌头被割了,五脏六 腑被挖出来丢在了荒郊野外。当时正是五月天,尸首根本辨认不清,只能靠认衣服。”王全胜告诉记者,几十年来每每回忆起 这些,他都痛苦难当。“哥哥牺牲时只有24岁。是我和父亲亲手埋葬了他。”说罢,老人已是泣不成声。相信除此之外,已 经没有什么能让一个历尽沧桑的古稀老人伤心至此。

  告别了王全胜老人,记者来到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推开纪念馆的两扇黑色的沉重木门,便真正走进了当年八路军 总部、129师师部等150余个党、政、军首脑机关的驻地,走进了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彭德怀、邓小平等生 活、战斗过的地方。在纪念馆的8个展室中,挂满了记录着日军滔天罪行的图片资料,也再现着当年八路军与老区人民共同抗 敌的一幕幕。

  1940年到1945年,彭德怀副总司令等总部首长在这里运筹帷幄,带领华北军民进行了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 战、十字岭突围战、狼牙山战役等著名战役。首长们在这里不仅带领当地军民与日军英勇作战,而且还跟军民一起开展生产自 救。展室内陈列着彭德怀、邓小平、左权等参加生产用过的锄头、镰刀、铁锨等工具,锈迹斑斑的作战工具与生产用具现在静 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战场硝烟和生活的艰苦。

  来到麻田镇附近的十字岭,步行上山,左权将军纪念亭赫然屹立眼前,亭正中竖着的高4.5米的汉白玉纪念碑上刻 着“左权同志永垂不朽”几个大字。绿草幽幽,当年的炮火硝烟已经远去,松涛阵阵,似乎在追述对左权将军无尽的思念。

  “黄河东走汇百川,自来表里太行山。万年民族发祥地,抗战精华又此间。”这是战争年代陈毅元帅在麻田八路军总 部逗留期间写下的名篇《过太行山书怀》中的诗句。眼前,左权县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不向人们展示着革命先烈血染的风 采:麻田八路军总部遗址和纪念馆、左权旧居、邓小平旧居、十字岭左权将军殉难处纪念亭、朝鲜义勇军旧址、左权将军纪念 馆等,老一辈革命先烈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150多处革命纪念地。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星罗棋布的革命纪念地,更有对英 雄无尽的追思……本报记者田蕾王慧峰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