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燕赵都市报:对待高考状元的非理性表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16:58 燕赵都市报

  作者:易家言

  由于面试不合格,今年11名内地省市的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对此,见诸媒体的评论近乎一边倒地为港大此举叫好,反思应试教育的有之,反思“高分低能”的有之,反思“状元热”的有之,并有论者提出希望有内地高校勇敢地站出来,从拒收“高考状元”做起,打破“高考状元”这个神话。

  针对近年来社会上过分追捧“高考状元”现象,一些有识之士呼吁给“状元热”降降温,确实很有必要。不过,纵观有关港大拒收“高考状元”的评论,却又存在这样一种倾向:过分贬低“高考状元”,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当作抨击应试教育的“靶子”,失之偏颇。

  诚然,一名考生成为“高考状元”,具有很多偶然因素。但不得不承认,能在高考中考得“状元”的学生,必定是学习成绩优异者。而学习成绩优异,即使在现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之下,我们也显然不能认为他就“低能”、“低素质”。从经验上看,与“高能”联系得紧密的常常是“高分”而非“低分”。

  对于这次港大拒收11名内地“状元”,我们也需要冷静看待。这些“状元”只是不符合港大特有的录取标准,我们尊重港大的标准和选择,但并不能由此认定这些落榜“状元”就是“书呆子”。至于有论者希望内地高校勇敢地站出来,像港大这样拒收“高考状元”,依我看,这在眼下恐怕是脱离国情的痴人说梦。目前高考录取还不可能增加面试环节,又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人情关系泛滥、腐败现象无孔不入的国度里,高考录取还只能搞“惟分数论”,以这种不尽合理的“惟分数论”来维系高考录取的公平。一名“高考状元”作为全省分数的第一名,高校在录取时如何拒绝?拒绝的理由是什么?不录取第一名而录取第二名,这背后有没有“猫腻”?这些恐怕都是问题。

  “高考状元”是应试教育的“优胜者”。因为是应试教育,因为高考的成功不等于人生的成功,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追捧“高考状元”;又因为他们是“优胜者”,所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面对今后的学习。以客观而平和的心态看待“高考状元”,不要追捧他们也不要贬低他们,也许这才算得上一种理性的态度。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