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干峙:对城市化的理解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20:06 经济日报农村版 | |||||||||
周干峙 周干峙(两院院士):对城市化的理解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第一,中国不能没有农业,各省区也不能没有自己的农业。在当前城市化的浪潮下各地都想多发展城市,想减少农业,减少农村,以为这就是城市化。现在已经有城市宣布100%的实现了城市化,有不少城市也在争取要达到100%的城市化。城市化似乎已经把农业变得无足轻重了。许多地区,小城市要变中城市,中城市要变大城市,没有城市的地方要变成城
第二,农民进城不是越多越好,城市化率不是越高越好。因为世界上城市化率超过90%甚至于更高的国家和地区,并不都是最发达的国家。我国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也不是最发达的地区。东北地区,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到了40%,最近10年徘徊在50%左右。内蒙古比其它地区平均水平要高,有一个地区11万平方公里的人口集中在一个镇上,城市化达到了100%,全部是林业工人。所以,城市化率不能作为一种经济指标来追求,不能互相攀比。 第三、小城镇和村镇不能衰落。因为全国人口达到16亿时,仍有30%到40%,即5到6亿农民还会在农村,这些人口必然需要一大批中小城镇作为依托。因此,小城镇建设也必须要不断加强,也要走向现代化。这是最根本的前提与需要。对城市化的理解应该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不仅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的城市化建设,而且要考虑留在农村的人口的需要; 不仅是劳动分工问题,还要看生活质量,一定要达到跟城市生活的基本水平。世界上所有国家讲城市化率都考虑到了这些因素,关键就是农民和农村,也是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国家应该从三种类型考虑农民城市化的问题。一是在市域范围内但不一定进入城市,还生活在市域范围内的乡村地区。二是流动的农民,包括已经规划到城市边缘,很快就会进入城市的农民。三是暂时或者长远要留乡务农的农民。这三种农民的长期存在需要有三种城市化的问题。 第四,要解决好失地和流动农民的问题。因为他们已经是准城市化人口了,让他们有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把他们稳住了,也就稳住了有关的乡村,对乡村也就给予了最实际的帮助。他们把赚来的钱送回农村,也是反哺农村的一种方式。同时,一定要安排好对农民的补偿问题。现在的补偿实际上是单纯的经济补偿,是不全面的。按照经济上的要求,农村土地转换要通过地租理论来进行分配。地租理论中有级差地租一、级差地租二。按照马克思理论,级差地租二应该分配给原来的土地使用者,这在《资本论》里头有详细阐述。因此,目前补偿的远远不够。即使转换成城市户口以后,不仅要满足当时的安置,还要考虑是不是可持续发展,是不是他们进城以后不会再转到城市贫民这个道路上去。 相关专题:三农问题与村镇建设高层研讨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