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农问题与村镇建设高层研讨会专题 > 正文

胡静林: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8日20:08 经济日报农村版
胡静林: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图)

胡静林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胡静林(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让公共财政的阳光照耀农村

  中国的财政是一个城市财政,在以前几十年的历史里面还远没有辐射到农村。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论断提出后,财政部积极地向这方面转型,使我们的财政真正成为一个全国人民的公共财政,形成以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事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财政职能的政策框架。2004年,我
们从各方面统计用于支农的支出大概是2600亿,比2003年增长了22%。不仅绝对值是最多的,增量也是最高的,对解决2004年农村的财政问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政策主要有:

  一是“两减免三补贴”政策。这个政策非常有力,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全国大概是农民减负300多亿。中央财政为此转移支付219亿。同时,在29个省市对农民进行直补用了116亿;还有30亿用于农机具补贴。调整了农业综合开发的一些措施,以及一些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对农民收入增加起到了很大作用。

  二是大力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生态、社会、教育、文化建设。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要求,去年国债减掉了300个亿,但对农业的投资总量没有减少,比例还有很大增加。去年用于这方面大概是376亿,占整个国债的34%,投资“六小工程”(即小水利、沼气、人畜饮水、水电、操场、围栏等),对改善农村条件起到了很大作用。同时,还投资140多个亿进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财政把增量越来越多地向农村投入,2004年投了大概将近140个亿,资助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两基攻坚,农村中小学的危房改造、远程教育,包括村村通,农村义务教育的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医疗试点和农村医疗救助。

  现在国家GDP已经到了13.6万亿,国家财政收入也有2.6万亿,确确实实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但是如果说要使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够均值化,能够享受到城市水平,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只能算刚起步。受国家财力限制,这里面确实有个轻重缓急的问题,谁轻谁重要有所区分,比如教育、卫生、医疗、环保、乡村公路。我们首先从教育入手,从农村孩子的教育开始,搞了“两免一补”,就是免去学生的教材和学费,同时对学生的住宿补助一点,这样至少使农村新一代的孩子在受教育上,能够慢慢地得到公平。比如公路、卫生等基础设施,光建设了不行,还需要维护,以目前的财力还做不到。因此,只能让公共财政的阳光逐步照耀农村。

  三是在村镇的建设规划上给予支持。虽然村镇规划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事,但中央财政每年也安排一部分资金给予支持,开展小城镇建设的一些试点工作。村镇建设应该都有个规划,这个规划要实事求是,既要看到现在,也要看到未来。今年人大会期间,在江西代表团,曾庆红同志专门要求村镇规划别脱离农民实际,既要让现在农民有钱做到,也要考虑将来还有发展的空间。

  从2005年开始,我们将继续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项支农的措施和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对农民的支持只能加不能减。让公共财政更多地照耀到农村。财政部现在第一步是继续稳定和完善支农的一些政策,增加农村农民的收入,按照“少取、多予”原则,进一步完善“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中央财政大概要新增加转移支付140亿。很多省实际已经提前了。对种粮农民实行直补的规模也在增加,去年116亿,今年我们统计大概要增长10%左右,农机具的补贴等两种补贴也在增加。今年的粮食价格目前还不容乐观,尤其小麦,农民像去年靠粮食增收的可能性现在还很难说。财政部跟发改委准备制定政策,尽量把市场调控得平稳一点,让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

  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虽然今年国债只有800个亿,但准备进一步调整结构。对经营性的、对一些能市场化的,进行市场化,比如污水处理、道路、高新技术的开发,能利用市场的利用市场,调整一部分资金,用于增加“六小工程”等乡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同时,地方政府也要把“六小工程”作为一个重大的事情来做,进一步解决遇到的饮水、交通、用电等问题。国债与车购税共安排150亿建设乡村公路。2005年“两免一补”增加到27、8亿,同时加强监管措施,把资金用到实处,免得上面预算是“彩色的”,到下面就变成“黑白的”了。对贫困户、五保户、计划生育户要保障他们的收入和医疗,农村养老金也要慢慢提高。今年国家财政安排了150亿搞“三养一补”,虽然这些不直接到村镇,但是可以大大缓解县乡财政困难,间接加强村镇财力。

  相关专题:三农问题与村镇建设高层研讨会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